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清帝国> 第三十二章 精锐聚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精锐聚集(1 / 2)

 镇海,南洋水师军港。

此时的镇海港内停靠着大清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支舰队,除了完成护送任务的“超勇”、“扬威”,还有“应瑞”、“肇和”这两艘原是土耳其定购的庞然大物。

另外,港湾内还有三艘崭新的军舰,它们是南洋水师在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定造的“南瑞”、“南琛”,和马尾船厂新造的“开济”三艘巡洋舰。

英国人和德国人在军舰设计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德国人更注重军舰的装甲防护。这在“南琛”、“南瑞”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去年年底刚刚回国的“南琛”、“南瑞”与“超勇”、“扬威”同属三等巡洋舰,比起“超勇”、“扬威”16节的超快速度,“南琛”、“南瑞”航速只有区区13节,但“南琛”、“南瑞”是全钢体结构,排水量达到了近两千吨,在装甲防护上要远胜过“超勇”、“扬威”。

从这一点上讲,“南琛”和“南瑞”更像铁甲舰而不是巡洋舰。这里要说说铁甲舰和巡洋舰的区别,铁甲舰其实就是战列舰的前身,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像“应瑞”和“肇和”,以及正在德国建造的“镇远”、“定远”、“济远”、“威远”四舰都属于铁甲舰(注1);而巡洋舰这时又叫快船,一般拥有较快的航速和较长的续航时间,像“超勇”、“扬威”、“开济”以及正在英国建造的“致远”和“靖远”都属于典型的巡洋舰。

本世纪七十年代意大利人提出现代海战理论,认为随着军舰的吨位和舰载火炮的口径越来越大,舰队的作用不仅是保护航路和截击航路,还是攻击敌人海岸线的一种力量。而根据这两种左右就分别衍生出了两种军舰,就是铁甲舰和巡洋舰。

至于“开济”号,则可以说是集国内造舰技术之大成者。去年年底建造完成的开济号,排水量2200吨,航速15节,可以说既拥有“超勇”、“扬威”的速度又拥有“南琛”、“南瑞”的防护,堪称马尾船厂历史上的杰作。然而“开济”号也可以称作是马尾船厂的绝响,历史上马尾船厂毁于中法之战中,虽然后来几经重建,但再也没设计出比“开济”更出色的军舰。

除了这七艘主力舰,港湾内还停靠着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十多条炮舰,其中包括策电、飞霆、龙骧、虎威、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这十艘从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购进的小型炮舰。这些炮舰属于岸仿炮舰,虽然不适用于远洋决战,但配合炮台防守港口还是很有效的。

陈英从“开济”舰上走了下来,心情出奇地好。虽然从福建水师调到了南洋水师,但能指挥“开济”这样优秀的军舰,对于每个海军军人都是渴望而不可求的事情。更何况与自己一起调过来的还有叶琛、林森林那两个小子。两个小子是“南琛”和“南瑞”的管带。

这时,两个三十出头,身穿大清白底金边海军军服的武官走了过来,看到陈英笑道:“贻惠,怎么样,还习惯吗?”

陈英一看,是当初在船政学堂读书就带过自己的许寿山、吕翰两位大哥,两位大哥原本也在福建水师,但后来“应瑞”和“肇和”两舰回国,朝廷下旨让他们接任两舰的管带,便早一步来了南洋水师。

“应瑞”和“肇和”那样的庞然大物真是令人羡慕啊,4850吨的排水量,足足是“开济”的两倍有多。陈英这时笑道:“两位大哥一向可好,我们可是好久没见了。”

话没落音,就见不远处又是一群身穿海军将官服的人走了过来,其中有叶琛、林森林、林泰增还有邓世昌。长得一脸皮猴像,颇为滑稽地叶琛看到许寿山、吕翰他们,嘻笑道:“这下我们福州五虎都到齐了。”

邓世昌闻言不解道:“什么福州五虎啊?”

陈英笑着拍了一下叶琛,对邓世昌道:“邓军门,你别听他瞎掰,这小子的小名叫‘虎头’,就应要给被人都取个带虎的名字。”

叶琛摸着被陈英拍了一下的头,不服道:“在福建水师里,能让我服的人除了两位大哥,就只有陈英这家伙,再加上林森林这小子虽然不如我,但是一个牛脾气,我也服。既然我都有个虎子,他们四个自然也是虎,我说福州五虎有错吗?”

众人听了不由宛尔,叶琛这时得意洋洋地道:“可惜没见到刘步蟾军门,不然你们北洋三英就全齐了,我们福州五虎还可以和你们北洋三英试试手。”

陈英听了忍不住又拍了叶琛一下,转而对邓世昌和林泰增道:“两位军门,朝廷尽聚我北洋、南洋精锐军舰于此处,显然欲有事于法人。怎不见刘步蟾军门还有林永升军门?”

林泰增是大清名臣林则徐的从孙,在海军中颇有威望,此时道:“在德国伏尔铿船厂造的‘镇远’、‘定远’二舰造好了,朝廷派子香和翼生往德国接舰去了。不过前些日子送回来的信说,德国借口我们与法人开战,将二舰扣着不交,所以他们两人一直停留在德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