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县城没有直达北京的客运,我和文小姐只好到运城转车,当时的运城还没有划市,交通也不算发达,但有一班可以直达北京的公共客运。我们两人赶到车站的时候,那辆客车已经开走了,因为只有一班,而且要等到第二天下午才能赶回,我和文小姐只好找了个旅店住下。</p>
我到山西这么多天,一直在县城乡镇里打转,还没有到过比较大的城市,乍到运城,觉得很新奇,晚上吃过饭后便拉着文小姐到外面看夜景,文小姐兴致勃勃地陪着我在城里的街道上逛来逛去,手提袋里不久就被她装满了特产小吃。运城这个地方,我虽然不曾来过,但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因为吕祖的家乡就在这里,不过听说后来为了修建水库的缘故,吕祖的家乡已经被淹没在水底下。有谚语说三千年历史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这里的民风的确很古朴,街道的两旁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里面不时传来类似道家的渔鼓唱腔,颇有点古韵,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听一些游方艺人的说唱,这时在异乡听到,心里暖乎乎的,就提议过去看看演出,文小姐瞪大眼睛说,“想不到你还有这样文雅高雅的爱好,真让人佩服呀,不过那些都是仿古的建筑,里面的才艺表演也是为了招徕游客,有什么稀奇?我做过导游,最清楚其中的条条道道了,说出来可别扫你的兴致。”</p>
文小姐虽然不喜欢,但还是陪着我来到了路边的一处歌楼。山西的建筑多是砖石结构,这家歌楼却全用竹木,显得非常雅致。我们过去的时候,演出的二楼上已经坐满了人,里面摆放的长条木凳已经没有空位,我让一个年轻人让出点地方,他不肯,待看到是文小姐坐在旁边后,却又转怒为喜同意了。</p>
我另找了最后面一处不太拥挤的地方,站着向里面望去,只见正前方的大木台上摆放着一张圆桌,桌子旁边坐着一个清瘦的琴师,另一边是一个圆脸少女。琴师轻弹了几下过门,那少女开口唱道:</p>
(是何人在伴)琴魂憔悴仍淹留</p>
(石板格上),听芦声颤抖</p>
(听得那琴声幽幽),知音何处有</p>
(怎消得)空阶人影瘦</p>
(唯情最是了得),枉净了土惠山丘</p>
(看那)月左秋风</p>
(好是)水上桥头</p>
(莫说那)芦花随烟去否?</p>
歌声幽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虽然听不出什么意境,但觉那少女的声音着实好听,比那些游方艺人的破锣嗓音强得多了,心旷神怡之下,不禁大声叫好,一个“好”字刚刚出口,我就惊觉不对,只见周围的听众都不满地向我这边看来,身旁的一个老者呵斥我说,“此曲正在悲凉之处,你如何叫出好字?莫非你不懂其中妙处?”我羞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说不上话,亏得琴声再起,那少女又唱道:</p>
年华转眼如逝水,</p>
岁月回眸似流云。</p>
只见儿孙堂下坐,</p>
双亲却是坟中人!</p>
这次我听出了悲伤之意,没敢出声,耳中却听得有人喝了一声彩, “妙哉!”,我一愣,看看周围的清客,这些人却好像没有听见,一个个全身贯注地听着少女唱下去的曲子。我心中疑惑,刚才莫非是出现了幻听?正在迟疑,那少女已唱到了现代的蒲州梆子(流传于运城、临汾一带的蒲剧及戏曲):</p>
清明复至中条山,</p>
檀香几簇数里烟。</p>
千古残碑思故旧,</p>
百年朽木忆往年。</p>
仙人有情能过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