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现在派遣战略轰炸机部队攻击里海东岸的华夏空军基地的话,能不能遏制对方的战略空袭?”威廉二世的一番话吓了里希特霍芬一大跳。
“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中东的战略轰炸机部署在两河流域的南部地区,作战距离太远了。战斗机无法伴随护航。而且要飞越对方空军的防区,恐怕我们还没有到达里海上空就会损失相当多的飞机。华夏在伊朗北部建立了十分完善的雷达网络和地面引导指挥体系,我们现在占不到便宜的。从高加索油田出击也不可能,我们在那里部署的都是战斗机部队。用于抵御对方的轰炸。即使我们现在立即把本土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调拨过去。机场和维护情况也很难支持大规模的战略轰炸。而且还容易让战争向着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不过,随着后勤运输情况的改善,我们完全可以在两河流域部署更多的飞机,如果真能如伯爵所言能彻底清楚海上的威胁的话,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增加3个航空兵联队的兵力,这将极大改善战场的局势。”里希特霍芬说道。德国空军在中东军团的规模始终受到了后勤补给的限制,各种物资甚至包括高标号的航空汽油都是从本土运输的,如果没有海上威胁的话,那么从本土运输过来的物资可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机群,而且各种配件的增加也有利于提高飞机的出勤率。
“好吧。不过我还是想知道,所谓的体面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海军给我的回答是消灭伊朗舰队。那么空军和陆军呢?你们的回答呢?”威廉二世问道。其实威廉二世更希望陆军方面能有所表示,空军的飞机只要物资到位就可以迅速转场飞过去。但是陆军不一样。大量的兵员和坦克车辆的运输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目前德军前线部队损失惨重。想要恢复到空中花园之前的实力恐怕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以巴士拉港卸货标准来看,我们很难获得足够的物资。从海陆过来的装备和人员恐怕只能弥补我们在前一段战斗中的部分损失。如果我们能从土耳其获得一些装备的话,情况会好很多,土耳其使用的和我们一样的武器,而且其中不少部队就驻扎在两河流域北部。他们缺乏有经验高素质的部队,而我们如果将作战人员运过去,然后征用土耳其人的装备的话。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德国陆军高层已经同意停战,但是对于这次德国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显然不满意,所以兴登堡等人还打算努力一把挽回一些面子。
“我们现在在北线的两个装甲师已经准备完成,如果土耳其人配合的话。我们至少还可以凑出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兵力,这样一支战斗力已经十分可观了,三周时间,我们就可以让南线的4个师恢复到战前7成的战斗力。这样的话我们将重新获得优势,北线的部队配合基尔库克的守军挡住对手,而南线的部队则可以威胁对方的侧翼。华夏军团的兵力我们已经搞清楚了。算上随后会到底的部队,他们将拥有5个师级战斗单位和1个独立旅,以及若干独立装甲部队。不计算战略轰炸机的话,华夏空军能用的飞机也不会超过600架。我们兵力依然会占据优势,我们至少有7成左右的把握将对方挡住。”兴登堡回答道。
如果兴登堡的计划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德国陆军的交战态势将非常完美,华夏陆军正面是用永久工事环绕的基尔库克。虽然施拉格丢到了大部分装备,野战能力下降的很多,但是依托工事的话至少可以坚持较长一段时间,毕竟有十万人的卫戍部队呢,就算是排着队杀也需要杀一会!而在基尔库克北面是4个德国师,这支部队还没有参战,状态良好,可以从侧面威胁对手。至于原先南线的德国残余部队,经过休整以后虽然无法恢复到战前水平,但是他们也不用像战前那样面对华夏部队的主力,在下一次战役中,他们只需要面对华夏不断延长的补给线。华夏总兵力有限,掩护补给线的兵力不会多。如果华夏敢继续深入的话,那么等待华夏的将是同盟**团全方位的打击!
空军方面已经表示会增加至少3个联队的兵力。那么再加上现有可用机组的话,飞机数量一定可以超过华夏。虽说不一定能保证拿到制空权,但是平分秋色还是没问题的。兴登堡虽然承认华夏装甲部队质量要高于己方,但是并不认为双发差距大到了无法相比的程度。根据德国总参谋部的推演,如果华夏空军被压制的话,德国陆军4个师加1个旅对抗华夏陆军3个师至少是平手。不要忘了,华夏师的编制更大一些。
德国总参谋部的要求很简单,将华夏阻止在基尔库克以西。然后重创对手使对方不得不撤离。只要华夏最终退回伊朗本土,那么从场面上来说德国至少没输。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谈判的话,德国至少可以保证现有的胜利果实。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德国海军是否能将伊朗舰队彻底摧毁。如果海上运输线都无法保证的话,那么一切都将是空谈。而此时在远离德国的大西洋上,卢克纳尔将军指挥的德国舰队的围杀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诚如斯配伯爵所说,几天之内就可以见分晓!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老学生、哈佛街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