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迷宫记> 四十五、宠冠后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五、宠冠后宫(1 / 2)

 不消几日,四方阁就收拾打扫好了,里面的大件摆设也都是原来的,几乎没有缺失;又把书斋里的书,略微整理了,该晾晒的晾晒,该除灰的除灰,倒是闲暇时,凌非可以挑选一些翻看了。那些经史子集她当然没什么兴趣,好在也有不少志怪演义、游记杂文等。她便是常常在被藤蔓植物与垂挂盆栽几乎覆盖的二层,在竹帘下,依靠在榻上,随手翻书,或是透过竹帘与窗口的间隙,惬意的望着满园的绿意;再用上一些冰镇汤水与张氏精心制作的果子糕点,那日子,别提有多滋润了。如果这不是在深宫里,凌非还真希望永远就这么下去。

有时候,她也会去小膳房和张氏学上几手。张氏厨艺极好,尤其擅长制作精致的功夫菜,她手中出来的宫廷菜,可是比御厨还要好上很多,而且几乎养养精通。凌非在回皇宫之前,也曾经吃到过几次张氏的手艺,只是那时候已经被韩同关押了,她几乎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自然食不知味了。偶尔有一回,凌非把张氏带的糕点拿给了偷偷潜入逸云宫的张章,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张章每一回再来,好像已不是来找凌非玩的了,而是专门冲着张氏做的吃食来的。

又有时,她就听听连信、连喜带回的各种八卦,还有银烛的添油加醋,倒也有趣。

连信、连喜两个小黄门十四五岁的年纪,但其实进宫早在凌氏皇朝末期,都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只能把他们给卖进了宫里。他们起初跟着师傅学习功课,学礼仪规矩,学服侍、讨好主子,同时也做一些最下等的杂役。可是还没等分配差事,就遇上了改朝换代,却也正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出身,倒是被新朝留了下来,也算是保得了一命。或许有了这段经历,两人年岁不长,却也懂了些人情世故,人也灵光,左右都吃的开,张氏便让秋绾带着他们出宫,放他们去顽,带回点儿道听途说,也并不要求什么。两人得了这个美差,自然满心欢喜,反正那些低阶内侍们聚赌找乐子的地方,都是乌烟瘴气,各路消息乱飞。

这些日子,这内庭里,风头最盛的自然还是非郑淑仪莫属了。她刚出了小月子,那周元皇帝除了初一在皇后的椒房宫外,便夜夜留宿她所居丽泽宫的后殿朝暮殿,且不说那“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仅是那殿名“朝朝暮暮情”,就刺痛了多少宫人的眼睛。

但更令人眼红的是,皇帝因宠爱郑淑仪,更惠及郑淑仪的家人。当初她入宫被封为美人时,其父在州太守的位置上都还没有坐热,就被调回了京里任礼部郎中,随后又在京官里转了一圈,半年时间,居然破格提拔为从四品权工部侍郎,只要到第二年,就可以去权转正,那就是从三品紫袍官了。而同族郑贵妃的父亲,在周元仅仅刚成为燕侯时,就连周元出身低微且已有糟糠发妻都不在乎,把女儿下嫁给周元为平妻,在周元起兵前后,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效忠,作为开国重要功臣,位及宰执,乃正二品中书侍郎,是为副相。这同族同宗的两者原来巨大的差距,在短短半年内,靠着郑淑仪的得宠,便已拉近了。原本略显衰微的郑氏宗主一脉,也终于扬眉吐气。这作为族叔的宰相,都不敢小觑族侄,甚至亲自上门往来频繁,毕竟他们本就是一家人,别人也说不得闲话。还有郑淑仪三位亲长兄,也都分别入了三衙供职,前途无量。一时间,民间歌谣有言: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郑家女霸天下。

凌非不由想起周元皇帝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那俊朗刚毅却又冷酷深沉的面容下,究竟是一晌贪欢,还是藏着一颗无比炙热的心呢?可是,就连对这张面孔的记忆,如今都越发的模糊了,更别提琢磨他的心思了。不过,她倒是对原本二十一世纪认识的周元记得清清楚楚,她甚至还记得那双深邃而坦率的眼眸,令她偶尔也会短暂的陷入迷惘。如果还有下一次与周元皇帝相见,即便还是那同样的那张面孔,她相信自己也能完全的把他们当做是两个人了。当然,最好还是永不相见。

令凌非有些疑惑的是,从表面看来,那郑淑仪好似完全忘记了逸云宫与她这个谨妃一事,虽还是嚣张跋扈、四处惹事,并把上次失去的婢子内侍数量翻倍的补上,连贵妃都管束不了她,只是这些都与逸云宫无甚干系,也未听说她有任何来找逸云宫麻烦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