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游戏竞技>NBA之狩猎者> 霍里:风波落定了前事,江湖笑绝走寒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霍里:风波落定了前事,江湖笑绝走寒刀(1 / 2)

 (注:本文为引荐他处文章,非自创,也非凑字数,只是想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位曾经的杀手,我很喜欢这个长得像威尔·史密斯的家伙,喜欢他的比赛,喜欢他的为人。.我祈求各位,请不要因为曾经对纳什的一肘而否决他的做人。)

在BA的江湖,你很难找到春花秋月、百转千回的的婉约风致,而当你重翻故纸堆,也很难在某个历史人物身上抹一把尘埃,用李煜的调子叹喟“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罗伯特·霍里显然就是这样一号人物,干脆,豪侠英气里略带点白衣儒冠的味道;杀敌致命,一刀了断;然后泛舟沧海,笑叹词穷,任沧澜浮沉,潮逐两岸。好比曲洋、刘正风,逐舟晚唱,豪气干云,来如水,去如风,是铁骨铮铮而又仙风道骨的男儿郎。但若干年以后,你只会记得:罗伯特·霍里,灰纱蒙面,劲装黑衣,手持寒刀,袖藏暗器,或阴暗卑鄙。神龙隐首,飘忽无踪,摘叶飞花,提领首级。这大概就是印象流的功效了。

譬如到菜市场,看球的大妈会给你这样的描述:罗伯特·霍里,身高2米08,比咱家儿子高出两个头。他是个会投三分的大前锋,动作灵活,面框攻击为主,善于利用内线创造出空挡,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广阔的攻击范围使其成为关键时刻的杀手。哦,对了,他还有接近80%的罚球命中率。罗伯特防守不错,善于应付技术流,射程广的前锋,抢断还行。几乎盯防过近十年所有优秀的大前锋,经验丰富。身体略显单薄,篮板保护不够,应付力量型的背框球员会很吃力。

听到这里你肯定听不下去了,因为你知道后面还会有一打听之乏味的东西,诸如数据、绝杀云云。一般而言,数据、绝杀好比砖头,捡多了总能堆砌一道高深叵测的墙,或配以三两红杏,招蜂引蝶,“看,我可是球星”,厚颜无耻的可以更甚,“看,我可是巨星”。这固然风光一时,但也只能哄哄脑残,骗份合同而已。传奇从来都不是靠数据和记录来架构的,比如罗伯特·霍里,倘若按照“砖头”的标准,他显然未够资格;内容单调的历史记录和线条单一的绝杀画面也并不能让他的形象丰腴饱满,只有循着传奇的脉络,才能找到具体可感的呼应

霍里成长于阿拉巴马州的安达卢西亚,在安达卢西亚高中时期,他获得过奈史密斯阿拉巴马最佳高中球员的称号。那时节,霍里年方少时,春衫正薄,有襟怀倜傥风l之姿。再到后来的阿拉巴马大学时代,则和狂人斯普雷维尔互举匏樽,振袂江畔,是个品学兼优的大好青年。这样的故事开头适合安置在青春偶像剧里,好比《岁月神偷》里的李治廷,水一般的少年,风一般的歌,青春的日子流洒奔放,给你梦一般的遐想。但霍里并不想成为一个被奶油粉饰的王子,这样的桥段未免太瞧不起人,于是,他索性成了一根老油条。饱浸世故,圆滑无比,日积月累的经验,高屋建瓴的豪放果敢,让他对冠军有了如老马般熟悉而敏锐的嗅觉。这其实已经超越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世俗范畴。从此你印象里的霍里,也许只是个胡子拉渣的老头,应该被雕塑成像,供奉在庙堂里。因为哪怕是布鲁斯·苏特和洛里·芬格斯之流也能成为各自领域的名人堂球员,那么关于罗伯特·霍里是否应该得到马萨诸塞州美丽国91号高速公路附近某处建筑里的一座神位的一切讨论都是多

老油条霍里名满天下的光景应该是从洛杉矶湖人时代开始的。

1996-97赛季,怀才不遇,寡欢终日的愤怒青年罗伯特在凤凰城里闯出乱子,此事稍后道来,暂且按下不表。1月10日,同样愤怒的老科朗吉洛一气之下将霍里仍给了洛杉矶湖人,得到的回报是塞德里克·塞巴罗斯,泰森·钱德勒师兄,当时新军湖人的头牌,有场均21分7板的水准。你说对此并不感兴趣,也懒得理会此人是谁。好吧,有关注三连冠时期的湖人的都知道,从这时候开始,霍里绝杀成瘾,几乎每年都会玩几把让对手感到无耻的“我就是拿不了高分,但我可以一棍子打死你”的刺激游戏,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的经典镜头足够承载你“如数家珍”的虚荣。

自己没有可供炫耀的资本时,吹嘘一下别人的峥嵘岁月,有时候还是挺受用的。一说到经典桥段嘴瘾就上来。在湖人三年的职业生涯当中,霍里在球队的角色比一般意义上的配角多了几分不可或缺的厚重感,好比三国的陆逊,低调不起眼,却对整个局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2002年西部决赛对阵萨城国王的第四场,彼时湖人总比分1-2落后,暂失大局的主动权,那场比赛湖人打得煎熬异常,半场结束时落后分差刚好是科比现在的背号,但一如你知道的翻盘桥段,湖人在比赛还剩11秒将比分追至97-99,一个允许任何任何后果发生并默认为合理的差距空间。剧本继续着这样的安排,科比和沙克跟剧组闹了矛盾,导演震怒,把他们的英雄戏份砍掉,所以你才看到一内一外两位最有把握的得分手把一个近在咫尺的上篮以及补篮弄丢的无厘头画面。观众发现这样的情节安排有流于肥皂剧的不良倾向,于是戏里跳出了两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人,一个迪瓦茨,一个霍里,哥俩合力拼出一段“狐狸哄乌鸦唱歌骗肉吃”的,前者天真无邪地把篮板拨向斯坦普斯浩瀚的夜空,以为天下太平了,哪料后者就像司马懿一样嗅准了猎物的落位,三分线圈顶接球,手起刀落,1分毙命国王,将湖人从1:3的悬崖边上勒了回来。后来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湖人淘汰国王,总决赛横扫新泽西,澄清宇内。如果仅仅考虑运气成分,按照目下的惯常路数,霍里无疑是“被英雄”了。

但我认为,在当年那段腥风血雨的屠戮中,只有迪瓦茨是游离在安排之外的,一个很随机的角色,而霍里的表演则纯粹属于水到渠成。因为接下来,几乎同样的事情又出现在2003年对阵步行者的比赛中,霍里趁两个奥尼尔在内线暧不清的时候,接沙克分球,轻描淡写一记绝杀。

那三年,霍里基本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一个细节:霍里坐在替补席,用一副被老谋深算修饰过的懒洋洋的眼神打量着场上的局势,表示无心于世事纷争。其实,对手的跑位习惯、防守盲点他早已烂熟于胸,当受命上场时,他就能闲庭信步的出现在适当的位置,像一切蓄谋已久的计划。说道这里,便绕不开另外一个人,德里克·费舍尔。是的,你说你早就想到了。他们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如04年霍里转投马刺被德里克0.4秒绝杀后说的,“作为朋友,我为他感到高兴”。与其说老霍里已经到了一种宠辱不惊心如止水的上善境界,不如说这是他熟稔在心老于世故的嘴脸。湖人的幸运在于,上帝把两个功能相似的杀手先后错开,避免了资源重叠,暴殄天物。

“我曾经想过把家迁到洛杉矶”,在湖人效力7年并三夺冠军,霍里开始任自己的感情流洒。但考虑到女儿阿什莉在德克萨斯儿童医院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顾,霍里还是放弃了这一计划——忽略掉一些细节,你完全可以认为这就是费舍尔。

03年季后赛,霍里参破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玄机,三分球仅38投2中。对马刺的第五场,湖人在最后的3.6秒落后2分,霍里的运气去到仍然可以像以往一样在外线接球、出手的地步,仅此而已。球队冲击四连冠失败,故事落入“狡兔死,走狗烹”的俗套,湖人的管理层认为霍里不能饭矣,因此干脆省了给他的饭钱,放弃续约。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