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3月,不仅是洛阳的杨奉属下军士现出兵匪本色,就是在徐州跟随吕布许久的兵卒们,也渐渐开始故态重萌,与沛国境内屯田的百姓以及驻军发生了数次冲突,虽然并未出得极大规模的抢掠交战之事,但正如先前曹操方谋士们所预料的那般。
照些种情况发展下去,后果会很简单----吕布与刘晔之间肯定会出些矛盾。
而本就最先提出这种观点的荀攸,恰巧又是在1月之时受命进到洛阳献书之人,他对于当时洛阳的情形更是多方打听下了然于心。刘晔通过简单的情报分析能料到粮食会成为矛盾激发点,熟悉了洛阳情况的荀攸当然也能!
初回到许县,荀攸便与曹操报知了所有情况,恰巧由于沛国便紧临着兖州,也是大战初定下人口没有先前那般多,并不像徐州腹地那般戒备森严消息难以探知,吕布属下军士的表现自然也被曹操看在了眼中……
“主公请放心,现今洛阳个中情况已尽数说明,想田畴与赵明两人于洛阳实际上施行屯田,并得到盈余也仅是三年而已。攸料定多出百官以及他等随后搬来家属,以及杨奉之一万五千军士,此处之库存粮食,决无法支持到七月以后!故此才有田畴向天子进献请杨奉军屯田之事!”
对于曹操,荀攸可以算得尽尽力,他同样也有自己的理想与坚持,在无法预知未来的情况下。像他这种极有才能之人往往就是影响历史最后走向地关键之处。
在曹操集团中,郭嘉的实际地位是最重要的,他负责起了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以及在众多谋士们各执己见,曹操也有些举棋不定时。最先表态支持,替曹操先分析了其中利弊,可以算为曹操先作出决断!虽然他的职位并不高。但所有人都不敢对其小视半分。
而诸如荀攸,程昱。毛介,满宠这些重要文臣,又各有所长,算是曹操地智囊。
“公达却是来往辛苦了,吕布入了徐州,现今在沛国确也正如公达先前所料,属下军士渐渐行径出格,如此下去只怕乱事也会不远!洛阳与沛国两处皆有这般纠葛。\\\\\吾料并非刘子扬不能预知,却是其受身份所限,只得听由之罢了!”
在决定了迎奉天子以后,对于刘晔的态度。曹操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方面,知道现今自身实力不足,故而非常需要刘晔地互为友盟支援,如此方能使得他能在迎天子之后可站稳脚跟,将利处发挥得极大;另一方面,汉室名存实亡只余下空架子的情况,对于权势渐大,个人野心也在此时悄然滋长地曹操来说。刘晔的存在。使他潜意识中便极为忌惮,现在虽属同盟。却是因为有一位对他们都算是极大威胁的袁绍存在。
等到袁绍势力真若烟消云散,接下来的他们两人或许便会翻脸相攻……
正是因为这等复杂的心境,曹操又是希望刘晔能强大一些,使得将来夹攻袁绍十拿九稳,又希望刘晔能够弱小一些,就算真正得了袁绍地盘,也是短时间内无法发展起来,给自己以雷霆之势击败,再据其地机会!
当一个封建王朝走到了灭亡的边缘,实际上皇室宗亲们的命运一般都是极为凄惨的。幸运地,或许能被哪个诸侯相中,拉去当个傀儡皇帝以图名正言顺,再好运的,更可以在这等软禁生活中度完余生。不幸的,那便很简单,他们这些前朝余孽在民间又绝对是有着极大的威望以及正统名份地,若不斩草除根,只怕扯起大旗想复国者不可尽数!
一次王朝的兴替史,一般就是这些皇室宗亲们命运天差地别的改变史……
当然,汉朝稍有所不同,原因就是从汉武帝时实行的削弱宗藩制度,使得宗亲们并没有实权,最终散落于民间者也是不知凡几。汉若灭亡,对于这些宗亲来说,有钱无权的只需新朝不加怪,依旧可以过他们的太平日子,无权无钱的,那还是有若普通百姓,这两种人都算可以得到善终。而第三种有权有钱,又有不小威望之人,便属于天下诸侯们眼中钉,肉中刺了。
非常不幸,刘晔便是这第三种人。===曹操认为刘晔不驱逐吕布,以及未让洛阳的军士早早离开,便是因为顾及身份名声,所以只能如此为之。
这倒也算是他不知真正情况下地主观臆断了,实际上刘晔对于自己地身份以及名声对他的行事会否有束缚,这一点他是看得极开地,凡事只需于己方有利,哪怕使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政治手断,他也是不会犹豫的。现代的一套行事准则在古人面前,任你智计通天也是不可能知晓。
也正因此,刘晔在先前以及后来行事过程中,“出人意料”,让人无法度测便成了常事。
有一句话叫作“攘外必先安内”,虽然会使人联想起大言此语的正是一位失败者,但这句话实际上是极有道理的。当然,只是就这句话本身而言,何谓“内”,何谓“外”,在这一点上是如何分辨,就决定了其人是否作错。
用在古时诸侯相争的年月,当然是先解决内患以及后顾之忧,免得首尾遭受攻击,主力大军分兵而抗,两线作战以及疲于奔命,都是兵家大忌。
袁绍虽然喜欢故作姿态,捞取名声,又是眼高手低,后知后觉,但在这等明显属于常识之事上,还是知晓的极为清楚的。
依着他最早的打算,本来是想着能够扶植刘虞为帝,然后便可将河北以及青州之地这原本中原地区人口最多之所据于手中。再使人安抚结好于塞外异族,此时他便算得再无后顾隐忧。
但刘晔的突然上位,以及随后地迅速发展使得他算计成空,而攻打青州。并州以及黑山黄巾的过程更是多有波折又费时良久,眼睁睁看着刘晔将徐州这块人人垂涎之地收于手中而无法在此地初定,人心不稳时分一杯羹。袁绍心底当然有几分不痛快。
袁术想作皇帝并且正在加紧筹备中,那么其兄袁绍有这心思么?
当然有!而且比袁术更早!
只是因为种种顾忌。知道不能冒然称帝,故而最终选择了另立,另立不成他最后还是想等到将河北全数平定,再击败所有有威胁的对手,已有绝对统一天下把握时,这时再来称帝。
虽然两兄弟属于一丘之貉,但还是有高低之分的。
黑山军与公孙瓒便是袁绍地后顾之忧,但黑山军盘踞于太行山脉中。由于熟悉地形,袁绍想进山围剿那只怕有些痴人说梦。而公孙瓒前两年间的龟缩防守,大筑防御工事,也并非是好啃的骨头。
可况相较于刘虞以及刘晔来说。袁绍有使其兄侄皆丧之仇,又有先期击败于他,这才有后来被刘晔轻松打败之事。众所相加,再有刘晔一直传命于涿郡一带加强戒备,袁绍却是忙于攻占四处,防守空虚。
渐渐无粮可用地公孙瓒在这众多条件下会选择哪一方之地盘攻击抢掠,便已是极为清楚之事。拥有骑兵情况下,一日间行进一百五十里却属正常之事。袁绍也不可能将民众全数迁离近千里之地以防备公孙瓒之劫掠骑兵大队。相较于全是步卒的黑山军,公孙瓒所剩下地千余白马义从。现今便成了冀州士族们闻之变色的代名词。
于是,早就将目光锁定为夺取天下的袁绍,现在被他摆到眼前准备对付的,正是要将总计兵力依旧还有四万余的公孙瓒势力!
三月二十日,当刘晔在主持完幽州的文武会试后,便打算再次起程前往徐州。
“夫君此去至少又需得半年时日,不如便将文姬妹妹带上,也好过夫君无人照料,妹妹也是独守闺房……”
在准备第二日便要离开,夫妻皆知又将别离,故而缠绵许久,最后相拥而眼的这一夜,刘燕却是突然向正认真看着她的刘晔说道。
“夫妻之间为夫倒也不需说那等虚伪之语,两地分离依着现时局势,只怕还会有一段时日,莫如燕儿与琰儿你们都随我前去徐州,同为来往如何?”
刘晔自己实际上也有这个打算地,他也没有厚此薄彼的打算,故而如此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