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第一百三十七章【往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七章【往事】(2 / 2)

过了许久,她方才从痛苦中平静下来,轻声道:“师姐死后,我便是这世上唯一知道轻颜身世的人,我怎么都不通,冷孤萱为何会知道这件事?”

我有些吃惊道:“冷孤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秋月寒道:“轻颜身为缥缈阁的圣女,缥缈阁未来的主人,她没有理由会背叛本派,我思前想后,能让她和冷孤萱联手的唯一原因,便是她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我心中暗道:“只怕未必,如果冷孤萱知道轻颜是自己的女儿,她绝不会让轻颜牺牲自己的贞操从我的身上骗取无间玄功,难道这件事其中还有内情?”这件事我思前想后,仍然没有告诉秋月寒。

秋月寒道:“我抵达大康之后,便听说了你成为太子的消息,圆慧打听到你要从这里经过,我便让她将你引来,好将轻颜的事情告诉你。”

我恭敬道:“多谢秋前辈如此信得过我。”

秋月寒叹了口气道:“我死后,缥缈阁一方再也无人能够维系,冷孤萱一统魔门的日子恐怕就在眼前……”

听她话中的意思,好像将不久于人世,我不禁关切道:“秋前辈,你的伤势难道还没有痊愈?”

秋月寒凄然一笑:“只怕终生都不能痊愈了。”

我内心之中暗自嗟叹,如果不是被轻颜和冷孤萱联手设计,秋月寒也不会落到如此的下场。

秋月寒道:“缪氏宝藏不仅仅和魔门息息相关,也和整个中原百姓的存亡有关。若是让冷孤萱得到,东胡人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到时候受苦的就是整个中原的百姓……”

我重重点了点头道:“前辈放心,胤空绝不会让冷孤萱得逞。”

秋月寒凄然笑道:“你虽然机缘巧合得到那本无间玄功,只可惜始终不能做到心无旁骛。武功方面的进境毕竟有限。这也难怪,像你这种为政者毕竟志不在此。”她喘了口气道:“冷孤萱早晚都会出手对付你,以后你还要多多小心。”

我冷笑道:“她便是再厉害,也抵不过我手下成千上万的兵马。”

秋月寒道:“我们虽然没有师徒之名,可是毕竟还是有些师徒的缘分。”

我恭敬道:“在胤空心中,早已将前辈当成了自己的师傅。”

秋月寒轻声叹了一口气道:“只可惜我并未教你什么。”

“前辈多次救胤空于危难之中,如此的大恩,胤空将永铭于心。”我真挚道。

秋月寒点了点头,她拿出一枚碧玉指环,神情郑重的交到我的手中:“这枚指环,乃是缥缈阁无上的信物,师姐死后便将此枚指环委托给我,让我有一日交到轻颜的手中,……现在看来,我只怕无法按照师姐的意思去做了。”

我凝视那枚指环,却见指环在灯影的映照下,其中仿佛有一条青龙在游动,玉质温软,雕工上乘。我见惯奇珍异宝,知道此物珍贵无比。

秋月寒道:“我将指环交给你,便是让你替我保护缥缈阁,让这帮缥缈阁的弟子,千万不要被冷孤萱赶尽杀绝。”

我郑重点了点头道:“前辈放心,我一定做到。”

秋月寒道:“楚州有座梅花谷,我死后想葬在那里,听说那里是你的领地。”

我低声道:“胤空会将整座梅花谷送给前辈。”看来这梅花谷对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否则她不会选择那里作为长眠之所。

秋月寒温婉笑道:“用不着这么多,方寸之地足矣……”

她有些疲倦地闭上眼睛,轻声道:“你去吧,我临终之时自会让人将我的骨灰送往楚州。”

我不禁黯然神伤,看来秋月寒果然时日无多,不然她也不会向我提及自己的身后事。

七日之后我们一行终于返回了宣城,百姓听到我平安返回的消息,全都涌上街头欢迎我的归来。

这次的康都之行,可谓是有惊无险,成功地获得了太子之位对我以后的发展极为重要。抵达宣城的当日,陈子苏刚巧从秦国返回,从他脸上的表情我已经知道,这次出使的结果一定是相当的满意。

陈子苏和我来到书房之中,微笑着将和秦国拟定的协议拿了出来,又交给我一封晶后亲笔所书的信函,其中的内容自然是我们之间的私事了。

陈子苏道:“我此次入秦,晶后亲自接见了我,她答应由秦国出面向燕国提出结盟之事,使臣已经前往燕国,这两日就会有消息传来。”

我笑道:“以燕国现在的局面,我们向他提出结盟,无异于雪中送炭,那李兆基肯定不会拒绝。”

陈子苏道:“我还忘了恭喜公子如愿以偿的登上太子之位呢。”

我哈哈大笑道:“这太子之位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

陈子苏正色道:“这太子之位绝不只是虚名,从此以后公子就有了代表大康的权力。”

我笑道:“父皇已经答应将外事权交给我。”

陈子苏笑道:“公子心中原来早已做好了打算。”

我笑道:“不过我也答应了父皇,由我出面为他建造新宫。”

陈子苏皱了皱眉头道:“是现在还是以后?”

“我答应他,一年之内为他筹集到建造新宫的资金。”

陈子苏微笑道:“公子是想将从燕国得来的金钱用到新宫上面去吗?”

我狡黠笑道:“我只答应帮他建造,并没有说工期会吃许多长时间,也许父皇等不到住上新宫的那一天了。”我早就盘算好,这新宫建好,说不定主人早已换成了我,歆德皇今生都没有住上新宫的福气。

陈子苏道:“公子下一步是不是打算对燕国用兵?”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陈子苏的问题,开口道:“陈先生以为我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

陈子苏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土地!”

我凝视陈子苏,静静期待着他的下文。

陈子苏道:“土地意味着更多的人口,人口可以满足我们征集更多士兵的需要,土地也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我们的粮食和物资会在短时间内得以大幅的提升,只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我们的实力才会迅速的扩张。”

我的唇角浮现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陈子苏道:“现在天下正处于极度动荡之中,公子扩张领土的机会已经到了。”

他来到我悬挂地图的地方,右手食指指向大康的周边列国。最终落在了燕国的土地上:“现在我们还没有与其他强国一较长短的实力,想打开局面,燕国便是我们的最好的选择。”

我点了点头道:“燕国现在已经脱离晋韩的联盟,随时都有灭国之忧。”

陈子苏笑道:“燕国的结局已经注定,就要看灭亡他的究竟是谁了。”他的手指沿着燕国的疆域缓缓而行:“燕国的北方是北胡,中间有瀚海沙漠相隔,北胡若是想南下侵略,必须首先涉过茫茫沙海,损失必然惨重,这也是一直以来北胡始终没有侵略燕国的原因。燕国的西方是烈焰山,南北纵横千里,刚好将燕国的疆域与西方小国相隔。燕国的南部是韩国,夺金之事发生以前,两国之间有着牢不可破的攻守盟约,现在这盟约终于被撕毁。”

陈子苏转过身来,望向我道:“燕国的东方便是我们的最好的选择,大康在以往的历史上曾经多次侵略燕国,可是每次都被三国间的联盟所击破。从这一点来说,燕国对大康相当的仇视,这也是我们这次提出和燕国联盟最大的阻碍之一。”

我微笑道:“又秦国提出结盟之事,我们以参与者的身份置身其中,或许会好得多。”

陈子苏道:“现在的燕国的确没有拒绝的理由,他以一国之力根本没有办法与韩晋两国抗衡,更何况两国背后还有汉国和齐国的默默支持。”

我微笑道:“现在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等待了。”

陈子苏道:“子诉还有一个建议。”

“陈先生但说无妨。”

陈子苏低声道:“燕韩之间的战争仍未爆发,我们最需要做的乃是和北胡重新修好关系。”

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想起拓跋醇照当初对我所做的一切,心中升起了莫名的怒火,时至今日,他仍然没有将绿竹送还给我,丝毫没有愧疚之意。我明白陈子苏的用意,倘若将来我对燕国用兵,势必要顾及到北胡,只有稳固后方,方能避免拓跋醇照趁机攻击我的后方。

我叹了口气道:“拓跋醇照野心勃勃,早就对绿海原的土地虎视眈眈,想要和他恢复到原来的关系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

陈子苏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公子说得不错,上次你在北胡遇险,便已经证明拓跋醇照有杀你之心,而且他急于收回绿海原的土地,在国内竖立起自己的声威。可那时你只是大康平王,现在已经是康国的太子,未来皇位的继承人,拓跋醇照势必会重新考虑和你之间的关系。”

我冷冷摇了摇头道:“拓跋醇照绝非常人,他既然感觉到我的威胁,就不会轻易放弃对付我,否则因何到现在仍然没有将绿竹送回。”

陈子苏道:“据我所知拓跋醇照在国内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自从两胡战争之后,北胡的经济一落千丈,拓跋醇照急于在短期内扭转这种状况,所制定的政策有过于激进之嫌,因此而得罪了国内的大批商人,而且触及到不少王公贵族的利益,现在北胡国内悄然传播着对他的质疑之声。”

陈子苏停顿了一下又道:“以他的叔父格格勒王拓跋寿貅为首的反对势力现在已经是越发的强大,公开宣扬对拓跋醇照的不满。”

在北胡之时我便听赤鲁温说过这件事,也曾经考虑过从此事入手,我低声道:“陈先生的意思是从拓跋寿貅入手吗?”

陈子苏摇了摇头道:“我专门调查过此人,拓跋寿貅生性残暴,好大喜功,决不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反观拓跋醇照却不同,他除了登上汗位之后,因为急于稳固自身统治而犯下盲动冒进的错误,其他的多数时候他所做的事情,都可谓深谋远虑。”他笑了笑向我道:“当初他想杀掉公子,也不是为一个正确的决定,若是他能够一统大漠,而公子统一了中原,你们便会是最大的对手,如果换一个位置,公子会不会想到将他先行除去呢?”

我不禁哑然失笑。

陈子苏道:“若是我们和拓跋寿貅联络,只会和北胡的关系更加恶劣,更何况他并不是北胡的当权者。”

我点了点头。

陈子苏道:“拓跋醇照上次未能除去公子,势必会重新审视你们之间的关系,或许他现在已经后悔当初的作为也未必可知。”

我叹了一口气道:“只怕他未必会这么想。”

陈子苏微笑道:“所以必须有人亲口提醒他这件事的利害关系。”

我望向陈子苏的双眸,陈子苏淡然笑道:“子苏不才,愿意去北胡出使,说服拓跋醇照放弃对公子的敌意,放回绿珠公主,重新修好彼此破裂的关系。”

我不无担心道:“北胡乃是虎狼之国,那拓跋醇照为人反复无常,我怎么能放心先生孤身一人深入险地?”

陈子苏笑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何况子苏只是一介书生,那拓跋醇照毕竟是一国之君,他就算如何暴戾,也不会和我一般见识吧。”

我心中激动万分,紧紧握住陈子苏的双手道:“先生此行艰险异常,务必要多加小心。”

陈子苏道:“公子放心,子苏一定不辱使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