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觉得,李忆安不会无缘无故说这样的话。</p>
“杜公问得好。”</p>
李忆安分析说道:“如果把长安比喻成一个市场,就是一个商贾圈子,那么在长安里面,有三大商贾巨头,首先是朝廷,第二个是五姓七望及其控制的粮食商贾,第三是长安城内的粮食散户,你们听得懂吧?”</p>
他们认真地听着,又似懂非懂地点头。</p>
李忆安觉得只是这样说,他们可能难解释,拿起一根木棍,在地面画出一根长线,续道:“这个就叫做杠杆,左边是粮食散户,右边是五姓七望他们。”</p>
“然后在杠杆下面,还有一个支点,就是朝廷。”</p>
“如果朝廷这个支点,在这时候偏向于长安的散户,那么将会导致什么?”</p>
李忆安说着就看向众人。</p>
这种说法,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看起来很特别,却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都摇了摇头表示不太理解。</p>
“如果朝廷偏向于长安的散户,那么五姓七望他们,也会向散户靠拢。”</p>
这时候,人群中的裴矩慢悠悠地开口道:“这结果,将会造成粮价疯涨,一旦粮价上涨,散户看到有利益可图,肯定会大量抛售粮食,市面上的粮食因此多了,先生应该是这个意思吧?”</p>
“裴公要说的,也正是我想说的。”</p>
李忆安对他点头,微微一笑,真不愧是民部尚书,裴矩的经济头脑还是不错。</p>
“但是,粮价疯涨,就算他们大量抛售,哪怕是市面上的粮食的数量突然增加数十倍,也买不起啊!”长孙无忌不解地问。</p>
众人都点了点头,看向李忆安,等着他的解答。</p>
“市面上的粮食,突然大量增加,会出现市场冗余,也就是多余不需要的部分。”</p>
李忆安继续说道:“在这个时候,想要卖出粮食,就只能压低价格,如果出现一个商贾压价,其余的都会纷纷压下去,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价格会越来越低。”</p>
“所有商贾,包括五姓七望,都打算待价而沽,等到粮价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卖,这样会马上导致市场饱和并且产生冗余,高峰之后,就是下落。”</p>
他的手一会挥,木棍在地面画出一条抛物线,然后点在最高处,道:“这里就是最高点,到了市场最大的承受能力,然后会下滑,这个推力就是攀比式的降价出售,最后结果如何,不用我详细说,你们也知道了吧?”</p>
等到李忆安的话说完,场中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众人的呼吸声。</p>
李世民他们,死死地盯着李忆安画出来的抛物线。</p>
原来,先生早已经把那些世家、商贾,算计得死死的,从一开始就等着他们跳进来,甚至今天的事情,也在算计之中,最后等待世家的不是高额的粮价利润,而是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价格。</p>
真正到粮价攀比式下跌的时候,五姓七望想控制,也控制不住。</p>
不仅普通百姓可以买粮,就是朝廷也能尽快凑备资金,大量买入粮食。</p>
先生这个方法,前无古人,妙啊!</p>
“其实,我还没说完。”</p>
李忆安看到他们不说话,继续补充说道。</p>
竟然还有,他们全部竖起耳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