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来自各大高校即将毕业的博士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面试之后,最终只有一小部分的人留了下来,其他的大部分都只能从哪儿来的打哪儿去了。</p>
政审环节需要消耗2-7天不等的时间,要看你的家庭位置和家庭成分等等,但是在处理的优先级极高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在3天内完成了报道。</p>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的人并不甘心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选择以科研助理的身份留下来,虽然以他们的能力能够到很多的企业寻求到一份不错科研岗位,但是他们显然是比较有追求的人。</p>
他们看中的并不是那20万的年薪,也不是6个月起步的年终奖,也不是分配的60平米两室一厅和每个月3000块的饭补和每个月1500的寒暑补贴等等…好吧,虽然也很想要就是了。</p>
虽然科研助理并不是正式的身份,也享受不到那么诱人的待遇和优厚的年终奖,还有让IT男都羡慕的福利待遇,但是好歹也管吃管住,这已经很良心了。</p>
5000块钱的科研津贴虽然少了一些,3500块的餐补房补也租不到正式研究员分配的那种两室一厅…实名羡慕!</p>
但是可以吃燕大的食堂,量大管饱;低价租燕大的教职工宿舍,上班近,环境也好,最多因为不太方便需要一周去两次酒店,就当是情趣了。</p>
所以目前养活女朋友和自己还是绰绰有余的。</p>
徐嘉言就是留下来的一位,当初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跳到生化环材这个大坑里面,后来又选择了跟着导师在本校硕博连读…然后就再也没有以后了。</p>
当他看到王峰这位锂电池领域的大佬招收材料学的博士之后,他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倒不是对在老板的公司打工有什么不满意,只不过吉林那个地方收入实在有限,而且跟着一个条件一般的老板,机会也着实少得可怜。</p>
这倒不是说他的老板学术能力不行,只不过材料学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领域,老板搞钱的能力一般,这就非常受伤了。</p>
所以他满怀憧憬地坐着高铁,从吉林赶来了京城,当初他订酒店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情况不太妙,但是当他真正看到燕大校园里人山人海的面试场景之后,他第一次真正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绝望!</p>
没有任何意外,他的学校虽然专业不错,但是吉林大学的名气并不太大,最起码和燕大水木还有浙大,哈工大,中科大这样的学校相比,还是逊色不少。</p>
尤其是他的导师,影响力还非常有限,他本人也没机会参加过什么大的项目…</p>
400个正式研究员的名额听起来不少,但是他们自己内部就要消化掉相当一部分,剩下的能有一半儿就要烧高香了,所以实验室的招收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是名校的学生不要,本科不是双一流的不要,没有参与过重大项目的不要,最后如果还是多的话,导师没什么名气的也不要…</p>
非常不幸,徐嘉言一下子就占到了两项,能够留下来当科研助手,还是拖着他本校也是在吉林大学就读的福气,他那个双非院校考进来的师弟,连留下来当科研助手的资格都没有。</p>
想想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什么时候吉林大学的材料学博士连留下来给实验室当科研助手的资格都没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