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长孙依依长相并不差,但她那道咄咄逼人地眼睛却让张焕很不自在,就仿佛要把人看穿。缺少一种含蓄和宽容的感觉。
但光禄寺卿的面子却不能不给,张焕迟疑一下便笑道:“依依小姐肯做我的马球谋士,我当然求之不得,这样,我先去给韩先生打个招呼,明日依依小姐来他那里报到
“呵呵!咱们一言为定。”虽然张焕仍有推脱之意,但长孙南方老于世故,他知道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就不怕攻不进去。
他给女儿使了眼色道:“依依,还不快谢谢张将军!”
羞涩已经在长孙依依的脸上消失,她深深地看了一眼张焕,落落大方地道:“多谢张将军。能与天骑军并驾打球,这是小女子的荣幸。”
“好了,张将军有事,老夫就不打扰了。”焕的马车,却忽然一怔,脸上地笑容霎时消失。
张焕看见他的表情,心中暗叫不妙,他急回头,果然,只见李泌不知何时竟已从马车里出来。背着手向长孙南方微微点头。
张焕的心顿时沉了下去,李泌这样做会给他张焕带来什么,难道他会不知道吗?张焕地心中涌出无数个念头,李泌明显是故意而为,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长孙南方满脸疑惑,这时长孙依依拉了父亲一把,长孙南方顿时惊醒。他忙向李泌点头回了个礼,登上马车去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李泌瞥了张焕一眼,淡淡一笑道:“想不到一别十六年,长孙南方竟一点也没有变。”
“道长这一相逢,朝廷将风云再起。”张焕冷冷一笑。打马飞驰而去。
.
中秋的夜晚,月白风寒,一层朦胧的白雾弥漫在别院里,崔圆书房的窗子洋溢着橘红色灯光,隐隐映出崔圆硕大的身躯。
这些天崔圆心情并不好,虽然李系在三天前正式立了李邈为太子。但他依然觉得郁郁寡欢,心中仿佛有一块石头压着,让他始终高兴不起来。
原因自然是河东地双重失败,张若镐成功地控制了张家,此刻的张家已经是空前团结,自己倒反而象做了件好事,而刺杀李系地失败却使他发现了裴俊的野心。
五天前,李翻云给他送来一封信,信上提到了两次刺杀地失败,都是有人在后面布局,崔圆当然知道这除了裴俊没有别人。
不过裴俊干涉自己谋取河东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张家的家主继承人居然不是张焕,这让崔圆百思不得其解,五月时张若镐是被迫放弃张焕,这可以理解,但现在明明占据上风,而且据说张焕在家族会议上表现得极为出色,得到许多族人地支持,可最后的结果却大出崔圆的意料。
“他为什么要放弃?”崔圆仰头喃喃自语。
他又忽然想起来了张焕的身世,难道是因为他不是张家人的缘故?崔圆又摇了摇头,张若镐当然知道他的身世,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初就没有立张焕为家主继承人一说了。
不!肯定不是这个原因,应该是张焕自己放弃了,如果说从前张焕是张家横生出地一支生力军,因为有他和张破天地存在,使崔圆谋取张家的心更加急切,而现在崔圆却隐隐感觉到了另一种威胁,他感觉到了张焕极可能会成为一股新势力的崛起,放弃天下第五世家的家主继承人绝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
这时,门轻轻地敲了敲,管家在门外禀报道:“老爷,长孙使君有急事求见!”
崔圆微微一怔,这么晚了,他来做什么?
“带他到我外书房稍候。”
片刻,崔圆换了一件衣服,慢慢地走到了外书房。
“姐夫,你可知道我今天遇到了谁?”长孙南方见崔圆一进门便急匆匆道。
“别急,坐下慢慢说话。”
崔圆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孙南方是崔圆的舅子,崔圆的发妻死后,他便没有再立新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朝中各项事务上,长孙家族一直便是崔圆地坚定支持者,尤其是长孙家族和李氏皇族渊源极深,所以崔圆也极为重视和长孙南方的关系。
一名侍女上了茶,长孙南方喝了一口茶,才压低声音道:“我今天在永嘉坊遇到了那个道士李泌。”
“李泌,”崔圆眼中也露出疑惑之色,这个名字消失了十六年,怎么会在此时出来?沉吟片刻崔圆又问道:“他和谁在一起?”
长孙南方迟疑了一下,他并不说出张焕,这事关他的马球大业,他不愿意让崔圆插手进来,但崔圆的眼睛是何等犀利,长孙南方这一犹豫,他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怎么,还有什么对我不好说地吗?”
“那倒不是,只是一个小人物.密,他终于吞吞吐吐道:“是天骑营中郎将张焕。”
“什么!”崔圆一下子怔住了.
夜已经深了,长孙南方已经告辞而去,本早该休息的崔圆却难以入眠,今天突来的消息让他深为震惊,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李泌终于出山了,他曾是先帝最恩宠之人,虽无官职,但天下大计皆问决于他,号称布衣相国,后来又成为太子之师,深得太子李豫信任,十六年前宫廷政变后便不知所踪,渐渐地也被众人遗忘,没想到他又再一次出现,这意味着什么?
‘张焕到底是谁?为何将李泌引出来。’
崔圆眉头紧锁,他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忽然想起一事,不由停住了脚步,“来人!”
一名心腹侍卫匆匆进来,“请相国吩咐。”
“立刻去把王天成叫来。”
年初,当崔圆发现张焕的母亲是楚挽澜时,曾派这个王天成去太原调查过张焕的情况,后来查不到什么特殊情况,便不了了之。
很快,一个瘦高地男子被带了进来,他半跪行了个礼,“属下参见相国!”
崔圆慢慢走到他面前,盯着他一字一句道:“把你去太原调查张焕的情况给我详详细细说一遍,不得有半点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