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宣德大帝> 第三百五十一章 考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一章 考察(1 / 2)

 况钟不知道这房山到底有多少自己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的事。

就一个免费读书,就让况钟感慨不已,儒家一直推崇的大同社会,也不过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

没想到儒家口中的大同社会,竟然在房山实现,房山州如今不就是实现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嘛!

不用想房山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圣贤书没有任何关系,这里面肯定有一套新的施政理论在支撑。

任何新政都必须有一套政治理论做注脚,不然就会引起人心的霍乱混乱,看来这个房山有太多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

况钟很想知道房山的学堂在教授孩子们什么学问,肯定不会四书五经、君子六艺。

“唐知州,花费如此大的财力教授孩子读书,目的是什么,总不能是所有孩子都去参加科举吧?”

“况郎中是何意思,房山子弟不配科举吗?”

“老夫不是这个意思,这么多孩子都挤在科举的独木桥上,对孩子们来说太残酷了,若是因为科举耽误了一辈子,岂不是要后悔终生。”

“房山的学堂从成立之初就不是为了科举,四书五经只能修身养性,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比如房山大旱,需要想出切实的办法救灾、减灾,四书五经可有什么切实可用的办法?”

“这……!什么学问救灾也不过是放粮救助百姓,保证百姓在下一季粮食收成下来之前不被饿死。

朝廷设立的常平仓与义仓不就是为了应急准备吗?”况钟还是传统的官府救灾办法。

“若是有粮食谁都会救灾,现实中只要大灾官仓必定无粮,至于官仓中的粮食去了哪里,您在基层待过,对基层的手段可谓是心知肚明吧!”

况钟知道唐三任的话没有任何问题,真要大灾来临官仓剩余的粮食那就是杯水车薪。官府施粥赈济灾民的目的也不是救助灾民,而是让灾民吊住一条命,不至于扯旗造反。

“唐知州认为应该怎么救灾?有更好的办法救灾吗?”

“救灾最好的办法是预防,旱灾来临之前,就要做好减灾预防,通过精确的计算,确定兴修水利的方式确保有水的地方能够得到充足的灌溉。

这就需要有提灌技术,将河水引到田里,提灌技术指望都四书五经能造的出来吗?

既然陛下说况郎中不必急着与下官交接,那就请况郎中多在房山之地走一走看一看。

一地父母官若是连自己的辖区都没有走遍,如何能够做到有理有据的施政,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能让百姓信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