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变天> 第二十五章 发生大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发生大事(1 / 2)

 从云果然如盛宣怀所料得知李鸿章要修铁路一封到李鸿章的那里称“从云每感于中堂之眷顾无不心有戚戚也近闻中堂欲修路至山海关此等利国利民之伟业从云不敢落人之后。愿以每公里铁轨作价一两银子为中堂解忧。”

每公里一两银子这就是在白送啊沈从云心里固然疼的厉害可是随之而来的芦汉铁路只要李鸿章不反对就算修个五年修起来沈从云一旦需要出兵朝鲜有铁路总比轮船要快吧。这银子必须花。当然了李鸿章提出的统一采购铁轨的招数这才叫打蛇打七寸一下就把沈从云和郑观应的要害给打中了。

历史这一手是盛宣怀入主汉阳铁厂后玩出来的现在历史微微的改变了一点张之洞没搞汉阳铁厂盛宣怀就用这一招来打动沈从云。假如只是简单的让沈从云出点银子这事情也不是办不到盛宣怀这么干其实很有一点双赢的意思自己落了实惠沈从云也不愁日后每年3o顿的钢铁没销路。

关键问题是铁路能修的起来么?

两条铁路的修建由三位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总督提出可谓是声势浩大。沈从云也给朝廷上了道折子直接提出铁路应该修到奉天一旦东北有事北洋之兵可快驰援。

沈从云的折子让朝廷地清流们狠狠的参了一本。尤其是李鸿藻直接说铁路一旦修道奉天将震动九龙城的陵寝。沈从云之心可诛!

对于李鸿藻的折子光绪皇帝看了后冷笑道:“杞人忧天!”翁同龢在一边听光绪这么说也就及时的闭上了嘴巴。慈禧看了折子后当着光绪的面。叫来军机大臣奕譞和孙汶问了问他们地意思。孙汶之前从李莲英那知道了慈禧的态度便抢先上奏道:“沈子归本是从西洋回来的人现在有是在带兵的他这么考虑自然是从军事角度上出一个海外长大的人对朝廷的一些个规矩不太明白上了这么一个折子。不值得兴师动众的口诛笔伐吧?”

慈禧不拿这个事情敲打沈从云是有原因。眼看刚毅要调回北京沈从云及时的上了一道密折请刚毅转给慈禧。密折地里头沈从云说眼下在越南搞了一些厂矿赚来的钱足够维持开支了眼下老佛爷要修园子没银子沈从云心里急的跟着火似的朝廷每年拨款6o给沈从云练兵沈从云决定每年从练兵银子里拿出五十万来。孝敬老佛爷。为什么是五十万呢?其中的十万自然是委托刚毅带话的好处了。要不怎么刚毅这么上心着帮忙用上密折了。刚毅眼看就要离开两广每年六十万的银子眼看就要落到别人的口袋里刚毅自然非常心疼。沈从云的意思即给了刚毅一个拍慈禧马匹的机会。有能每年坐收十万两银子刚毅能不积极么?

有了孙毓汶这个马屁精在前面开路慈禧顺着这话道:“还是孙大人说话实在。不就是说了一句铁路应该修到奉天么?怎么了?人家沈从云在越南数年练出了五万精兵法国人这么嚣张这几年都没敢越雷池一步。如今朝中这样地能臣不是多了是少了。照我看啊铁路要修不能修到奉天。还不能修到锦州?”

慈禧说这话其实是临时起意顺嘴而已。本来的意思为沈从云开拓。顺便支持一下李鸿章和奕劻没想到这话说出了口包括光绪在内都误会慈禧主张大修铁路来着心里都为三大督抚提出两条铁路的修建计划定下了基调。原本计划从唐山到山海关的铁路慈禧这么一句话出来现在定下修到锦州了。这就是中国的政府!不管什么事情慈禧一句话就定下了。至于修铁路有没有银子慈禧就不去管了。

光绪和一干大臣得了慈禧的话这便要告辞下去。这时候一个比丘尼悄悄地来到慈禧的身边在慈禧的耳边低语了两句慈禧脸上露出笑容来。

一干人是认得这个尼姑的不约而同的露出可惜的目光来纷纷起身告退。

李鸿章、张之洞要修铁路朝廷准了。可是户部没银子拿什么来修?翁同龢更是整天在光绪面前叫穷叫的光绪都烦了。

“这是太后决定的利国利民地大事有银子要修没银子也要修。”光绪一句话无奈的翁同龢只好很委屈的挤出来两百万两李鸿章和张之洞一人一百万多一个子都没有了。

朝廷有银子给固然是好的李鸿章也好张之洞也罢都没有把希望放在户部地身上各自都另找路子弄银子去也。李鸿章基础扎实问题还不是很大张之洞就头疼了历史上建个汉阳铁厂都逼的张之洞写祭文卖了十万两修芦汉铁路没个上千万两根本就是一句空话。上哪去搞银子?张之洞步沈从云的后尘做银元行货币。“鹰洋”自道光年间鸦片战争后大量的流入中国张之洞就是仿制“鹰洋”。其实道光以前银元的有很多种比如“广板”“福板”“杭板”“苏板”都因为掺杂了太多的铜和铅成色比鹰洋差很多民间拒绝使用罢了。

张之洞开设的银元局模仿鹰洋的形式和成色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中间有蟠龙纹所以也叫“龙洋”。

仅仅靠做银元张之洞筹来的银子还是不足以修建芦汉铁路张之洞有他的办法一边先动工把事情定下来另一边辜鸿铭到了上海找到胡雪岩。财神爷的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了。胡雪岩秉着左宗棠地意思拿出了五十万两襄助就是白给了。辜鸿铭自然是不满足提出借银子的时候胡雪岩叹息道:“银子本来是有一点可惜都拿去入股轮船公司了。”

货轮不是战舰。耗费银子自然没多少有了胡雪岩的加入郑观应倒是不用为银子愁了。唯一愁的

芬他又要离开中国了。

这一次斯蒂芬离开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带了一百多名十六七岁的有海上作业经验的少年这些少年是唐绍仪奉了沈从云地意思辛苦四处找来的。最起码的要求都是要读过几天书的。唐绍仪费了好大的尽从南洋、广东等地费时半年才搜罗到这些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