叶青心里一惊,成套的清代银锭?一年多以前他在洛阳的时候,从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消息,郑州一个藏家失窃,丢失了不少藏品,其中就包括一套清代的银锭。虽然时隔一年有余,叶青还是有些印象。今天这套银锭会不会就是失窃的那套呢……
叶青还在犹豫之际,竞价已开始,从最初的15万一路攀升到30万。其实在正规市场上这套银锭的价值远不止这个数,可能当年银锭失窃的事情大家都有耳闻,所以竞价都比较保守。这样的脏品一般很难出手,尤其是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曝光过的,放在家里如同定时炸弹,说不清什么时候就得犯案。
后面陆续又有象牙笔筒、唐代陶俑、辽三彩瓷枕等上拍。叶青一直克制住内心的好奇,没有上台去查看真伪。老铁几次想上去瞧瞧,都被他拦住。他们必须要保持低调,这地方水太深,不是他们能玩得起的。
接下来上拍的是一本书札,主持人介绍是李鸿章的墨宝。书札一共40页,原装老裱,总体看透出一股沧桑之气。老铁建议上去瞧瞧,总这么干坐着实在憋屈。叶青勉强同意,毕竟他们一直坐在原地不动,好像对每一件拍品都不感兴趣,这样也很容易引起其他人怀疑。不如上去看看。叶青和老铁上台观看书札,董兰兰在原地等候。
对书札感兴趣的人不少,足有将近二十个人走上前台。叶青和老铁挤在人堆里观看书札。李鸿章是清末的封疆大吏,世人对其争论颇多,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则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主席在《讲堂集》中说“水浅而舟大也”,叹息李鸿章这只大船在晚清的浅水中无法行驶,进退维谷。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李鸿章在晚清堪称一代名流。作为名人,他的字自然也不简单,属于比较工整的“馆阁体”。馆阁体为明清两代的官方用字,仅限于楷书,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李鸿章宦海生涯长达四十余年,练就一手标准的馆阁体不足为奇。
叶青翻开书札看几页,感觉书写上与馆阁体有很大不同,虽然也是楷体,但是功力明显不够。再看书札的纸色,看上去发黄,颇具沧桑感。不过发黄的颜色很不自然,有人工做旧的痕迹,提鼻子闻闻,书札上有一股轻微的茶叶味。叶青马上明白,纸张是用隔夜的茶叶水染黄的,怪不得黄色深浅不一。
老铁也看出其中的猫腻,和叶青对视一眼,很扫兴的回到座位。心说指不定哪个倒霉蛋买到假货。
书札开价是7万,经过竞价以15万成交。买主是一位中年人,身后跟着四个保镖,显得派头儿挺足。其中一个保镖上去刷卡结账,将书札带给老板。这人神气十足地翻开几页看看,随手又递给身后的保镖。叶青暗暗好笑,自己被骗了还不知道呢,这样的老板上当受骗最活该,看上去神气十足,实际上一肚子马粪渣。这种人根本不懂什么叫收藏,更不懂什么叫艺术,买古董完全就是跟风随大流,摆在家里当装饰品。黑市交易屡禁不止,跟这些暴发户的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