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清帝国> 第十一章 购舰事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购舰事宜(1 / 2)

 方怀让小德子把郑观应带了下去,只留下李鸿章。刚才一直没有作声的李鸿章这时道:“皇上,办报一事还需谨慎。国家诸事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若传出不利朝廷之言论,只恐骤生变乱,于国不利啊。”

方怀摇了摇头,李鸿章才智是有的,但就是太谨慎了,方怀看向他道:“正因为国事初兴,有很多地方是我们未在意的,所以才要办报纸。它就是朕立的一把剑。再说郑观应也不是那些迂腐的书生,他知道朕办报纸的意思,会知道分寸的。我们还是不要讳疾忌医的好。”

“皇上所言甚是,是臣思虑欠妥了。”

方怀点点头,看向李鸿章道:“购舰的事情怎么样了?”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大清的力量,毕竟中法之战明年就要开打了。陆战我还不担心,毕竟陆战的主要战场在中越边境,离法国远而离中国近,不管调兵还是补给都占有很大优势,历史上陆战中国也是胜了的。现在有新练了湘、楚、淮三军,左宝贵、刘铭传、聂士诚都是难得的将才,要说陆战压倒法国自己还是有信心的。但海战就不好讲了,列强逼中国屈服的惯用套路就是利用绝对制海权把大炮架在你家门口,如果不投降就把你家掠夺一番,再打个稀巴烂。现在大清的建设刚起步,决不能遭受这样的打击。

李鸿章这时道:“启禀皇上,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已经答应了我大清的要求,另外德国的另一家造船厂汉堡造船厂也愿替我大清训练一些水勇,希望我们能在他们那里造舰。”

“可以。”方怀想了想道:“不过你去对他们说,朕要造的是世界一流的铁甲舰,不要拿那些摆不上台面的东西互弄朕。还有你要多派些人去监督造舰,多多学习洋人的造船技术,总有一天我大清也要造自己的大舰的。”

李鸿章听了不由两眼放光,满面红光地道:“英国人见我又在德国增造舰只,还发来照会,kang议我对其采取贸易歧视,要求一体对待。”说着话,李鸿章一脸的蔑视。

“哼”方怀听了不由冷哼一声,当初土耳其在英国定造两艘铁甲舰,这两条舰一名“格尔来”号,一名“奥利恩”号,排水量4830吨,后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借口中立,撤除了与土耳其的合同,但为了避免承造的阿姆斯特朗船厂倒闭,便准备把这两艘铁甲舰卖给中国,而中国也答应了,但后来英国又单方面变卦,使得这笔买卖落空,要不然中国也不会向德国定购军舰。

方怀此时冷冷道:“英国人想帮我大清造舰,可以,不过要他们拿出点诚意来,人家德国人都把萨克森战列舰拿出来了,英国人也应该把英弗来息白战列舰拿出来。”

英弗来息白战列舰是英国七十年代中期设计的主力战列舰,排水量11800吨,船舷装甲最厚处达608毫米,要知道当时定、镇二舰的排水量也不过7670吨,船舷装甲才355.6毫米,就算这样,定、镇二舰也被日本视为巨无霸,而在甲午海战中,定、镇二舰平均每舰承受了200枚炮弹,却依然屹立不倒,甚至连装甲最薄的船尾也没有被打碎,可以想见定、镇二舰装甲之厚实,而英弗来息白的装甲比定、镇厚了几乎一倍,真不知什么样的大炮能将其击沉。英弗来息白是世界上最先的战列舰,他一出世就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可以说它是战列舰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不过英弗来息白可以说是英国的当家战舰,要他们拿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欧洲列强对出售战列舰一直有很大的限制,像历史上日本就一直买不到战列舰,只能以巡洋舰作为主力战舰。定、镇的建造只能说是一个意外。

果然,英国没有舍得拿出英弗来息白,不过还是答应帮中国建造四艘最先进的穹甲巡洋舰(历史上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就是这级别的),并且同意将原来土耳其定购的两艘铁甲舰改装后折价卖给中国。

另一方面,出乎方怀的意料,大清周报的出现竟然引起朝中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一致欢迎,而正在京中准备会试的学子对报纸也是极其热心。

洋务派和顽固派之所以欢迎是因为他们多了一个阐述自己观点、扩大他们影响力的地方,底下学子高兴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展示才学、“上达天听”的捷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