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宁正犹豫的当口,冷不防却听启元帝说道:“对了,朕听说,这次平叛,你飞翎卫中也出了几个功臣呢。”杜宁一听不由得一个激灵,连忙躬身答道:“是,回皇上,这次平叛,除了在江南各处的消息传递之外,在战场上也确实出了几个能战的儿郎,本来事情过后微臣也是要按功给他们些提拔的……”</p>
杜宁一边答着,一边心里头不住地想辙。先前本以为这些事情不会传到皇上耳朵里,现下看来,这种想法实在有些一厢情愿了。要说常虎、丘彪和手下那几个人不会有太多人知道,杜宁是相信的,可偏偏这个自己私下安插过去的“乔山虎”,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不但接连几次阵前杀将,最后还立下了脍炙人口的大功劳,这一点哪怕是旁边有一个都指挥佥事张忠在,也是难以遮挡住其锐利的锋芒、难以分去全功的!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功勋,自己还想把事情低调地处理掉,确实有点疏忽和想当然了。</p>
既然皇上知道了这件事,那么林武去世,身为人子的林南本应该在西郊丁忧,如今期限未满,怎么会忽然去了南方,又摇身一变成了飞翎卫的属吏呢?看来,自己这中间的猫腻手脚,也是面临曝光的危险了……</p>
“哦?”启元帝抬眼看看杜宁:“就是说还没有提拔呢?那前几日吏部和兵部上来的奏折上,怎么都没有提到呢?别的倒也还罢了,据说以五十余人大破淮王数千府兵的那个年轻人,连张忠都很佩服呢。这样的人,只在你飞翎卫内部提拔一下,恐怕有点大材小用了吧?”沉吟了一下,启元帝说道:“这样吧,左右是个人才,这次就把这个年轻人挑出来,重重地赏赐一番,不是听说原来只是个小旗么?朕看你的面子,好好提拔他一下,让你飞翎卫也大大地光彩一回!不过,在那之前,朕倒是想先见见这个年轻人,你抽空安排一下吧。”</p>
“呃……”杜宁脑袋汗都下来了,眼看着左右也是躲不过去了,当下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说道:“皇上,微臣有罪!”</p>
“嗯?你这是干什么?”启元帝被杜宁这举动吓了一跳,愣了一下说道:“难道说……这功劳是假的不成?”</p>
</p>
“非也!功劳……是十成十的,半点也没有掺假。如此大功,臣就是想盖,自然也是盖不住的,臣也没有这个胆子敢欺瞒不报。只是……只是……皇上明鉴,臣……有罪!”</p>
杜宁这么一语无伦次,启元帝更加纳闷了,狐疑地看着杜宁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不是冒功,又和你有什么关系?速速说来,别让朕再心烦了……”</p>
杜宁硬着头皮应了一声,说道:“是,皇上有所不知,这次立下大功的几个下属中,其余几位倒还罢了,只那个乔山虎,却是……却是虚有其人的……”</p>
“啊?”启元帝眼睛顿时瞪大了。“你刚刚不是还说,并不是冒领功劳的么?怎么现在又……”</p>
“呃,皇上,是臣没有说清楚……人,是确实有这个人的。只是……冒用了乔山虎这个名字……而且……”杜宁抬起眼皮瞭了一下,把心一横说道:“而且这个年轻人,皇上也是见过的……”</p>
“嗯?”启元帝更加惊诧了。杜宁这一番话吞吞吐吐,转了好几个弯,结果最后非但没有解决启元帝的疑惑,反而把这胃口给吊得高高的。原来启元帝想见见这个年轻人,未尝不是例行公事,勉励后辈,同时也是想给那些暗中蠢蠢欲动的人一个刺激的。可是经过杜宁这么一番折腾,现在启元帝却是真心想见见这个人了,印象中,自己见过的年轻人除了自己的几个皇子之外,真的也没有多少。这会是哪个勋戚世家的子弟,居然有这般出息?带着疑问,启元帝双眼看着杜宁,这下杜宁是真的死活也跑不掉了……</p>
事到如今,杜宁也不藏着掖着了,痛快地说道:“这个人便是此前在宫里的侍读,半年前科举高中的,京师林家的孩子,叫林南的……”说完之后,杜宁一颗头低了下去,再也不抬了。</p>
“林家的孩子……啊!朕钦点的那个探花呀!”启元帝舒缓地拖了一个长声,手抚桌案,食指和中指缓慢地敲打着案面。他想起来了,这个年轻人,启元帝可从来都不陌生,从小时候青州府无意中救了明德开始,到后来的宫内伴读,弘武殿射箭惊驾,拐带公主出宫戏耍被太后打板子,大冬天的跳窗子进了先皇逝世的小屋,和明德两个摆龙门阵,中秋夜对月赋诗……一幕一幕,竟然瞬息之间闪过了启元帝的脑海,对这个年轻人最后的印象,就是殿试时候,钦点他中了探花……</p>
“呵呵,原来竟是那个小子……”启元帝一边恍惚一边笑道:“这倒还真是个虎子,林家的子弟之中,也总算是后继有人了。如此说来,这个林南不但继承了他爹林武的文才,似乎也继承了林文那家伙的本事嘛!能文能武,倒是一块好料子,打磨打磨,日后必成我大建朝肱骨之臣呐……哈哈,好!好!”</p>
启元帝在那自言自语,杜宁在底下一头的汗,心说:皇上,臣在意的不是这个……这都扯哪去了?不过也好,您要是真想不起来这个茬儿,臣这一关也就好过了。可是想归想,杜宁心里头明镜似的,知道这件事是糊弄不过去的,因此闻言小心地接过了话茬:“皇上,根据臣的查访,靖北伯林文,似乎并没有传授给他什么……”</p>
“哦?”杜宁还没说完,话头又被启元帝截了过去。</p>
“臣若是记得不错,昔日有一份卷宗,恰好涉及到了林家。当时林南返家未久,其父林武还是昌宁府的知府,举家皆在昌宁。而根据以前的密奏,到昌宁之后不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孩童的林南,竟和昌宁府的老王爷有了交往,颇得老人喜欢……”</p>
启元帝再一次瞪大了眼睛:“啊……竟有此事?这……可属实?”</p>
“句句属实!只是当时不便上报,是以……”</p>
杜宁说玩,差点没打自己一个嘴巴,自己要说的不是这个啊,怎么就拐到这上头来了!</p>
“哦,朕知道了。”启元帝根本没有想到,只是一个偶然的想法,顺口提了一下赏功罚过的事情,居然接二连三地耳闻了好几件让他惊讶的事情。而这些事情,还都与这个林南脱不开干系。更让他又惊又喜的是,杜宁竟然说这个林南一身的武艺,是传自昌宁府的老王爷,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八王爷张翰!这比什么消息都让启元帝震惊,并且欣喜!</p>
当年的张翰,追南逐北,立下战功无数。不但个人勇武过人,艺业出众,而且对排兵布阵,兵法韬略也颇有心得!现在的几位皇子,明义、明忠、明勇三人,人人都是勇武过人,启元帝也颇以这几个儿子自得,可是若将他们比起当年的张翰来,却远不及这位王爷年轻时候的威风!</p>
这其中除却个人因素之外,这位王爷一身的艺业也是大有干系。张翰少年时不耐深宫,常爱游山涉猎微服游侠之事,后来遇到一位江湖奇人,与他投缘,相处三日之后传了张翰一些心得,这才铸就了张翰日后的功勋。张翰无子,艺业并未传人,直到他假死归隐,一身的本事也随着就带走了,半点也没有给张家人留下。这件事一直是先皇和启元帝心中的憾事,却没有想到,这林家的孩子,以一个区区孩童的年纪,居然就得了那老头子的喜欢,还把一身艺业传授给了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