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无字江山> 第852章 心理建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2章 心理建设(1 / 2)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变化中的我们要在变化中的世界变化着生存,我挺喜欢吃牛肉的,但是要知道在我长大的农村平常根本吃不到牛肉,猪肉吃的也不多,逢年过节才会杀猪。牛肉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属于奢侈品,价格是猪肉的好几倍。羊肉相对来说还更常见些,毕竟村里杀羊的还是会有些。

关于牛排几分熟的问题我自带无敌,我要五分熟,七分都不行。小海胆要了七分,她不喜欢太嫩带血的也不喜欢九分十分肉质僵硬的,七分在她看来刚刚好。

配菜都是沙拉还有西餐点心什么的,因为她开车所以特意给自己要了果汁给我要了红酒,不是多么昂贵的红酒,在店里卖489的红酒,国产品牌,至少我们俩还能够认识并且印象中这酒在大型超市卖300多,所以489点价格可以接受。本来我根本不会喝酒的,但小海胆说要请客就得正式才行,没有红酒搭配的西餐根本不完整。

那我还能说什么呢?

餐厅外面是一片青青草地,草地上开着坚强的小花,接近年关寒冬腊月的时候看见绿色草地心情莫名的好了起来。虽然已经在金陵城生活了三年多但是骨子里习惯上仍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北方人,这一点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无法改变。北方人习惯了秋天以后大地一片萧瑟没有了颜色少了生机,习惯了冬天大地一片洁白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想要看见绿色的植物白日做梦,直到塑料大棚的出现。这时候北方农村人才能在冬天偶尔吃上一点价格昂贵的青菜,那时候交通还不发达南方的蔬菜根本没办法大规模运送到北方七八线小县城的市场上。小海胆跟我恰恰相反,她小时候的概念里根本没什么四季更替的概念,所谓四季更替所谓春去秋来所谓冬天只不过是家里老旧的日历本上日期循环变换而已,她习惯了一年四季满眼绿色的世界,所以冬天来到经常零度的金陵城已经觉得彻骨寒冷,这还是她住在红杉别墅这样金陵最高档别墅的结果。否则要她去住普通的没有暖气甚至连空调都没有的老房子,那么不知道她会不会被冻死。以她的性格肯定舍不得用电暖器的,那东西太费电而且不安全,我想她一定会买上好几个热水袋灌满热水放在被子里取暖。

她的生存能力我丝毫不怀疑,必然很强。

起初的时候小海胆还是有些拘谨,心里还是惦念着红杉里的人和自己以及我的事,随着花园餐厅舒缓美妙的音乐她也逐渐放松下来,眼神的变化最为直接,闪过一丝丝的疲惫和一点点的慵懒。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不着急,很多创业者都会忽视自己内部人的心理建设,那是极为不明智的。内部人身边人才是创业者最大的资本,才是崛起的中坚力量。

“哥哥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你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小海胆很认真的问,很认真很放松的问。

“除了还没找到我妈,现在的生活已经超越我人生理想生活的模样了……我们这样的出身从未想过会过上好日子,更不要说幸福。”我抬手摸摸鼻子,用力切了块牛排,五分熟的,很好切,而且要趁着热吃掉才行,凉了就没有味道。

“苦行僧,我觉得哥哥是个苦行僧,有时候我想抱抱哥哥让哥哥不那么苦。也许我的感觉不对,也许我总是想的很多很杂,无法从更高的地方看一下未来,而这正是哥哥擅长的,所以跟着哥哥一起工作生活我觉得很安心,因为我可以专注自己能做好的小事而不需要去担心那些我无法掌控的。”小海胆歪着头看着我吃,她吃的不多,她只要看着我吃的多就很开心。

我是苦行僧么?

我自己不觉得,可在了解我的人眼里那一定是苦行僧了,因为我过的没有自我的生活,我像一个冷漠的没有感情的行尸走肉。外人恐惧我远离我厌恶我也会好奇我同情我,想要挖掘我。他们想要在我身上探险,他们觉得我身上一定隐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十分好奇,可惜也只能好奇,仅此而已,没有人能够真正靠近我走近我。

没有人。

他们也会因此可怜同情韩城,他们认为韩城没有自我只是我的跟班小弟却根本得不到我同样的兄弟感情。可惜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更不了解韩城,韩城是我的好兄弟,永远都是。他们对于兄弟的定义和理解过于肤浅,他们根本不懂什么事真正的友情真正的生死与共两肋插刀,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有真正的兄弟,所以无法理解。

我鄙视他们的浅薄无知以及过于敏感脆弱的神经和女人一样的八卦,别人的事情真的那么有趣么,别人的事情真的那么值得花费时间精力去探究么?

众口铄金可以,但是留言也是如此发酵出来的,每个人全都在原有基础上添油加醋,按照自己的好恶去妄加评论,去诋毁攻击取得自己内心一点阴暗的乐趣,这样的乐趣很短暂但是他们会上瘾,并且会因此乐此不疲,他们很无耻很自私。当然我也好不到哪去,可至少我可以管住自己的眼睛嘴巴和拳头,绝不会去主动诋毁攻击,那样真的很无趣很无聊。

冷漠是冷漠者的通行证,冷漠是冷漠者的游乐场,冷漠的人可以无情却不能失去了善良违背了正义,冷漠的人也是人,他们只是喜欢一个人孤独的封闭着自己拒绝与世界交往而已,他们也许偶尔会比那些看起来正常的人更正常。

我不喜欢提前去猜测什么事,我只承认已经发生过的事,我不会为明天去担忧,因为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会先来永远没人知道。

这是我对人生最本质的体验,从母亲当年离奇失踪当中总结出来的血泪经验。不过我的性格很有韧性,我不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所以我不反对杜小丙做出一些有趣的提前预测。

本身无伤大雅的事情,而且可算作对未来的一些预防性预测,相对来说很有必要。

在别人跟前我几乎从不谈论宋恋儿的问题,我在刻意的保护她,即便在杜小丙面前我提的也不多,尽管她几乎是我身边人当中最了解杜小丙的一个了。

在楚易面前我干脆对宋恋儿几乎只字不提,楚易也不问,她不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而且她具备很强的领地意识,就是别人不要侵犯她的领地她也不会去管别人的事情。严格来说我们三个都不是天真善良的人,天真善良的是小海胆那孩子。我们各有缺点又各有所长凑在一起刚好可以做一件大事的样子。杜小丙钻进科技感十足的书房里更改河西设计去了,我打算休息,过去的一小段时间里我们三个一直住在同一辆房车里,虽然不管奔驰房车还是中巴房车空间都可以,床铺也可以,但房车终归是车而不是房,房车的床铺睡久了身体会有些莫名的不舒服,那么可算回到了正常房子里,可以正常的冲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再睡觉了。

我的选择比他们三个都要潇洒一些,我选择先冲澡再泡澡。红杉里的房间很多,但首先一定是我们三个各自选一个,楚易住在自己的走廊玻璃别墅,我主要住在河西那边自己的那间主卧室,这边本想随便选一间最小的就可以了。但楚易杜小丙要求我选一间最好的。我天生不是这样等级分化的人更不奢侈,一向节俭,让我如此快速的由俭入奢易绝不是好事,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一间最小的卧室,在一楼最右边的拐角,虽然这是最小的房间,但是房间内看出去的景色却几乎是最好的。二楼暂时留给客人住宿,一楼的四个房间我们三个分了四分之三,还剩一个中间比较大的房间留给宋恋儿,秦怡来了要住二楼。当然如果秦怡愿意完全可以跟宋恋儿挤在一个房间,房间里的设施设备完全够用,不强迫,顺其自然。

我的房间大概只有17平米,相对来说的确太小了,可我喜欢躲在角落里的安静,住在这里心里会有很强烈的安全感,而且什么东西几乎都是微型的,卫生间不大但功能齐全,最有趣的是房间里有一个专门的浴缸放在房间角落里,距离床铺一米的距离,浴缸两边各自有两个小窗户,真空玻璃,就像是两幅小画框,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即便不放下遮阳的百叶窗从外面也看不到里面的人在泡澡,里面泡澡的人却可以看见外面,原来是单面隐私玻璃,房间另一边床的另一边一块落地玻璃,大概有五平米大小,真的很大了,相对这么小小房间,依然是同样的隐私玻璃,从里面看出去就是那片巨大的修剪很好的青青草地,仿佛睡在草坪上一般。两个小窗子则可以看见后院的红杉树,高大挺直,让人心生敬畏。

除此之外房间里只剩下一个小的红杉木书桌和红杉木椅子,挨着浴缸的位置,同样可以透过两个小窗看见外面的风景。房间采用的中央空调,可以达到常年恒温恒湿,不过如此冬天的时候我更愿意把房间里的温度调整的高一点,这样才有冬天的感觉。

到了夏天就调整的更凉一点,这样才有夏天的感觉,否则人的感知都被四季恒温的空调夺走了。科技越发达人就会变得越懒惰,现在开始越来越多的工厂机器人开始取代工人,这是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机器开始代替人力工作,但机器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永远只能人工做的最好。所以姬家传承几千年的远古技艺有的可能落后了,但我相信大部分依然都还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机器会越来越先进人的技艺也会一代代继续传承下去,再先进的机器再厉害的程序还是需要人来发明创造使用管控维护。所以机器至少无法替代前端和末端,人们只要想清楚这一点就知道社会的发展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了。

泡在顶级国产浴缸里的感觉很好,以前我一直觉得进口的陶瓷浴缸才是最好的,但是后来才认识到陶瓷制造我们中国早已经世界第一,不光是产量世界第一质量也是世界第一,那么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呢?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支持国产那么国产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崛起呢?这就像我妈从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讲的一件事,“任何时候都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因为如果连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时候就真的没有任何人会看得起你了。要想被人尊重首先要有自尊。”

我当时无法判断这种话根本不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村妇女说出来的,我妈并不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只是当我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在十年之后了。对于母亲的理解一定会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改变,有些印象变得更好有些则变坏,小时候几乎每个孩子的第一偶像都是自己的父母,因为小孩子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无所不能,最伟大最了不起,可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小时候的想法那么幼稚,那么无知。自己的父母不过都是泯然于众人的凡夫俗子,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我们于是对父母开始失望甚至瞧不起他们。等以后小孩子自己上了大学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负担起一家重担暮然回首才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比自己的父母强,其实父母身上有很多珍贵的优点我们没有珍惜,直到现在,直到我们长大了父母依然像当年那样无休止的宠爱我们支持我们养活我们帮助我们。不管我们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父母那里都是我们永远温暖的港湾。

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祖律,几千年后仍然有一些践行者,二舅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范围扩大一点那么小海胆和梅一也都是,因为在这个经济科技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年代,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出去守着父母,那么用什么赚钱用什么养活父母呢?如果能做到二舅这样做到小海胆这样梅一这样就已经尽到孝心值得学习了。

很多时候父母给孩子的物质条件越好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就越多,当终于有一天父母的钱包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的时候就可能酿成悲剧。所以我坚信我妈对我的教育才是更高等级的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