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帝冷冷一笑:“这边朕才刚说了几句话,那边就有人找太后去诉苦了,还说了些朕都不知道的消息。哼!先不忙,他们要看要说,就随他们去吧!待朕办完了想办的事儿之后,再回头好好翻一翻账本……”</p>
杜宁闻言心头一凛,只低了头不说话。</p>
停了一会儿,启元帝看了看杜宁,问道:“北疆的事儿……你都听说了吧?喏,这是最近传来的军报,你看看。”说着,从桌子上拿出那份北疆军报递给杜宁。杜宁没有接,躬身说道:“皇上,北疆之事……臣已经知晓了。此事现在已经传遍了京城,臣以为……皇上应早做决断才是。”</p>
“早做决断?”启元帝自嘲地笑了笑:“嘿嘿,这事儿啊,根本就用不着朕来做决断,朕就只是个听声的,决断早就有人做了,具体做起来也有大臣们代劳,现在想想……朕不过是中间这个传话儿的!嘿嘿,唉……杜宁,你说……朕这个皇帝,做得窝囊不窝囊?”</p>
杜宁依然低着头,默然无语。启元帝又是一阵冷笑,说道:“可即便是再窝囊,朕这个皇帝,还是得继续做下去!无论是北戎大汗,还是那些暗中觊觎的人,既然他们想让朕不舒坦,那朕也得让他们……付出代价!”启元帝的脸上罕见地显出一丝戾气,声音也有些发寒。</p>
“皇上,微臣斗胆上奏。”</p>
“嗯?说吧。”</p>
“微臣以为皇上说的有理,不管是明着的外患还是隐藏的内患,问题出来了,自然是要彻底解决的。只是眼下的情形……外忧内患,不能同时而起呀!臣以为还是当以北疆之战事为第一要务,其他事情……还是暂缓为好。待外患清除,一切便都好说了。现在皇上既然已经有所警觉,便已经足够。如此便可从容布置,妥善着手,或迟或早,只要其端倪一现,一切……便可轻松解决。”</p>
启元帝点点头:“说的是,朕又何尝不知道啊!可是每每想起来,这心里头总像是有一根刺,硌硌楞楞卡得难受。密报显示,吴王这几年颇不安分,以沿海剿匪为名,不仅向朝廷索要粮饷,扩充军队,甚至还暗中与江南的官吏眉来眼去……哼!其心昭昭啊!”</p>
杜宁小心地说道:“皇上放心,微臣已经加派人手,吴王现下的一举一动,都已在臣的掌握之中,即便吴王真有不臣之心,想借北疆之事为引而有所举动,臣也一定会及时得知,早作准备的。”</p>
启元帝看了一眼杜宁,说道:“杜宁啊,朕知道你能干,但是你也千万别小瞧了朕的这位小叔叔,表面上似乎是一根筋的人,实际上粗中有细,那心思啊……重得很呢!”停了一停,启元帝又道:“不过你也不用过分担心,哼,朕手里有一张大牌,别说一个吴王,就是半数的藩王都一起闹事儿,有这张牌在,他们也休想翻天!”</p>
杜宁闻言垂了眼睛,脑海中似乎闪过了什么,那念头似曾相识,待要细细探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p>
启元帝轻轻一叹:“但是你说的对,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还须隐忍,早做筹谋。眼下朕手里虽然有这一张牌,可光阴似箭,时日无多,连朕自己都不知道,这张牌到底还能保留多久……”</p>
弘武殿。</p>
两个人影忽分忽合,拳风脚影互有往来,不时响起几声呼喝。明勇一脸的兴奋之色,额头上见汗,却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一振双臂,又朝荆戈扑了过去。荆戈眼底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不慌不忙,见招拆招,闪展腾挪,与明勇扭打在一起。</p>
弘武殿内东西两侧放着些厚垫子,此时几个人坐在那,一边看着一边说着话,林南和明德也在其中。自从前几天启元帝放了话,把荆戈推出来之后,他就没了闲着的时候。几位皇子有事没事就来找他闲耍。当值的时候自然要进宫侍奉皇上,不当值了,改成侍候皇子了……这其中,尤以九殿下明勇和十六殿下明德最勤快,几乎是一空下来就必然凑到一起,不是射箭就是练习扑击之术。</p>
今日也是这般,又到了荆戈休沐的时候,便照例被邀约到了弘武殿。现在仍住在宫内的众皇子之中,抛开太子殿下明仁不说,要以七殿下明孝最长,明孝以下的人中,眼下能看出来好武的,明勇当仁不让是第一个,明德紧随其后,算是第二个了。其余人等,则都是看个热闹,权作戏耍而已。</p>
说起来也是,这几位都是皇上的儿子,生下来就有爵位,不用像学子一样熬上十年寒窗,在仕途上苦熬;也不用像武生那样入伍从军,一点点地靠着军功向上爬。人家的地位在那摆着,注定是吃一辈子皇粮的人。不劳而获就能锦衣玉食,谁还愿意捏着鼻子读些子曰诗云?若不是启元帝对儿子们要求颇严,怕是这些皇子也不是今天这副模样了。相较之下,太子明仁算是极为刻苦的人,明勇和明德也算知道上进的了。</p>
明勇自幼好武,小的时候便缠着宫里的侍卫们学着玩,到了现在虽然年纪尚轻,但手底下的功夫也不含糊,寻常的侍卫和明勇打起来已经颇感吃力。正因为如此,现下明勇才觉得有些憋闷。平日里他和侍卫们打斗起来,看似棋逢对手,但最后总能力压一线,那种心理的满足感言语是无法形容的。</p>
可今日在荆戈面前,举手投足颇为掣肘,感觉非常别扭,只打了一会儿便泄了气:“不打了!”明勇气急败坏地看了荆戈一眼,随后坐到旁边的厚垫子上,端起茶碗来灌了个底朝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