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一座小峰的峰顶。.风辰盘膝而坐,面向东方。
冷风习习,晨曦微露。远处地平线天地交汇处忽然乍现一道金芒。紧跟着,霞光万丈,整个峰顶都被涂上了耀眼的金黄色。
风辰双眼微闭,在霞光笼罩下,脸上散发出神圣的光芒。
风辰睁开双眼,眼内隐有神光闪烁。
又是一夜过去。风辰忽觉脸上一片冰凉,伸手一摸,原来脸上已结了一层雪白的寒霜。他竟在这山顶坐了整整一夜。
换做以往,在如此寒冷的冬天,且是山顶,不说一夜,只需数个时辰就会冻僵。但此时风辰不但丝毫感觉不到寒意,还感觉体内一股暖流流转全身,遍体通泰。说不出的舒服。
风辰并不觉得奇怪,这几天来每天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自离开严子陵处,今天已经是第三天。白天风辰加紧赶路,前往蔡阳,晚上则打坐修炼,观想《太平清领书》。那经书早已给风辰背的滚瓜烂熟,就连书最后一页的那副山水画也深深印在了脑内。想到经书带在身上诸多不便,风辰便将它埋在山间一隐秘处,并做上记号。将周围地势记在心里方才离去。
在第一天的夜里,风辰观想时发现一个现象,每当风辰默念一句经文时,体内玉泉会随着经文的不同,自然生出感应,进行一些变化,虽然风辰并不知经文的含义,但通过体内玉泉的变化,也让他渐渐知道了一些关键。
风辰通过玉泉的流转,结合从严子陵处学到的经脉位的关系,对玉泉的行走路线很快便能记住,之后只需按同样路线运行即可。
风辰终于明白为何魔师要带走邓婵,也知道为何魔师如此欣喜。因为他知道,只有风辰才能才能破解经书的奥秘,就凭风辰体内那如向导一般的玉泉。那本神秘的经书,一旦给魔师知晓其中的意义,会对魔师有什么样的帮助,谁也不知道。
每当风辰开始观想经文,时间就过得飞快。以至风辰似乎有种错觉,刚静下心来打坐,天便亮了。但玉泉也不是对每一段经文都能生出感应,似乎有自己的选择。
如观想到“气虚生神,神虚生化,化虚生象,皆出太虚。”时体内就毫无反应,又如“当先虚心,养气圆念,定神使气,常营营而自灵,洞应万物神化,乃行天地之妙,无不得之。”也是如此。不过风辰也不去追究,一切顺其自然。
风辰不知道,正是因为风辰毫不会武功,对体内的玉泉丝毫不加以引导和压制,面对玉泉生出的反应,认为本当如此,才使得他有此奇效。如换了习武之人,定会以吐纳运气的方法让体内的玉泉沿经脉运行,岂知玉泉并非体内真气,而是一种介乎“气”与“水”的玄之又玄的物质,那样做只会激发玉泉的自然反抗,其结果便是轻则走火入魔,重则经脉爆裂而亡。
小飞栖在身旁一棵大柏树上,将头扎在翅膀里,仍在睡觉。
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照射在小飞光滑的羽毛上,闪闪发亮。风辰能看见每根羽毛由无数纤细的羽丝组成,每根羽丝在晨风的轻拂下微微抖动。他甚至听到了小飞的心脏跳动的声音,血液在小飞体内流淌的微弱哗哗声,竟如溪水声一般。
风辰猛的一震,天!他竟能看的如此清楚,听得如此真切!
风辰放眼向四处望去,整个世界清晰无比!
他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世界,也从未见过如此丰富多彩的美丽世界。他能看见对面山崖上山石的纹理,组成似水墨画般的图案,石缝中几茎枯草在风中瑟瑟颤抖;他看见了远处山坡上一个小洞,一只野兔在洞口探头探脑,用鼻子在空气中使劲的闻嗅,嘴上的胡须亦跟着摆动。
一切平时从未看见或被他忽视的细节,都纤毫毕现的呈现在眼前。世界变得如此的生动和真切,这实在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动人感觉。
风辰心中一阵狂喜,呀!的一声大叫,猛的蹦了起来,不料这一蹦竟跳起了一丈来高,人在空中竟连番两个跟头,风辰终究是没有习过武,在毫无准备之下,下落时头手先触地,跌了个狗啃泥。痛的风辰龇牙咧嘴,痛过之后又嘿嘿笑出声来。
小飞被他这么一叫又一蹦,吓得魂不附体,咕咕怪叫一声扑啦啦扑腾着飞向另一株大树,用它惊恐的小眼瞪着风辰。风辰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风辰长啸一声,意气风发,向山下狂奔。体内玉泉化作先天真气,生生不息,流转不休。四周树木迅疾无比的向后飞掠而去,化作一片残影。眼前忽现一条阔达五六丈的深涧,风辰速度丝毫不减,长啸一声,就那么一纵而过。风辰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与快意,天下任我纵横,不由得长啸连连。引起猿声阵阵。
连续高速奔行两个多时辰,风辰才觉有些疲惫,肚子也叫唤起来,这才放慢脚步。此时地势渐缓,山路已尽,远处一条泛着银光的白色长带,蜿蜒曲折,斜斜伸向南方,想必就是育水了。这两个时辰的奔跑,少说也有百余里地的山路,比的上以往数天的脚程了。
按照严子陵给的路线,风辰从桐柏山一路向西,自会到达育水,从育水乘舟,顺水南下,不日便可到达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