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浴火都市> 第一一一章 矛盾、处理 第一一二章 七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一章 矛盾、处理 第一一二章 七月(2 / 2)

“恩,张扬,你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呢?”柳婷婷开心的说道。“我看,你的理科比文科要强,选择理科的话,将来找工作也容易”

张扬惊讶道:“谁给你说,理科比文科找工作容易?”

这观点倒是很现实,但对高一学生而言,这个却太超前了,很多高一学生根本不懂得。

“大一的一个学生,和我关系很好,她说理科类的容易找工作,文科类的工作机会就少;了很多”柳婷婷说道。

张扬就点头道:“是啊,这是事实,理科类到了大学分为理科和工科,实际上是工科类找工作容易,文科包括师范、艺术类等,这方面的工作单位范围相对狭窄些”

柳婷婷的学习,是理科是强项,可以预知,她选择的肯定的理科。

“我的话,选文科还是理科,现在还不确定,到时再说吧”顿了顿,张扬又道。

他是该选择理科,和记忆中的选择一样,还是直接选择文科?

这个选择有点挠头。

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即使他选择理科,考中记忆中的那所二本学校,也会兼修工商管理,而往日的同学,也只会在一年后才能团聚到。

张扬心里很怀念那份珍贵的记忆。

但那所二本学校,工商管理的专业并不是强项,他即使要攻读第二专业,也没选择那里。感情是感情,但如今的事业却让他无任性的选择。

该选哪所学校?哪个城市?哪个专业?张扬现在都没决定下来。

柳婷婷就认真的对张扬说道:“张扬,还是要谢谢你”

张扬就笑道:“要谢我,就努力吧,考上大学,请我吃饭就行”

“好了,再呆下去,估计明天就有关于我们俩的小道消息了,走吧,去食堂吃饭了”

——

路上,张扬和柳婷婷保持了一段距离。他不担心自己有什么花边消息,但大多女孩子却要受注意的多。

他也听到了,有学生在说助学基金的事情。

似乎语气中听到赞成的方面多。事实也是,学校中,同一年级,对贫困学生平时的表现,都有所了解的,谁家庭条件可能不好,大体心里有数。

这次县中的十名受资助学生,都是贫困学生,很得大部分学生的支持和认同。

不过也有遗憾,一个学生就说:“可惜,都是高中生,就没有我们初中生,我听说,助学基金对初中生是不开放的”

“谁说不是?”

“”

张扬走的不快,倾听着,心里也有感触。

但事实就是这样,助学基金的资金有限,不可能覆盖太广泛,要长期资助的话,就得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把初中也囊括进去的话,资金压力太大了,很难做到长期实行下去。

再说,助学基金能把一个县的教育大问题都解决了,还要政府干什么?百年助学也不能喧宾夺主,这是原则问题,不能越雷池半步。

让张扬选择,只能是那些已经努力供到高中的学生,让他们顺利考进大学,届时,大学有国家助学贷款,这结果就是一桩美事,这更有实际意义

第一一二章七月

7月6号、7号两天将是全国统一高考时间,除了高三,县中其它年级提前半天放假,下午不用再来上课了。因为县中也是清河县两个高考考场之一,需要提前布置考场。

听到放假传言,各个班级里大多欢呼了起来。这个月的考试会不少,所以大家的学习压力很大,都憋了一口气,这一放假,名正言顺的可以放松下了。

而高考、期末、中考、奥赛,都集中在了这一个月中。

——

高一四班,杨应贤一走,顿时开始议论纷纷。

面对高三年级的高考,学生们在议论谁的学习厉害,能否考上西交大、或者西电子科技大学、或长安大学,或者这一届的高三,到底能有多少人上本科,一本、二本等等,之类的话题。

就是张扬周围,刘星几人也热议,兴高采烈,只是说着说着,就谈到了文理分科的事情。

刘星说道:“我选理科,学文科太吃力了”

这人比较懒些,但脑筋灵活,理科成绩比文科高,选择上没什么含糊的。

“瞎说,理科才难学呢”他的同桌于露马上就反驳道。“我报文科,我将来就考西北政学院”

“天,那个学校?二本院校里极好的,但录取分数可比一本低不了多少,有的专业比一本都高呢”马燕妮听到这话,就惊讶道。“你得好好努力了,高考的成绩最起码得考上五百以上才稳当”

西北政学院,是西北几个省份里,很有实力、很知名的二本文科类大学,但里面却有不少一本专业,硕士、博士专业。它在西秦省,是仅次于长安大学、西秦师范大学两所文科知名的一本院校的,在二本里面,是佼佼者。

而且由于它的前身是中央政系统和地方政府合办的,所以政方面的专业,更为有名。

每年它的分数都比二本院校录取线高上一截,介于一本和二本之间,偏上的位置。

“嘻嘻,那总得给自己定个目标呀,到时退一步也有退路”于露就说道。

大家都笑了,张扬也是。

她的分数,在年级属于中游,要考西北政学院,现在是很够呛的。就是二本院校,也得努力几把才行,毕竟清河县中每年的高考升本科率,是非常低的,四百人里,有四十人上本科,两百人上专科,升大学率也就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倒是常峰意外的出任校长,对教师队伍、学校制度等进行了一步步的改革,虽说目前效果还看不出多少,但让不少人拭目以待。

或许,两年后,张扬这一届,能够有所改色,也说不定。

“燕妮,你呢,选文科还是理科?”于露又问道。

众人看了看张扬,然后又不由的看向她的同桌马燕妮。张扬的‘强大’,让他们自动的过滤掉了,不和他谈这话题。

谈这成绩话题,纯粹是打击人的。

或许以张扬的成绩,保持到高三的话,上西交大,完全没有问题的。或者,可以走学校里的保送名额?可以保送到电子科技大学。

保送,这又是大多数学生仰望的名词。保送就意味着实力,荣誉,光宗耀祖的事情似的。

马燕妮微微一笑,谦虚道:“我可能报理科吧?”

“恩,燕妮的成绩有进步的,理科的话,估计能分到二班的”刘星就笑道。“一班和四班大家是不用指望了,我搞清楚了,我们这一届,一班是理科预科班,四班是文科第一班”

“张扬进理科预科班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张扬,你应该选理科的吧?你的理科成绩才是强项成绩,文科的话太屈才了”

事提及看大部头书的张扬,大家的注意力就更多了。

张扬无奈一笑,说道:“还没确定,不过可能是理科吧?”

这语气不怎么坚定

“那你打算将来考所大学没有?西交大?东海交大?复旦大学?”后面的赵鹏也参与了话题,饶有兴趣的插嘴说道。

这家伙嘴里冒出的几所大学,都是全国一流中的重点大学。如果非要找出名气比这几所大的大学的话,那只有华夏首都的青华大学、上京大学两所大学莫属了。

这两所大学,前者以理工科著名,后者以文科著名,但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两所大学都成了综合性大学,每一类专业都不差。

里面知名教授、学者数不甚数,两院院士人数也是华夏大学里面最前列的。

赵鹏一开始,就给张扬定位了全国一流大学的范畴,可以说不少高一学生都默认的。全年级第一,往届,基本都能上得了西交大这一级别的,不然就有走东海交大,或东海市复旦大学的。

张扬淡淡的笑了笑,却不直接回答:“现在说这个太早了,高一成绩其实什么都说明不了,高二、高三,才是真正学习紧张的两年,这两年迎头赶上,高考考个好成绩,上个二本,甚至一本,都不会有问题的比如,现在排名的全年级前八十名这名次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如果高二高三你都能进入八十名,那么,到最后,说不定你就真的能上本科了”

学习总是不断进步的。如果要竞争名次,那就必须不断进步,这过程就是自身实力的加强,距离一些二本、一本分数线就越近了,说不定就那么一下,这分数线就跨过去了。

张扬是要传达这么一个信息。

作为班长,张扬时常都注意着在以一些言语、观点,影响着周围的同学。

有多大作用他不知道,但是这是积极向上的,至少不会有副作用。如果按照原先的轨迹,班里至少有不少人专科线都够呛。

就见一些人眼神坚定了不少,对张扬说出的话,似乎有些信服。这是一个良好的信息,只是能否坚持下来,还有待观察。

“滴铃铃——”

“上课了”

“哈哈,上完上午课就解放了”

——

6、7号高考,县里大部分人被高考话题所牵引了过去。

这两天,也是县里最热闹的两天,几乎无处不在的都在谈论高考的话题。所有陌生人之间似乎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不过,张扬却闲不下来。

高考结束,马上是中考,然后就是奥赛,奥赛他可是报了三科

如果考不好,那就是真丢人了。

张扬也不信这邪,所以这两天,他一直都在自己那小院子里。吃饭都不在家,饿的时候下去到街上买碗面、或者吃凉皮。

原本白晶、徐丽、柳婷婷等同学找他出去的,但一见他的学习状况,大家都不好意思邀请他出去。

甚至,白晶、柳婷婷白天也赶过来一起学习。

实话说,张扬这里的确要清静的多。学习有人指点,娱乐却可以上网,这也是一个新鲜的消遣。

尤其那院子里,一株葡萄藤有有一米五高了,挂上了几串青果,而那一株梨树也长到了一米五六,学习起来,也不觉得院子里会单调。

不过,有美女相陪的学习日子,在最后一天,却被一个山城市的长途电话打断了。

PS:两更七千到。本书第一个VIP章节,渴求订阅支持求推荐、月票

下周本书首页强推,也试下看能否上新书月票榜,所以有月票的,支持下,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