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清帝国>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亚历山大三世的打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亚历山大三世的打算(1 / 2)

 让.瓦西列夫伯爵很快把中国希望结盟的消息传回了国内,俄皇亚历山大三世听到后感到异常的兴奋。即位不过三年的他正是酬躇满志的时候,他希望能像他的父亲亚历山大二世一样扩大沙俄帝国在世界的影响,俄国地处极北之地,要想扩张势力只有南下,而俄国南下的脚步却被英国人死死拦住了,在土耳其有英土同盟,在伊朗英国占据了南部,在阿富汗英国人又挑起了反俄斗争,英国在俄国南面砌起了厚厚的一堵墙。而悲哀的是,亚历山大三世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的盟友。</p>

德国,他们的军事实力无比强大,但这因为如此,亚历山大三世甚至还要防备他们对俄国的野心;法国,他们要依靠英国帮他们对付德国,而且他们在地中海同样有重要的利益,不会放俄国通过土耳其海峡;美国,他们与英国有矛盾,但他们正流行光荣孤立,闭门展自己的工业;意大利,奥凶……他们都不会帮助俄国对付英国。</p>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出现在亚历山大三世的面前。中国拥有上百万6军(包括保安部队),世界排名第六的海军(济远、威远和四艘武级巡洋舰回国后,中国的海军吨位过14万吨,过美国、荷英、法、俄、德、意之后。)虽然亚历山大三世也同样不认为这样的实力能够打败英国人。但中国人提出地条件实在是太过让人心动了。</p>

租界胶州湾,亚历山大三世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了那个月牙形的港湾。代价只是在巴尔干和高加索作作样子,再就是表几篇不痛不痒的声明。俄国将在远东拥有第一个不冻港,比起这样的诱惑,再严苛的条件,自己也会答应。</p>

而且亚历山大三世还存着一个心思,一旦中国的兵力全部陷入南面和英国人的战争中,那么他的北疆就向自己敞开了,到时割走几块土地作为帮助他们的报酬,想必中国人也无话可。</p>

十一月地京城又冷又干。街上的行人都把手缩在袖子里,吐出来的气都冒着白圈。不过不管什么时候,京城的人依然不少,加上几条主要地干道正在拓宽马路和兴修地下排水沟。所以有几段路几乎挤满了人。</p>

两个官差抬着一不起眼的蓝轿在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着,它不起眼是因为京城这样的地方,随便找出个官来也是三四品,像这样官差抬的轿。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p>

抬轿地两个官差虽然急得脑门见汗,但轿中的左宗棠却稳如泰山。旁边不时有人擦着轿边走过,街上行人的声音一丝不露地传入左宗棠的耳中。其中有不少是京城几所大学地学子,在他们的嘴里。不时冒出“中国”,“中华民族”这样新鲜的词汇。在大街两旁地茶楼酒馆里,也不是传出高谈阔论地争吵声。方怀亲政以来民间地风气似乎开放了许多。</p>

这样的风气好与坏。左宗棠还无从分辨。只是心里埋着暗暗地担心。中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体系,几千年来已经展得十分完善。要想引进西方的思想,除非从根本上否定儒学,且不这样会遇到多大的阻力,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也未尝没有好的地方。</p>

轿子左拐又拐终于停到了宫门前,左宗棠还没从轿子上下来,已经升了上书房领班太监的德子就冲了过来:“左大人,您终于来了,皇上都等您老半天了。也就是您,要是别人,早就龙颜大怒了。”</p>

左宗棠头,心中思量着皇上急召自己进宫有什么事。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上书房,方怀正坐在桌案前批改奏章,十五岁的方怀坐在御案前依然显得有些矮,从下面望去,几乎只露出个头来。</p>

</p>

方怀看到左宗棠进来,丢下笔,道:“不用多礼了,坐吧。”</p>

左宗棠也知道自己这位皇上不爱那些虚礼,也就站着施了一礼,挨着凳子坐下了。</p>

“这次到下面去视察新军怎么样?上三旗的那些黄带子、红带子都还听话吗?”</p>

左宗棠道:“启禀皇上,臣此次只去了保定和太原,还未来得及前往承德。”</p>

方怀头道:“那你对十五师(正黄旗)和十六师(正白旗)有何观感?”</p>

“观感谈不上,臣倒是现两个年轻的人才。”</p>

“哦”方怀一听来了兴趣,道:“你在朕的上三旗里现了两个人才?这朕倒要听听看,看看旗人又出了什么少年才俊。”</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