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谋定民国> 第一百二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2 / 2)

至于剩下的一万人,只能安置到荒芜的索伦山、兴安一带,兴安西北靠近沙俄,本有人驻守也不行,顺带着就将这些青壮年,当发展兵团,兴安异常寒冷,耕种期短,但是养活一万多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为了安置好这些饥民,何天赐下令让军队的训练中断,派部下分散到各处负责维持秩序,一个镇一万人的士兵竟然显得有些抓紧见肘,安置在通辽、洮南两地的饥民到还好说,第十一镇两个协二十一协、二十二协都分驻洮南、通辽两地。

可是迁徙到赤峰、兴安索伦山一带的饥民,就不得不借助于,新编练的民团与警察局,一起负责这次饥民的大迁徒。

“刘先生,这条路就交给你了,为了安置这些饥民,我可是连底裤都押上去了。”三万多饥民被苏厚文安排去垦荒,要不然明年的粮食压力太大,单靠买总是不行的。剩下两万人全被安排在了这条近三百公里,通辽到奉天的公路上。

刘洪生,字浩民,焦作路矿学堂出身。焦作路矿学堂是清朝第一所路矿高等学府。刘洪生本来被邀担任路矿学堂的教习,不过王永清由于看不惯英国福公司的嘴脸,不肯屈就,后来跟着李筱波一同来到了东蒙,被安置在通辽修筑公路。

“现在各省官员贪腐成风,各级官员恨不得从老百姓身上的血吸尽,大人竟然穷整个东蒙之力修建这样一条数百公里的马路,安置二十万流民,劳心劳力如此。在下佩服之至,在下一定竭尽全力,务必不让大人失望。”刘洪生推了推黑色镜框,双手满是老茧,略微有些激动地道。

本以为有知识就能改变国家,可是在山西的时候,不要说外国人层层剥削,就是当地官员也私设厘卡,刘洪生跟李筱波一样看不惯这些中国人,才来到的东蒙,这次来到东蒙何天赐打击厘卡的行为,让刘洪生佩服不已。

“好好,刘先生有这份心就行。”何天赐笑道:“要想富先修路,只要有需要你就尽管提。”

虽然听着何天赐要想富先修路的理论怪怪的,刘洪生来事点了点头,毕竟在各地官员都忙着搜刮民脂民膏的时候,在东蒙还有一个人为百姓,为国家着想,这就够了。

刘洪生望着远处一望无际,再次拿起手中的铁锹,挺了挺摇杆,心里暗暗道,就是在艰难也要给东蒙打通一条通向奉天的道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