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国家崛起之谁为王> 第十八章 落下帷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落下帷幕(2 / 2)

“为君者理当胸襟广阔,海纳百川,为帝者执掌万千百姓之福祉,在你们回答我的问题之后,我便会判断谁将会用资格拥有九鼎,坐拥帝王宝座!”

听到中年人这么一说,在场之人无不大吃一惊,这是在开玩笑嘛??天子之位的争夺依靠的仅仅是一个问题吗?

面对所有人疑问的眼神,中年人只是神秘的笑了笑,然后自顾自的说道:“古人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又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这一个问题便是君、臣、民的问题,请问各位国君,你们认为三者之间是何关系?”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现实可以说切中要害,君臣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维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可忽视的利害关系。自古以来***反之事时常发生,归根结底就是君臣之间、臣民之间、君民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妥当,或者更加明白的说,就是君和臣没有正视百姓的地位,才导致了一个个悲剧的发生。

七位国君的面前凭空出现了一张桌案,上面笔墨纸砚齐全。

提起笔,凌风略微思考一会,写到:君为舟,臣为橹,民为水,无水不成舟,无橹不能行,三者相存相依,缺一不可。

放下笔,凌风习惯的抬头看了看那个中年人,却发现中年人的嘴角扯处了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让凌风很不自然。

“好了,各位,到现在为止,你们都通过了考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最后一件事情。”白衣中年人看了看四周的七个军团,突然说道:“谁能夺得九鼎!谁就是最后的天子!!!”

“wo靠。”凌风一脚将身前的桌子踢飞,拔出了腰间的剑,身后林冲等人哗啦一下冲了上来,一直保持这戒备姿态的士兵们立刻涌了上来,护住自己的国君。

林冲手持长枪,喝道:“城卫军守护国君,禁卫军、龙战军杀!!”说吧带着禁卫军团冲了出去。

常遇春听到命令,丝毫不敢怠慢,跟在禁卫军的身后也杀了上去,而鲁智深只能无奈的带着剩下城卫军和凌风的亲卫部队留下来保护凌风的安全。

凌国剩下的六千多兵力,禁卫军和龙战军占了四千,城卫军只有一千五百来人,剩下的都是皇宫禁卫和红鸾剑卫。

在场七个国君,此刻都有一种被人耍了的感觉,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最后还不是需要依靠武力来解决?那前面做的那些考验到底有什么用?

其实,官方这一次看似无用的做法却恰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知道游戏中生成的NPC都有自己的意识,游戏公司根本没办法对其进行干预,所以如果之前的几个简单的考验都不能通过的话,游戏公司自然会通过一些方法将他们筛选出来,但现在既然其他国君都通过了这个考验,最后的争夺还是得靠武力来解决。

“列阵!!”禁卫军和龙战军在林冲的指挥之下暂时合并为一个整体,林冲以阵对敌,一方面可以将自身的损失降低,另外一方面凌国的人数虽然不算少的,但是在各国之中也算不得多,如此作战能够弥补一下凌国人数上的劣势。

七国混战,最先出局的是人数最少的秦国,大秦悍卒尽管悍不畏死,但是只有两千余人的他们依旧无奈的退出了战场,嬴渠梁在几员将领的护卫之下杀出一条血路,离开了战场。

轩辕国依靠兵力优势,在战场之上处于上风,为了应对来自轩辕国的压力,宋国和海国不得不暂时结成同盟,集he两国之力先将轩辕国这个大头拿下。

凌国面对的敌人是清国,皇太极这次带的人马应该是两黄旗的精锐,以及少量的正白旗军队,如此说来多尔衮应该也在皇太极的队伍之中了。

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是八旗之中的上三旗,兵员最为精锐,直属皇帝统帅,凌风不知道现在的上三旗之中究竟是正白旗还是正蓝旗,如果是正白旗的话,皇太极在位,那多尔衮岂不是没有了兵权了?

八旗将士英勇善战,如今对上了凌国的大宋禁军,却有些力不从心。一来,为了保证皇太极的安全,一部分正黄旗的将士没法参与战斗,人数下降,二来,可能是多尔衮有意在减少正白旗的伤亡人数,打了半天,死的多半是镶黄旗的士兵,正白旗的伤亡略少一些。

“鲁将军,该我们上了。”凌**队的阵型已经被清**攻破,现在已经陷入死战,虽然说暂时来看凌国还占据上风,但过一会恐怕就算得胜凌国的损失也不会小,到时候恐怕凌国就没有和其他国家争鼎的实力了。

鲁智深在一旁早就憋坏了,听到凌风的话虽然也着急要上战场,但是顾及到凌风的自身安危,鲁智深一时间犹豫了。

“胜利在望,还犹豫什么?众将士杀啊!!”时不我待,凌风抽出长剑,率先冲了出去。

鲁智深一看木有成舟,立刻哇呀呀的喊了一声,提着禅杖就跟了上来,千余名将士加入到凌国和清国的战场之上,凌**队的形势立刻转变,正白旗、镶黄旗的士兵一个个接连倒下。

“皇上,撤吧。”多尔衮一声白色铠甲,站在皇太极的前边,拱手说道。

皇太极一脸的狰狞,没想到这一次自己带来了最精锐的三旗军队,依旧落了个如此结果。

多铎一身是血的跑了回来,说道:“皇上,撤吧,我们已经顶不住了。”多铎无疑是一员猛将,但是论起猛将来,现在凌国之中常遇春、林冲、常茂、鲁智深哪一个不是武艺高强之辈,何惧一个多铎?

“传令,撤退。”皇太极很是无奈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还在和凌军战斗的八旗将士立刻撤出战斗,和正黄旗的军队一同撤走了。

当然为了保持自身的战斗力,凌军没有追击。

与此同时,强大的轩辕国在宋、海两军的夹击之下败退,遗憾的推出了争鼎的最后角逐。

秦国、清国、轩辕国相继退出战场,七国争雄变成了四国争霸。而现在宋国和海国因为与轩辕国的战斗基本上已经属于残废了,两个国家加在一起都没有五千人,魏国所遇战斗最少,击败秦国之后基本上并没有参与其他势力的战斗,现在还剩下三千多人,凌国现在兵力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想在大伙的实力都相差不大,而且经过了刚才的战斗,虽然不说是筋疲力尽,但是至少也不是在全胜状态,三国退出之后,宋国和海国立刻变脸,打在一起,魏国则是紧紧盯着凌国,至于凌国二话不说同海国一起打压起了宋国。

二打一的局面之下,即便吴用多么足智多谋也不能挽回注定的败局了,宋国遗憾的退出争鼎。

宋国失败之后,魏国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立刻对海国发起了攻击,魏国的雷霆一击让海国猝不及防,就连在一旁的凌够都没来得及反应,一阵箭雨,一个冲锋,海国的两千军队就灰飞烟灭了。

不过魏国还没来得及重整阵型,凌**队就杀了上来,最后两国之间的战斗,没有留一丝一点的余力,这个时候若是在留上一手,可能就真的要和九鼎无缘了。

魏国没有留手,不代表凌国没有留手,就在两国激战正酣的时候,阮小七带着千名水军赶到了战场。

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魏国的落败已经是必然了。

-----------------------------------------------

偌大的广场之上,到处都是战死将士的尸体,鲜血将青色的地盘染成了红色,空气之中飘荡着一股股恶臭,生还的凌军一个个不顾形象的倒在地上,接连的厮杀耗尽了大家的体力。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听到系统提示的那一刹那,凌风出奇的没有露出高兴的笑容。

在九鼎之前,原来的洛阳文臣武将一个个跪倒在凌风的身前宣布效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