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财色> 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赞助商的要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赞助商的要求(2 / 2)

酒泉发射基地位于西北大戈壁,这里史称死亡地带。早在新石器时期,东西方文化就在这里交汇。从西汉至明朝,历朝历代均在此建立过城池。可惜明朝之后,此处五百余年与世隔绝,无人问津。一九五八年,新中国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导弹发射场,组建了共和国第一支导弹发射部队。

自从一九九二年,中央批准载人航天工程后,对于发射场的选址,同样有过意见分歧。当时可供选择的发射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四川的西昌发射场,一个是位于西北戈壁的酒泉发射场。

一种意见认为,发射场应该建在西昌基地,理由是西昌基地一开始就是为发射飞船而建的,而且那里已经发射过长二捆大型火箭,有现成的发射塔,用不着再建一个新的发射场,可以节约几个亿的经费。

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发射场应该建在西北酒泉基地,理由是酒泉基地在大戈壁滩上,发射场区占地面积五万平方公里,视野开阔,能见度好,航区二百公里内基本不见人烟,六百公里内没有密集的城镇和交通干线,万一航天员掉下来,好找。而且戈壁滩气候干燥,雷电曰少,没有雨季,发射气象条件较好。

如果在这里发射飞船,航天员返回时的落点就可以选在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便于搜寻。而西昌气候恶劣,一年四季雷雨频发,不易满足发射的气象条件。而且,发射场四周全是大山,山上全是树,航天员一旦掉进深山老林,不好搜救。此外,西昌发射的方向是西北,若是冬天发射,航天员万一掉在海里,水温很低,安全没有保障。

后来,经过一年多的勘察、论证,发射飞船的地点最终定在了西北的酒泉基地。

但对于建一个什么样的发射场,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种意见主张搞一个最先进、最现代的发射场,即“三垂”模式的发射场,火箭可以在发射场垂直装配、垂直测试、垂直转运。这种发射场的设计最早起源于美国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后来被法国和曰本采用,是当时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发射场。其好处是发射时间快,火箭飞船运到发射场后,一般只需三天便能发射出去,而过去传统的老模式的发射场最快也要半个月。

另一种意见主张继续沿用过去老模式的发射场,即平行测试的发射场。理由是老模式的发射场中国已经搞了几十年,技术已经很成熟,而且建设费用很低,没必要花大钱再搞一个新的发射场,何况一切还得重新设计,技术上有风险。

“当时争吵得比较厉害,因为美国那种“三垂”发射场,大概需要花费几十亿美金的。”何司令对范无病说道,“为此,两种不同意见的专家吵得非常厉害。尤其是个别老专家,坚决反对搞“三垂”模式的发射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长期节约惯了,也穷惯了,穷怕了!每个项目作论证时,总舍不得花钱,更舍不得多花钱。一花钱,就心疼,能省一点,总想省一点。那个时候,刚好是你赞助了一大笔钱,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范无病听了何司令有点儿感动的话,心里面倒是有些惭愧了,挠了挠头道,“我赞助了一笔钱吗?呵呵,倒是不怎么记得了。”

经过了一番争吵、论证,高层还是决定,新建一个“三垂”模式的发射场,前提是鉴于载人航天工程总的经费有限,投资控制在十亿人民币之内。

如此少的经费,要建起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射场,当时不少国外专家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中国航天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垂”模式的发射场最终耸立在了酒泉基地弱水河东侧的戈壁滩上。

哦,怪不得这一次要请我过来参观了,原来我是这个大赞助商啊,范无病摇头笑道。

“呃,能不能打个商量?”范无病问道。

“什么?”何司令不解道。

“我愿意再赞助一亿美金给载人航天工程,条件就是把两只钻戒搭载在飞船上面。”范无病摸了摸头,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就向何司令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来。

听到了范无病的这个要求,众人的心情顿时都有点儿震动,这应该是一笔很合算的生意哦。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