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则天代慈禧> 第十六节 同文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节 同文馆(1 / 2)

 恭亲王还在绕着王洋房忙忙碌碌,朝廷又出了件大事,那就是太后准了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几位积极推进洋务的官员们的联合上奏,设立同文馆,招考包括翰林院的翰林在内正途官员们去学习洋人技艺,以便“师夷长技以制夷”。89文学网

紧接着太后即将驾临王府的谕旨,恭亲王领衔的奏章又被准了,脸上大有光彩。

从前咸丰帝逃往热河,恭亲王留在京城同八国联军办交涉事务时,大清朝竟然找不出一个会说洋话的人,结果只好请洋人自己来翻译,毫无疑问,订立的协议中,大清朝自然大大吃亏。恭亲王就是在吃足了苦头之后,才想起来要设立“同文馆”,培养能说洋话的人才。

其实,早在他父皇道光帝在位时,就因为没有掌握洋人的情况,在*片战争中进退失据。战争打了两年之后,大清朝廷仍旧对对英国一无所知——父皇在谕旨中甚至如此询问英国的情况:到我国内地要经过几个国家,克什米尔离那个国家有多远,有没有水路能通…这个维多利亚女王才22岁,怎么会被推为一国之主?英国人在浙江生事,调兵遣将,夺占土地,搜刮民财,都是什么人在指挥?这个国家制造*片卖给中国,是想图大清百姓的财,还是想害大清百姓的命?

古书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完全不知道对方的情况,这仗不就瞎打了吗?

所以这洋学馆非开设不可,之所以取名叫做“同文馆”,全因汉字喜欢这种粉饰用词,比如“同治”,其实就是两宫太后、加上顾命八大臣等不同的人来治;而同文,目的就是要掌握汉文和满文以外迥然不同的洋话。。

但即使美其名曰“同文”,也别想蒙过宿儒们有些近视的浑浊老眼,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如同猎犬般灵敏的鼻子很快就嗅出了大不同,立即如哮天犬般狂吠起来。

领头人物是当今皇帝的师傅倭仁。本来这些年来,洋人对大清朝步步紧逼,就如和他一起在南书房当值的师傅徐桐,坐在家里也不得不忍受东交民巷传来的洋腔洋调,和洋味扑鼻。洋人之变,简直旷古所未有,然而这又是自古以来夷人所带来的灾祸的延续。

如今恭亲王等人让京城里这些一等一的翰林们,也去“奉夷为师”,这不是要自毁长城,挖大清朝的本已摇摇欲坠的墙脚吗?

其实他错怪恭亲王了,因为恭亲王和他一样,担心寻常国人学习洋人技艺,会“为洋人引诱,误人歧途”。

所以特意招考这批已经接种了国学疫苗的官员们,因为读书人懂得正道,用心光明正大,不容易被诱惑。

谁知道倭仁虽然认为大清朝地文化光辉灿烂。洋人无法望我项背。却对它地免疫功能信心全无。认为让这些翰林们去拜洋人为师。简直是自投罗网。

听说洋人传教。都还以读书人不肯拜上帝为恨。而朝廷自己却让正途官员去学洋人技艺。

如果翰林们本来饱读诗书。却转而拜洋人为师。品行也就可见一斑。即使去学洋人地技术也不一定能学通。能学通也不见得就能尽力报国。。恐怕不为洋人所用者寥寥无己。

虽然大清朝在枪炮上打不过洋人。总还有这么一群能够每天摇头晃脑地“知乎者也”地读书人。作为大清朝文化鼎盛地象征;如果连他们也跑去学洋人。那不是“华夏之大防已溃”。要“变夏为夷。国将不国”了吗?

这样地奏折。他向朝廷递起了瘾。每天从南书房回来。大热地天。就坐在靠着小院梧桐地书房里。头也不抬地挥笔。好象当年殿试答题那般勤奋。递第一通上去。见朝廷并没有幡然悔悟。撤办同文馆。紧接着又递第二通。

武则天头回接到他地奏折。觉得他地奏折对仗工整。铿然有声。讲地话也不无几分道理。只可惜这几分道理无法用来抵挡洋枪洋炮。所以对倭仁地奏折只是扣压。既不褒扬。也不贬斥。算是赏给“帝师”一个天大地面子。

之后几通又递上来,也只当他老糊涂了,已经不记得自己之前递过折子。

到递到第六通,而且具体指摘同文馆新增的天文算学为“末艺”,是“机巧之事”,“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的儒家君子不必学,要学只能让钦天监的天文生与算学生去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