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试策问,大数学家参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试策问,大数学家参考(2 / 2)

奉天殿前,两排大汉将军持黄麾日月旗,在初夏的暖风之下,猎猎作响。</p>

大明奉天门外,无数的大明的贡士们等在门外。</p>

贡士并不一定仅仅是当年的贡士,也会有一些之前的贡士,因为一些无法抗拒的原因,比如丁忧、生病、拉肚子等等原因无法殿试的贡士。</p>

吴敬,是今年浙江的举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游戏规则,吴敬也不例外。</p>

他是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今年已经三十余岁。</p>

他在了中了举人之后,已经连续十年进京赶考,但是屡次都名落孙山,今年,终于千年万难,过了会试。</p>

过了会试,成为贡士,基本等于中了进士,即便是最差劲,也是同进士出身不是?</p>

他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工作经验,他在浙江布政使司负责全省的田赋和税收,他精于算术,乃是杭州人。</p>

这十多年一直无法进士及第的原因,是因为他疯狂的爱上了一门这个年代并不重视的科目,那就是算学。</p>

十数年来,他一直在殚精竭虑的搜集历代的算学巨著,研究算学。</p>

这也是他能以举人的身份,在浙江布政司和浙江户部清吏司,负责田赋和税收的重要手段。</p>

丈高的朱红大门还紧闭着。</p>

日冕的影子,指到了辰时,伴随着朝阳的升起,四周传来一阵鼓乐声,承天门的大门,才随之缓缓开启。</p>

站在金水桥河畔的众贡士们,穿过奉天门,在锦衣卫的看护下,在经过了金吾校尉、大汉将军的搜身下,他们才前往了广场的丹陛前等候。</p>

而以阁臣陈循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数十名执事则立于丹陛上,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到来。</p>

殿试,大明皇帝才是主考官,否则怎么能叫天子门生呢?</p>

陈循带着内阁是从文渊阁来的,他带来了有读卷官、受卷官、印卷官、掌卷官、弥封官、监视官、提调官、巡绰官、供给官等共计十七人,负责此次殿试。</p>

辰时一刻,朱祁钰的辂车终于来到了承天门前,在车上,朱祁钰和胡濙聊了聊他见到柳七的事儿。</p>

胡濙对此深表关切,并且谈到了太祖高皇帝,就曾经倡导去甚、去奢、去泰对国朝的重要性,此乃祖宗之法,陛下大胆施为便是。</p>

胡濙很明确的表示,礼部这地,洗起来很容易。</p>

江渊屡次听说胡濙这洗地的技术极为高超,但是今天真的是见识到了。</p>

陛下刚一开口说到柳七的苦楚,胡濙就已经知道了陛下奔着什么角度去,配合不能说天衣无缝,只能算是浑然一体了。</p>

这是七十六岁礼部尚书的实力吗?</p>

江渊瞬间明白,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

胡濙和江渊下车,请陛下下车,随后宫宦们举着三人高的仪扇,快速的来到了陛下的身后。</p>

朱祁钰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走到了奉天殿内,所有贡士均进入大殿,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礼。</p>

吴敬有点意外,陛下居然是和他们一样,从承天门进来的。</p>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多贡士俯首帖耳,口呼万岁。</p>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平身。”</p>

“宣旨。”</p>

胡濙站了出来,抑扬顿挫、中气十足的说道:“朕惟自古王天下之要有三,曰道,曰德,曰功。然道莫如伏羲神农黄帝、德莫如尧舜、功莫如禹汤文武。此数圣人者,万世仰之不能易也。”</p>

在传统的价值观里,道德功,乃王天下的三把利器。</p>

其中功排第一位的就是治水的大禹。</p>

所以徐有贞治水有功,当一块头功牌。</p>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事,著于《易》,禹汤文武之迹存乎于《书》……”</p>

“今兹有司宾兴而来,其具为陈之,朕将亲览焉。”</p>

“此次考试陛下旨意,可用俗字作答,亦可用正字作答,百无禁忌;需加入句读,以便阅读,以免歧义;此次考试每卷陛下亲览,可随意指摘朝政。”</p>

大皇帝不是个小气的人,他连亡国之君的名头都受得住,只要言之有理,利国利民,皆可言。</p>

当然屁股歪的,那就得屁股打正了,打不正,去职留印便是。</p>

江渊深吸了口气大声的说道:“开考!”</p>

陈循带着十七名考官开始发放策题、答卷纸。</p>

答策题大约和写申论差不多。</p>

既要能对论点进行阐述,并以此为中心联系,从古至今的相关治国方针展开分析,还要能提出当今治国方针中的不足和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贡士们的主张和见解。</p>

谈古论今、针砭时事。</p>

朱祁钰坐在台上,忽然站了起来,走下了台,开始巡视。</p>

朱祁钰走的很慢,并没有发出响动,他来的时候,就已经把那身上不知道什么名字的纡青佩紫,都摘了,就是怕影响考生答题。</p>

就跟监考教师手机静音一个道理。</p>

此刻,他找回了当年监考的感觉。</p>

但是这里的考生,一个个都贼老实,别说交头接耳了,连坐姿都是十分的端正。</p>

别说小抄了,都在看着策问,冥思苦想古今方略,然后再对照策问,进行逐步作答。</p>

这些人的字迹,十分的端正,就如同印刷体,每一个字的大小和间距都是相同。</p>

堪称考魔。</p>

朱祁钰巡视了一圈,在吴敬身边站定,就立刻看到吴敬勾的一笔长了些。</p>

写了近七百字的策问,就此作废…</p>

朱祁钰离开了考试区,回到了月台之上,他站在那里,对考生就是一股巨大的心理压力。</p>

临近中午的时候,策问卷被收卷之后,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糊名,放到了陛下的面前。</p>

皇帝要亲自看,那必然是说到做到,一百多分策问卷,每一张干净的像是新的。</p>

朱祁钰每一张都先看了一眼,那名叫吴敬的考生,并没有因为朱祁钰的驻足,耽误答题。</p>

因为每一张,都很完美。</p>

“鸿胪寺传菜。”</p>

朱祁钰加了一场算术考试,所以学子们要在奉天殿内用餐。</p>

大明的殿试是可以带水食的,但是从来没学子带过,太紧张了,哪有功夫吃饭?</p>

但是大皇帝赐席,那是四品以上大官才有的待遇,这饭得吃。</p>

兴安专门给陛下带了食盒,陛下不服用宫中任何水食,这是泰安宫的铁律之一。</p>

鸿胪寺清了六千多庖厨,不是已经安全了吗?</p>

朱祁钰对这座大明皇宫保持着最大的尊敬,自己家做的好吃又卫生。</p>

吴敬最擅长的科目——算学来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