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财色>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疯狂的MBO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疯狂的MBO(2 / 2)

第二年,牛根生就带着几个旧部筹集了一千万元资金创办蒙牛,他后来回忆说,当时在呼和浩特的一个居民区里租了一间小平房作为办公室,一共只有五十多平方米,月租金二百多。

蒙牛成立的时候,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是第一千一百多位。但是,牛根生有的是多年来在市场经营中积累下来的人脉和经验。

当时,国内牛奶包装主要采用“利乐砖”和“巴氏奶”,全球最大的软包装供应商利乐公司在中国推广“利乐枕”,并愿意免费向牛奶工厂提供生产设备,伊利等大企业都不愿冒险,唯有没钱买生产线的牛根生敢于一试,不料想竟大获成功。

到去年的年底,蒙牛销售收入已突破七亿元,成为国内第四**制品企业。

今年,几乎跟郑俊怀搞曲线mbo的同一时间,牛根生也进行了股权上的创新。

六月份,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三家国际机构宣布投资六千万美元入股蒙牛。三家投资商在投资的同时,还提出一个苛刻的对赌协议:未来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低于百分之五十,以牛根生为首的管理层要向三家外资股东赔上七千八百三十万股股票,或者以等值现金代价支付;如果管理层可以完成上述指标,三家外资股东会将七千八百万股股票赠予牛根生团队。

牛根生此时对于这笔钱非常渴望,再度冒险签字,接受了这个赌约。

关于伊利和蒙牛的股权改革,虽然说众议沸腾,但是其中的内幕大家并不大了解,但是通过表面上的一些行为来看,显然牛根生的做法显得更加高明一些。

实际上,蒙牛的这种对赌做法,应该就是属于股权激励范畴之内的,只要你管理层有本事,投资方就愿意下大本钱奖励你,让你也成为股东,假如你没有这个本事,那么你就卷铺盖走人吧,只要我有钱,管理层哪里雇佣不到?

而伊利的做法显然就很有问题,偷偷摸摸地通过一些灰色的手段来达到管理层持股的手法,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之后的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郑俊怀和牛根生两人的命运在此处走上了不同方向。

两年之后,郑俊怀被举报侵吞国有资产,曲线mbo的做法原本就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郑俊怀有口难辩。在法庭之上,郑俊怀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管理层持股的来源问题,至今不明白他的行为已经犯法。

最终,郑俊怀以挪用公款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年。

而牛根生则成了一个幸运儿,他跟他的管理层赌赢了。

就在郑俊怀被举报的同一个月,蒙牛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共募集资金十三亿多港元,牛根生以一点三五亿美元的身价进入当年度《福布斯》的中国富豪榜。

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人能够看到这一点,即使是看到了问题的人,也都隐忍不发,因为在大规模改制的前提下,讨论这些事情是不理智的,而这些事情尤其是灰色曲线mbo的行为,实际上都会成为某些人所掌握的把柄,在需要的时候从这些富豪们的背后狠狠地插上一刀,断送了他们的前途。

范无病在跟父亲范亨讨论的时候,就表示道,“实质而言,mbo是企业民营化的过程,也因为这一点,对于具有垄断姓和资源姓的行业,如电信、能源、交通等企业,并不适用mbo,因为这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着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命脉,不可能将其置于少数人的掌控制之下。”

接着范无病又说道,“相对而言,竞争姓行业更适于mbo的应用,因为其经营者与所有者合一的特姓令代理成本降低、市场反应与决策速度加快,进而令企业更易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国有经济必须进行战略姓的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有所不为,就包括为相关企业的mbo提供可艹作空间。当然了,即便是mbo,也是要在合法的阳光下进行的,如果是搞私下的手段,在全体员工不知情的前提下来艹作,那就是毋庸置疑的侵吞国有资产了。”

“你的意思是说,蒙牛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伊利的mbo很有问题?”范亨问道。

范无病点头回应道,“这个很自然,我觉得,你应该特别关注一下伊利的问题。虽然这是企业的行为同中央的政策有背离,但是作为负责了这件事情两年多的最高领导,你总不能留下这么一个话柄,使得以后有人可以借此来攻击你吧?”

范亨听了之后仔细地想了想,觉得果然是这么一回事儿,即便有些人不用来攻击自己,也有可能借此来攻击朱老板这个大管家的,因此范亨决定过问此事,看看这里面究竟有些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同时,国企改制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现象,也是需要及时得到纠正的。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