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清帝国> 第一百一十章 留学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章 留学生(1 / 2)

 英国朴茨茅斯船厂,一艘黑色的钢铁舰体从船台缓缓滑入冰冷的英吉利海峡。它威严而平静地驶向辽阔的海洋,当仁不让地成为海权的象征和主宰。这是在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武”级铁甲巡洋舰“振武”号。</p>

3517吨的舰体,身披242mm的水线带装甲,还能有的标准航,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而且这艘巡洋舰的火炮也异常强大,不仅前后各拥有双联装克虏伯210mm主炮一座,还拥4克虏伯150mm副炮。</p>

这些副炮罕见地全部分布在中轴线上,也就是一旦军舰用侧弦面对敌人,那么它就可以集中所有炮火。这种设计在重视舰火力的今天,简直是离经叛道的东西,就连那些对铁甲巡洋舰一向嗤之以鼻的英国设计师们也对这艘巡洋舰表示了关注。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的天才设计师威廉?怀特更是预言:“这艘巡洋舰也许开启了舰船设计的另一道大门。”</p>

1885年9月22,“振武”号完成了试航。</p>

港湾内,“振武”号的姊妹舰“定武”号这时拉响了汽笛,船舷上穿着新式白色军服的中国水兵们一片欢呼。这声汽笛代表他们终于可以回国了。</p>

“振武”舰桅盘上负责?望的水兵这时对管带萨镇冰道:“萨大人,叶大人来旗号,问我们是否可以起航?”</p>

“起航。”萨镇冰斩钉截铁地道。</p>

舰上的水兵早已做好了准备。巨大地铁锚从十几米深的泥土里绞了上来,蒸汽舱里,几个赤膊的水兵挥舞着铁锨,将煤送进锅炉里。浓烟从烟里冒起,“振武”号和“定武”号离开了码头,他们将去会合已经从德国起航的“武”、“威武”号巡洋舰和“济远”、“威远”两艘铁甲舰。</p>

英吉利海峡上,四艘悬挂着黄底青龙旗的黝黑军舰破浪而来。站在旗舰“威远”前甲板上的邓世昌很快从他的单筒望远镜里现了“振武”号和“定武”。叶祖和萨镇冰这两个子还是像当年在学堂里一样,从不迟到。</p>

邓世昌回身对水兵道:“拉汽笛,靠上去。”</p>

与此同时。“济远”号上的林永升,“武”号上的黄建勋,“威武”号上地林履中也现了“定武”和“振武”。四舰几乎同时拉响了汽笛,震耳的笛声破开空气向四方散开。让英吉利海峡上进出的外国客轮、货轮为之注目。</p>

英国客轮“克里奥帕特拉”号上,二十几个中国学子正在埋头看书,他们虽然通过了国内的公费留学考试,但要想进入更高地学府。在英国还有一次考试。他们住的船舱是最低等的,低矮狭的船舱里一条线开了二十几张通铺,不仅光线昏暗,而且通风条件也不好。让整个船舱闻起来有一股酸臭味。</p>

不能不这个时代中国留学生地风骨,他们起码知道哪一块土地是他们的祖国,知道血管里流淌的是哪一个民族的血液。他们就像是劳工一样被拖到了欧洲。是公费留学。其实除了学费。给不了他们什么补助。他们到了英国后,甚至要打工才能完成学业。就算是这样。他们仍毅然无悔地选择了这条万里求学之路。因为他们地祖国还不够强大,都等待着他们学到先进的科学使她强大起来,不再受到欺负,不再遭受屈辱。</p>

他们还记得离开港口时学政交给他们的那篇祭文,那是当年福建船政学堂地学子出国留学时写下地,现在没有一批学子前往留学都会拥有一份。</p>

轮船离开祖国地那一天,学政让他们跪在甲板上,“你们给祖宗跪下吧,有一段时间你们要见不着他了。”看着碧绿的港湾,青翠地远山,所有人哭得像孩子一样。</p>

这时学子中年纪最大的王根生念起了那篇他们铭刻在心的祭文:“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p>

“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p>

……</p>

他们只不过是中国留学生的冰山一角,从1868中国派遣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中国共向外国派遣留学生一百多万,学成后留在外国的人数是――零。</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