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两百零一节 张恒的担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零一节 张恒的担忧(1 / 2)

 第两百零一节张恒的担忧

张恒将这两人绑起来,然后往马车上一扔。

“公子要带我们去那里?”姓莽的男子此时平静了下来,没有慌张,反是相当冷静的问道。

“去一个好地方”张恒笑了一声,心暗暗对此人警惕了起来。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滚刀肉,随时都可能在背后捅人。

错非张恒需要借他之手,彻底消除江充之患,是怎么也不愿意给这种人留条活路的。

张恒赶着马车,在按着记忆,循原路返回。

一路上,那些巷户人家都很诧异的看着张恒,似乎都很吃惊,张恒竟可在那莽姓男子手上全身而退。

若是他们知道那莽姓此时被张恒五花大绑,绑成一个粽子,扔在车厢里,怕是会更加惊讶。

“知名度挺高的嘛”张恒回头,对车厢道:“以前祸害过不少人吧……说说看,有几条人命在身?”

“回公子的话,小人……”车厢里,那个男子吞吞吐吐的欲言又止。干这一行的,身上若没有几条人命在身,说出去谁信?

但他却也没有那个胆子承认。

高祖铁律,杀人者死。

在长安杀人,更是神仙也救不了的大罪

张恒见他不想回答,心里也有数了,不过,这种事情自有廷尉府去核实。

“你说你是江次倩的义子……”张恒笑着问道:“义父都当上执金吾了,作为义子,怎么还要靠贩粮劫掠为生?找江次倩去要个肥差,岂不是更好?”

车厢里一阵沉默。

张恒的这个问题,似乎命了对方的死穴。

张恒也感到好奇,就将马车停住,掀开车帘,问道:“难道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对于江充这个仅仅有过一面之缘,大部分印象都是依靠传言建立的大敌,张恒对于一切关于江充的事情,都非常好奇。

在张恒想来,江充上位,那里还不大肆任用亲信?

譬如当初江充当上水衡都尉,就论功行赏,把许多的肥差都给自己的亲信心腹。

那事情在民间早传的沸沸扬扬。

“江公……江公……”此人面对张恒的提问,有些唯唯诺诺,但他在张恒的逼迫下,终于说道:“江公有义子数十人……”

“哦……”张恒点点头,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敢情这位在江充面前也只是一个小喽啰,或许,江充连他的名字都记不住。

不过……

“江充竟敢收这么多义子”张恒笑了。

单单是这个事情,只要让刘彻知道了,那江充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当今之世,早就不是战国时期孟尝君养数千食客,而国君却毫无芥蒂的世界了。

在大一统,央集权的政体之下。

收义子,养食客,在皇帝眼里就是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当初,连大将军卫青的权柄之重,尚且不敢豢养食客,收义子。

小小一个执金吾,居然就有这么大胆子

张恒带着这两人,赶着马车,一路来到丙吉的府邸。

在门口敲开门,张恒将马车直接赶进丙吉的院子里。

“贤弟今日不是要去苏公府邸做客吗?”丙吉见到张恒,疑惑的问道。

“确实如此……”张恒点点头,下了马车揖道:“不瞒兄长,在下对着长安不是很熟悉,所以不知苏公府邸方位……”

“哦……”丙吉笑了一声,这才想起来,自从苏武音讯全无之后,杜陵苏氏就只剩下了孤儿寡母在独立支撑。

起初,苏武的妻子还能独自支撑起那个家。

可后来,渐渐的,在娘家人的压力下,苏武的妻子不得不改嫁。

于是,昔日偌大的苏氏就剩下了几个没成年的孩子和苏武的妹妹了。

而苏武的妹妹却也已经嫁人……

就这样,苏氏不得不典卖掉在尚冠里的祖宅,搬去了南阙坊。

南阙坊虽然算不得贫民区,但比起丙吉的宅子所在的地方,还要偏僻些,不是世代在长安居住的人,可能连那个地方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苏公的府邸,就在城东,花街背后的一条街道上……”丙吉说的时候,脸上也稍微有些尴尬。

花街是什么地方,全关都知道。

“多谢兄长”张恒拱拱手谢道,然后接着道:“除此之外,小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兄长应许”

“说罢……”丙吉笑道。

“兄长请看”张恒将马车车帘掀开,露出了里面两个被五花大绑的男子。

“此二人,一名莽何罗,一曰马通……”张恒方才在车上的时候,就已经问清楚了那个莽姓男子的名字,此时自是也告诉丙吉。

张恒将他们两人裹挟凶徒,欲劫掠甚至杀他的事情,给丙吉一说,丙吉脸上顿时就露出了慎重的神色。

在长安城行凶

这可是抓住了就必死无疑的罪名

只是,丙吉有些疑惑,张恒如今是证据确凿,且还拿住了凶手,完全没必要送到他这里来,直接往廷尉府一扔,廷尉府绝对会给这两人一个痛快

要知道,现在可是冬天

杀人的季节

“我欲请兄长,将此两人暂时关到廷尉府的一处隐秘监狱之……”张恒道出自己的来意道。

“这是为何?”丙吉诧异的问道。在丙吉看来,这两人就该投到廷尉府的死囚牢里,一刀两断,给他们一个痛快。

作为一个刑狱官,丙吉深知,对恶人宽恕,讲仁义道德,只会给善良的人造成不幸,这天底下的恶人,最好统统杀个精光。

可惜……

丙吉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深深的知道,汉室官场的基层,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在关还好,比较太平,但若到了淮南、南阳等地,那就是盗贼成群,强盗成伙了,就是光天化日,明火执仗的打劫杀人也是时有生。

但是,这一切都被地方官掩盖了。

下面呈报给朝廷的奏疏,从来就是报喜不报忧。

其实,朝廷也不是没有严打过,二十余年前,当今天子看到了淮南、南阳两郡太守报告的当地盗贼情况后,就下诏范昆、张德,着绣衣,持天子节,调动各郡郡兵,全力剿灭盘踞在南阳等地的盗贼和强盗,一次就斩下了一万多个盗贼的脑袋,被罚苦役、处以肉刑、流放的盗贼更是多达数万。

这就是直指绣衣使者出现的背景。

但,这只能遏制一时,那次严打虽然基本上捕杀了为的盗贼头目,但,漏之鱼却不知道有多少,这些漏之鱼,散逃到各地,等风声一过,就又占山为王,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仅是丙吉在鲁地之时,就捕杀了数十名盗贼头目!

由此可以想见其他地方了。

可是,现在,比起当初盗贼的生存条件更好了。

主要原因还是那一次南阳、淮南郡守的联名上书,让天子勃然大怒,在一方面,派遣直指绣衣使者,持天子节,动用虎符,征调郡兵镇压、捕杀盗贼之外。

天子还制定了另外一个专门针对此事的法律——沈命法。

沈命法有一条:群盗起不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意思就是开始的时候,盗贼出现的时候地方官没有现的,现后没有抓到足够数量的地方官,自两千石一下,全部死罪

这条法令,顿时命了全天下所有官僚的命脉。

诚然,丙吉也承认,沈命法的本意是严肃查处那些协助盗贼藏匿和逃避惩处的地方官。

但官僚们不会这么想。

他们只会断章取义,一看到这条规定,立刻全部缩头,便是治下出现了盗贼,甚至杀的天昏地暗,他们也会当做看不见。

甚至还会帮忙捂盖子……

丙吉就听说过,有地方官在上面派人下来的时候,亲自去拜访治下比较大的盗贼团的头目,恳求他们安分一点,好粉饰太平……

当初,丙吉在鲁地,为了打击盗贼,可是绞尽了脑汁……

因此,此时丙吉一见张恒竟想给这两个强人留条活路,心就有了火气。

“兄长容秉”张恒笑着揖,然后,拉着丙吉走远一点,在他耳边轻语几句。

丙吉听完,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张恒,似乎不敢确信。

良久,他才问道:“此事属实吗?”

事涉九卿,丙吉根本不敢大意。

张恒重重的点点头。

“好罢……”丙吉想了想,终于点点头道:“此二人,我会将他们单独关到一处隐秘的地方……”

对于江充丙吉从来就没什么好感。

虽然江充打着法家的旗号,但,作为一个正宗的法家出身的官员,丙吉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江充就是在败坏法家的名声

自也乐得给江充找不痛快了。

“好了,你们俩个先去大牢里好好想想”张恒见到丙吉答应之后,大喜过望,本来,他还想过丙吉若不答应,就把两人弄到霍光那里去,让霍光帮忙找个地方关着先。

但丙吉即已答应,就不需要那么做了。

这个世界上难得还有比廷尉大牢更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吗?

至于这两个人,先关个几天,让他们好好想清楚再说吧。

要想活命,不拿出投名状,张恒岂会信他们?-

o-o-o-o-

在丙吉的帮助下,张恒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那两人关进了廷尉府在长安城的一处隐秘监狱。

据丙吉所说,这个监狱里曾经关押过不少重犯,向来以安全著称。完全不会有泄密之嫌。

“这两人乃是重犯,尔等好生看管,切不可让其有跟外界通风报信的嫌疑”在将这两人关进大牢之后,丙吉对负责这个监狱的典狱官道。

“诺”那个典狱官闻言,立刻就慎重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