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清帝国> 第二百三十四章 情势危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四章 情势危急(1 / 2)

 京城七月底正是热得像个蒸笼的时候,空气中都带着那种粘乎乎的味道。这座古老的都城已经多少年没有像这样早就宵禁了,即使是当年英法联军杀进来的时候,京城的老少爷们也没觉得有这样的压迫感,街上巡逻戒严的都是剃了辫子的丘八,那听不懂的口令呼喝声在这夜里偶然响起,反而更显得这座城市安静得有如坟墓。待坐在自家院子里纳凉的老老也没了谈天地的兴致,时不时望向东边三河方向,仿佛可以听到那里的隆隆炮声似的。</p>

夜色下,几排镶白旗的散兵线,趴在进攻出地域上,子弹全部都压进了膛里,刺刀也全部上好,等待着进攻起的命令。</p>

“娘的,这里草头叮真***多,老子才爬了这回功夫,就一身疹子。”</p>

“忍着吧,兄弟。不过话回来,听兄弟祖上是十二贝勒手下的佐领,怎么也跟咱们一样,来混刀口上的这碗饭?”</p>

“佐领?他娘的早没影的事了,原本一家六口人还能指望着每月那三两银子过活,现在朝廷连银子都不给了,不当兵拿什么过活?”</p>

“……唉……都是那群汉臣闹的,等咱们打上京城,把那群兔崽子全都砍了,到时大家就有活路了。”</p>

“……看吧……这时节不造反是活不下去了……”</p>

“你们两个都别了,一会噶什克大人就要过来了。听见你们出的动静,准没有什么好果子给你们吃。”于是阵地再次陷入沉寂。</p>

现在地四旗经过一番整治,大别于当初,世铎、刚毅、荣禄等人心里明镜似的,要想推翻光绪,手里得有一支强军。原本旗营里那些老爷兵、双枪兵借着光绪改制的由头全部裁退,甚至比起其他二十几个师有过之而无不及。尔后几人大肆招募士兵,将一旗兵马填充得足有一个半师的编制。新招入的士兵多半是最低层、生活穷困的旗民,这些旗民因为在旗既不能种田也不能经商。每月只靠着那微薄的例钱银子,而方怀改革八旗,算是断了他们的生路,虽然有土地代钱粮。但这些旗民不事生产已经几百年,如何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因而更加贫困。</p>

世铎等人便是利用这种心理,让旗民把怨气都归结在方怀的改革上。为了自己地活路,这些人打起仗来一个个彪悍的很。别看这些旗民生产不行,但旗人历来认为只有当兵才算有出路,哪个家里没有一些祖传的武艺傍身。打起仗来都是好手。除了这些士兵,再就是几个王爷的披甲奴和关东地一些胡子,也都是凶悍之辈。这些兵打得禁卫十二师、三十七师和十来万绿营、练军节节败退。密云一战。在滦县没有吃下禁卫十二师的镶白旗把火全泻在绿营和练军身上。为了挡住叛军。以奕为的内阁慌慌张张从京师周围凑起了几万大军,这些原本等待改制裁退的绿营、练军匆匆忙忙被拖上战场。士气可想而知,且这些军队地武器大多老旧不堪,鸟铳、抬枪甚至还有大刀长矛,如何能与装备精良的四旗相比。旗营历来是大清军队里装备最好的,四旗在搜刮了东北的几所兵工厂和得到俄国人地军火支持后,在火炮等重武器上也大大得到提高。镶白旗在密云硬是以一个师打垮了五万绿营兵,现在战线已经推进到三河附近,禁卫十二师和三十七师占据着青山和龙门山与四旗遥遥对峙。</p>

镶白旗最前面还有一个连的士兵,抓了几个熟悉地形的当地土民,正向前摸去。青山外围居然一个哨兵阵地都没有,好像所有人都守着那个孤零零地山头,进攻起阵地可以推进到山脚下几百米处,铁良看了不由心生疑惑,虽他颇为看不起禁卫十二师地战力,但葛依克勒.全亮算得上是一员骁将,当初光绪破格任用此人地时候,朝廷大臣都是他资历太浅,却无人他能力不足,可见一斑。出现这样的疏忽,也未免太大意了吧。</p>

铁良在镶白旗地炮兵阵地上眺望远处的山头,禁卫十二师和三十七师控制着青山和龙门山两个山头,而中间的鞍部,由于火力可以交叉封锁,所以没有放兵据守。他精心挑选出一个连的人马,就从这个鞍部摸上去,向地势稍高的青山沿着</p>

径摸上去。这支先锋都是关东悍匪出身,身手了得,短枪。一声得手,他手下这一个旅就起冲击,拼死也要把青山拿下。铁良为人冷傲,素来与同僚关系不睦,在北洋武备学堂读书时,虽然成绩都在前几名,却不为老师所喜,因而与之同窗的段瑞、王士珍、冯国璋、曹等人得到推荐留学德国,而他却仅在辽阳旗营中混了个管带。这让铁良心中极为不平,现在他就是要证明给别人看,他铁良是骡子还是马。</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