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只要默写《学而篇》就可以了。”</p>
杨廷和没想到太子正在默写全篇论语。内廷有诸多不足,但对太子的教育可圈可点。</p>
朱厚照没理睬杨廷和,直到写完才收笔。</p>
“如果各位师傅的教授《论语》的要求只是会背、会默写,那么本宫已经达到要求。”朱厚照扫视一圈,傲然地道,“本宫有几处不解,想要请教师傅们。”</p>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又说,食色性也。是不是说男子或女子爱慕异性,出于人的本能,而非好色?”</p>
一众侍读官面面相觑。他们不是回答不了问题,只是不知道对八岁的太子应该如何解释。</p>
朱厚照又问:“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说做事过或不及都是祸害。那此前胡御史在左顺门试图撞柱死谏,是不是祸害?”</p>
关注度+9,9,9......</p>
朱厚照心里默默打卡。今日在场人的关注度全部撸光。</p>
文华殿的教学在异样的氛围中结束。</p>
杨廷和等侍读官一同赶往文渊阁,找兼任詹事的李东阳李阁老问策。李阁老善谋,一定会想出把太子引入正道的方法。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太子过于聪慧,未必是朝廷之福。</p>
几人在文渊阁门口驻足。</p>
“周尚书操之过急。”</p>
“他事先找过老夫,老夫准了。”</p>
“老首辅说过,让我们等机会。”</p>
“再等下去,西厂的牌子就挂出来了。”</p>
“......”</p>
三位阁老在争吵。</p>
杨廷和找文渊阁内相熟的书吏询问缘由。</p>
书吏据实以告。</p>
“户部周经周尚书上奏,请皇上取回监督京通仓的右少监莫英,大太监宋玉。”</p>
杨廷和瞳孔一缩。</p>
莫英和宋玉以前在汪直手下办事。汪直失势后他们投靠了李荣,没有遭到清算。汪直走向人前,他二人最是卖力。</p>
“周大人的奏折有说明原因吗?”杨廷和急促地问。</p>
书吏小声道:“说是京通仓的粮数目不对。”</p>
“证据确凿?”</p>
“小人不知。”</p>
杨廷和皱眉。</p>
账本上很容易做手脚。运粮本就有损耗。尤其是通过大运河送到京通仓的粮,涉及了漕运。漕运的水深,汪直很容易找到由头把所有人拖下水。涉及面一广,此事便会不了了之。</p>
内监气胸狭窄,到时候肯定会报复。若把投靠他们的官员扶上户部尚书的位置,宦官的势力会大涨。</p>
“我们走吧。不要在此时打扰阁老商议大事。”杨廷和识趣地走人。</p>
太子的教育问题在权力斗争之下,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p>
放学的朱厚照很快收到朝堂的最新动态。</p>
制冰作坊联通宫中各个势力,很多人趁机向他卖好,使得他耳目越发的灵通。</p>
但是,有屁用!</p>
他又出不了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