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北方之形势,袁尚即将覆没,其地盘被曹操、刘备和袁谭瓜分,乃是已成定局。
根据目前的战争发展情况,战后的格局将是,刘备据有青徐兖三州,外加半个冀州,从中获利可谓最大。
袁谭已据幽州,今再得半个冀州,以及并州北部数郡,获利虽不及刘备,但也勉强可以接受。
唯有曹操,攻洛阳不下,只得了半个贫瘠的并州,所得利益最少。
如此看来,整个北方将形成三强并立的局面。
三路之诸侯,刘备地盘虽最大,但其麾下精兵猛将,不及曹操精良,而且缺乏骑兵之利。
而曹操平定凉州之后,获得了产马之地,可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骑兵优势。
至于袁谭,同样拥有幽并铁骑之利,兵力和地盘虽不多,但因占据由北向南的地形之利,实力亦不可小觑。
三路诸侯盘根错节在两河一带,为争中原,拼个你死我活只怕再所难免。
相对而言,颜良跟这三路诸侯的直接利益冲突,就要少很多。
目下颜良虽然灭了孙权,据有了荆扬豫三州之地,纯论地盘的话,堪称当世第一。
但因颜良地盘偏南,除了许都、梁国等部分统治区外,大部分的地盘都地处偏南,非是两河腹心地域,非是兵家必争之地。
若攻曹操,有秦岭之险,若攻刘备,中间又隔着一个周瑜。总之都不是太顺手。
当然,颜良也可以选择从许都进兵,在淮南未夺的情况下,直接进军两河,但那样一来,他就可能面临到刘备和曹操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而且肆机以待的周瑜,也可能趁机发兵南下,威胁江东。
权衡利弊,经过与众谋士的商议之后。颜良最终定下了接下来的方略,还是要先取淮南,解除周瑜这个碍眼的祸患,然后再看是对刘备。还是对曹操动手。
大的基调一定下,颜良旋即开始进行向淮南用兵的准备。
眼下江东方平,还需要一些时日来镇抚,而秋收在即,也不宜在此时抽调青壮劳动力,不惜影响收成,仓促的对淮南发兵。
故在发兵北上前,颜良至少还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欲平淮南,必先取合肥。
身为穿越者的颜良,自然不会不清楚。合肥之于淮南。有多么的重要。
曾经的历史中,东吴与魏国从曹操时代起,就在合肥不知进行了多少场争夺战,结果,却无一例外的以失败而告终。
合肥。就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一次次的断绝了东吴进取淮南的梦想。
不过,现在形势却不同了。
曾经的历史上,东吴难以攻下合肥。那是因为吴人不擅步战,又没有骑兵,故而才会被张辽以八百骑兵,击破十万吴军,成就名震逍遥津之不世之功。
但现在形势却逆转,据有合肥的周瑜反而不擅步战,又没有骑兵。而处于进攻方的颜良,恰恰步战是其强项,且颜良的骑兵虽然不多,但纵横江淮平原还是没有问题的。
颜良现在所需要的,只是时间。
随着秋末临近,大批的神行骑开始从荆州方面,陆陆续续的东调,颜良的水陆兵马,也开始暗中的向庐江一线集结。
只等秋收一结束,颜良即刻便将发兵北伐淮南。
……
寿春城,大都督府。
昏暗的厅堂中,周瑜和诸将的表情,都异常的凝重。
退守淮南的周瑜,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江东之战的局势,根据周瑜的设想,以鲁肃的才能,以及应天城的坚固,只要孙权能决心固守,守个一年半载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那个时候,颜良师老城下,恢复士气的周瑜,便可率军南下,从背后给予颜良沉重一击。
再然后,颜良败归荆州,孙权实力大损,那时的江东,便将凭由他周瑜纵横。
但令周瑜震惊的却是,颜良仅仅用了不到数月的时间,就轻松的攻下了固若金汤的应天城,这惊人的攻坚能力,自是令周瑜极为忌惮。
而不久后,余杭失陷,孙权被斩首示众的消息传来,整个寿春城更是一片震怖。
周瑜虽然恨孙权对他的猜忌,但毕竟主臣多年,而今旧主为仇敌颜良所害,周瑜岂能不感到些伤感。
至于他麾下的将士,他们虽然选择了忠于周瑜,但这些到底也与覆没的孙权和江东诸将,出于同源,此时听闻孙权被斩,周泰、陈武等将战死的消息,不免有些兔死孤悲。
“江东已灭,近日据细作回报,颜良正在向庐江一线集结兵马,大有北犯淮南之意,照颜良这般攻城的能力,连秣陵城都挡不住他的兵锋,只怕合肥一座孤城,实在抵挡呀。”
阚泽表现出了忧心忡忡之意,其余诸将,多也表示同感。
周瑜踱步于堂前,眉头深凝,久久不语。
不时,周瑜还会干咳几声,那是因为前番气血攻心所致内伤,至今尚未能痊愈。
周瑜虽乃颜良深恨,但此时的他,却再不敢轻视颜良的用兵能力,他很清楚,倘若颜良当真大举来攻,仅凭他手头现有的两万兵马,能否抵挡得住,实在是没把握。
苦思半晌无解,周瑜目光转向了阚泽:“那依你之见,本督现下当如何以应。”
“依泽之见,想要抵挡颜良的侵略,眼下唯有一条路可选。”阚泽语气肃然起来。
“哪一条路?”周瑜精神微微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