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淳倡议和金国谈判,于是派遣耶律奴苛出使金国。可金主完颜阿骨打索要太多,和议不成。最后完颜阿骨打回书,要辽国以兄礼事金国,方可如谈和,否则不必再议。辽主天祚帝自然不肯,双方谈崩。刚好遇到大饥荒,各地盗贼蜂起,掠民充粮。</p>
枢密使萧奉先等人力劝天祚帝暂时答应金国,天祚帝于是册封金主完颜阿骨打为东怀国皇帝。金主完颜阿骨打很不高兴,对使者说道:“什么叫作东怀国?我国明明叫大金,应称为大金国。册书中,并没有兄事明文,我不能遵约。”当下将册书掷回。</p>
这东怀国三个字,分明是辽国人想糊弄完颜阿骨打,取小邦怀德的意义。他们认为完颜阿骨打不精通汉文,或许能模糊骗过。可是完颜阿骨打要他以兄事之,要称大金,仍然和议不成,双方决裂。</p>
蔡京听说此事之后,就想联络金国一起进攻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赵佶派遣武义大夫马政航海到金国,和完颜阿骨打当面商议词事。完颜阿骨打也令李善庆等带着国书,以及北珠生金等物,和马政一起到了汴梁。赵佶即命蔡京与金国约定一起攻辽,李善庆等不加可否,住了十余日才去。</p>
赵佶又令马政持诏,以及回赐礼物,与李善庆等人渡海回去。他们到了登州的时候,马政却奉诏停止前去,于是只派遣了平海军校呼庆送李善庆等人归国。金主完颜阿骨打派遣呼延庆回去,并对他说道:“你回去见到皇帝,告诉他,如果想结盟,当用国书。如果仍下诏命,我不不会接受,不要怪我拒绝来使。”呼延庆唯唯而回。</p>
不久,童贯入朝,大力赞成蔡京的意见,请再遣使下书。中书舍人吴时却上疏谏阻,又有布衣安尧臣,也劝谏图辽。吴时只是说不应毁盟,安尧臣一疏,却是分析详明。赵佶连接两疏,正在怀疑。刚好有两个御医从高丽回来,入奏赵佶,也认为图燕不妥。</p>
原来高丽国曾经和宋朝交好,因为国主得病,便向宋朝求医。赵佶于是派遣二个御医前去,等到高丽送他们归国的时候,对他们说道:“听说天子将与金国图谋辽国,恐怕不是良策。如果保存辽国,还可以为中国捍卫边疆。金国似虎似狼,不应该和他们交往。可传达天子,预备为是。”二医回来后,就告诉了赵佶。赵佶因此觉得吴时、安尧臣所言,不无道理,即把联金伐辽的计议,暂时搁置。赵佶并先擢升安尧臣为承务郎,借以开通言路。</p>
可是蔡京、童贯二人却坚坚持之前的建议,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害。还有学士王黼,当时已经升任少宰。因为郑居中乞求终丧,赵佶进余深为太宰,王黼为少宰。王黼,字将明,开封祥符人。王黼原名王甫,因为与东汉宦官王甫同名,故皇帝赐名为王黼。</p>
王黼长得金发金眼,嘴巴特大,据说可以吞下拳头。他讲究仪表,目光炯炯。他也有口才,才智出众但</p>
没多少学问,善于巧言献媚。崇宁年间,考中进士,调为相州司理参军,编修《九域图志》。何志与他同时负责此事,对他很是欣赏,就对自己的父亲何执中说起来他。何执中推荐他升为校书郎,又迁为符宝郎、左司谏。</p>
张商英为宰相,渐渐失宠。赵佶派使臣把玉环赏给在杭州的蔡京。王黼侦知此事后,逐条上奏赞扬蔡京所推行的政事,并攻击张商英。蔡京再次任宰相,感激王黼帮助自己,就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王黼从校书郎之职,升到御史中丞,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p>
王黼靠何执中得以进升,却想逐去何执中,让蔡京专权。于是他上疏论奏何执中的二十条罪状,赵佶不听。不久他兼任侍读,升为翰林学士。蔡京与郑居中不合,王黼与郑居中交好。蔡京生气,就调他任户部尚书。正值青黄不接,蔡京想以国家财用不足作为他的罪状。不久诸班禁军因没如期犒赏,到左藏库鼓噪闹事。王黼听说后,就在诸军前贴上大榜,保证某月某日犒赏他们,众人读榜之后,都散去了,蔡京的计划没实现。王黼回来后任学士,迁为承旨。</p>
不久,王黼遭父丧辞官守孝。过了五个月,朝廷重新起用他为宣和殿学士,赵佶赏他宅第昭德坊。原来的门下侍郎许将住宅在他家左边,王黼待梁师成像父亲一样,称为恩府先生。</p>
梁师成,字守道,开封人。梁师成聪慧狡黠,熟习文法,稍稍知道一点写作,开始隶属于贾详的书艺局。贾详死后,他得以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库,负责出外传道上旨。政和年间,他受到赵佶恩宠,把名字写入进士的名籍中,逐渐迁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朝廷建明堂,他为都监。明堂修成后,拜为节度使,并任中太一、神霄宫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拜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调任淮南节度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