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苟出一个盛唐> 第六百一十章 东海之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章 东海之上(1 / 2)

 回到升州的时候,长安农务司的劝农使也到了。

带来一蓬白花花的东西。

正是李晔寻找的棉花。

早在的汉代,就有过棉衣的记载,武帝末珠崖(海南)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

广幅布便是棉布,南方早有种植。

南北朝时,棉花随着天竺僧人一同传入北方。

唐代御寒,达官贵人用毛皮绒被,百姓用柳絮和芦花填充被褥。

毛皮太贵重,普通百姓用不起,而柳絮和芦花的保暖性可想而知。

这个时代棉花的价值还没有被发掘出来,而粮食产量的压力太大,耕地紧张,所以才没有大规模种植。

百姓在苛捐杂税之下饭都吃不饱,当然不会种棉花。

历史上真正的推广开来,还是朱元璋强制下令。

不过对于李晔来说,并没有多大压力。

皇庄掌控大量土地,一声令下,就可以大规模种植。

所以李晔对土地的渴求是无限的。

后世华夏最大棉花产地在哪?

毫无疑问在西域。

这也成了大唐西进的理由。

而棉花一旦推广开,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辽北漠北的苦寒不再那么难熬。

大唐将士可以攻陷更寒冷更遥远的土地。

当然,现阶段天下初定,大唐的底子太薄,还是以占城稻的推广为先,稳定桑田的产量,等到粮食储存到一定的量级才能在中土种植。

什么事都要分清主次。

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朕给你们农务司记一功。”李晔欣喜道,“朕给你们在渭北开十顷田地选育良种,以作日后之用。”

劝农使得了赏赐欢喜而去。

李巨川也是认得棉花,“此物可纺布,比丝绸锦缎低廉,商利不大。”

李晔笑道:“朕得此物,辽东便永为大唐之土!”

李巨川不管懂不懂,还是一阵马屁拍过来。

进入冬季,江南依旧气候温润,远没有关中苦寒。

水乡的柔情在冬日也不曾散去。

升州自古便是江南形胜之地,自孙权在此建都起,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此。

隋唐属于北方政权,为了压制南方,刻意经营江北的扬州,但依旧无法压制升州的地理优势,自杨行密崛起以来,升州远离江北战火,又被大唐和平接收,十几年来,渐渐重现当年六都时的风采。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李晔在此颇有乐不思蜀之意,既然成了大唐五都之一,再叫升州肯定不合适了。

升州的格局早已超过一州的建制。

李晔改回江宁府,又把幽州改为北平府,广州改为广兴府。

如此又住了一个多月,新的一年迎面而来。

沿海形势顿时紧张起来。

福建王氏的战场在东海越来越活跃,数不清的官船商船从广东、广南运送稻米至登莱、熊津。

倭人也感到来自海上的强大威胁,但醍醐倭王仍在醉生梦死当中,不理政务,朝中贵族皆以“风雅”自居,自然不愿理会刀兵之事。

藤原忠平长于文章,政治上的建树则善乏可陈,军事上更虚弱无力,只下令沿海加强防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