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飚哥,您又要干什么大事了?”申洋透过镜片的眼神充满了期待,这倒让余飚有些好奇。其实这也很正常,呆在这山沟里成天和铁呀、钢呀、武器呀的打交道,想找点别的事情调剂一下也无可厚非。
“现在还不好说。”余飚淡淡一笑,伸手拍了拍申洋的肩膀,“我只问你们俩一声,到时候愿不愿意跟我干。”
“话也不说清楚。”杜在军叹了口气,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算了,反正早上了贼船,就跟你干到底了,只要不是欺男霸女这样缺德的事情,我就跟着您了。”
“你说这话就该揍。”余飚冲着杜在军挥了挥拳头,“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不就是把你们的梦中情人变成了我媳妇儿吗?要说这事也怪你们,不早下手,现在后悔了,嘿嘿,人家都快变成孩儿他娘了。”
“这话说得可不对,我们虽然喜欢李如萍,可没那意思。”申洋辨解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们那时可是一心不当亡国奴,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救国大业中去。”
“小眼镜,你说得挺高尚啊!”余飚一脸的不相信,但还是转入了正题,“别说没用的了,鬼子调来了装甲部队,你们总不会让我拿脑袋去撞吧?”
“用脑袋撞肯定不行,要是用您那独门兵器,兴许能捅出两个洞来。”杜在军嘻笑着将一份报告递给了余飚。
其实杜在军虽然是开玩笑,但装甲车被冷兵器破坏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中国方面曾从意大利购买了大量cv-33战车,原因是价格便宜,等拿到手才知道这种装甲车在埃塞俄比亚居然有被部落战士用大斧铁锤砸烂消灭的“光荣”历史。
这份报告是兵工厂生产的反装甲武器的详单,可以说是绝密材料,其中就有余飚最关心的反坦克枪榴弹、定向地雷等内容,甚至还有让他惊喜的火箭筒的事情。
火箭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士桢制作的一种名为“火箭溜”的火箭发射装置,可赋予火箭一定的射向和射角,是现代火箭发射装置的雏形。
火箭筒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易于大量生产和装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是步兵近程反坦克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