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南宋之工业革命> 2.40 全面改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0 全面改进(1 / 2)

 因为资金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皇家实验室已开始几大基础性工厂的建设了。这些工厂包括轴承厂、齿轮厂、钢铁精炼厂、精密铸造厂、特种零件厂、润滑油厂等十多个必须的工厂。不过眼下这些工厂都只是十多间空房子,里面连半个设备也没有,甚至连通往工厂的路也是刚刚开始修建。这些工厂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在朝庭每年的建设计划中却根本算不上什么,因此厂房的建造速度倒是不慢。

其实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过了年之后,朝庭忽然委任了几人作为几个实验室的负责人。例如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李不伟本来早已有了人选,谁知后来朝庭又重新进行了人员调配。李不伟本来觉得实验室的负责人不应该随意任命,后来见到朝庭推荐的人也是第一批学者中的一员,而且李不伟也知道其能力极强,便懒得在人事任命一事上较真,没将此事太过放在心上,只是他有些奇怪为何当初并不看好的实验室,如今突然竟成了肥缺?后来李不伟又听说推荐进来的几人都是杨太后的亲信,这才觉得事出有因。杨太后其实是宁宗的杨皇后,为了正其名,认外臣杨次山为兄。后来理宗即位之后,尊杨皇后为太后,而杨皇后也当仁不让,不仅多次参与朝政,就连理宗的皇后谢道清也是她亲自安排的人选。几年前,杨太后还是一直在垂帘听政,后来有一次节日庆典之时,宫中燃放烟花爆竹,其中有一支烟花不知怎么飞到了杨太后的椅下,杨太后受了极大的惊吓,以为宋理宗故意为之,便一气之下宣布从此隐退,理宗虽然多次陪罪,但杨太后就是不领情。如今这杨太后忽然复出,李不伟一时想不出其中的原因,因为在原历史上并没有此事的记载,想必是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一些历史,才使得杨太后再次参政,又进一步干涉了实验室中的人事任命。李不伟虽然对此甚为不解,但此事在他心中仅仅盘距了两天,便又被忘得一干二净,因为近日又有新的工厂需要开始建造了。

其实,玻璃的制作并不太难,公元前三千多年,古埃及人就已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玻璃器皿,但当时的玻璃并不完全透明,而是带有颜色。后来又过了两千年,也就是公元前一千年前的时候,古代中国已能制造出无色玻璃,但这种玻璃的质地又要差上许多,而且成型工艺又不完善,因此用途也不算广。到了中国的南宋时期,欧洲的意大利已经掌握了更为先进的玻璃成型技术,当时只有意大利具有平板玻璃的制作工艺,皇室为了不使这种制作工艺外传,便将所有参与制作玻璃的工匠全部集中在一个小岛之上,并且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由此可见,玻璃的制作在当时实为秘不外传之技,但这些玻璃中多含有各种杂质,又有气泡,与后世的玻璃相比自然要差上许多,甚至连透光性都成问题,更别说用于制造光学仪器了。李不伟此时准备成立的玻璃厂,正是参考了后世的玻璃加工工艺,再结合目前大宋已有的技术,从而使得玻璃能够大批量地生产。

不过,李不伟又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就是玻璃厂的负责人也被朝庭任命了,而这次来的人却是史弥远的亲信,也是第一批百名学者中的一员。李不伟已隐隐觉得事情不太对头,当初众人并不赞成的临安大学与实验室,此时却成了极为抢手的部门,而且其中的职位又不属于朝庭的正式编制。看来,近期发生的事显然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竟然像是杨太后与史弥远在相互竞争。李不伟对于朝庭势力之争根本提不起兴趣,也有意回避此事,因此只要朝庭下了委任状,来人又能胜任其职,便命实验室按规矩接收便是,心想我来到临安的目的就是让大宋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等到一切步入正途之后,便从此离开官场这是非这地,远远地找个地方与依依在一起就满足了……

李不伟万万没有想到,他此时这个想法,没过几年竟然真的成了现实,他不仅远远地离开了大宋的官场,而且是远在几万里之外,只不过那里他的想法与现在又完全不同,而且肩负的责任也更大了。

此时,李不伟正瞪大眼睛地看着桌上一捆木杆状的东西。范东来一旁笑道:“大人,铅笔厂已经能够小批量地制造铅笔,这种铅笔制作起来并不麻烦,目前实验室在画图与标注时,大都使用铅笔了。不过铅笔厂规模不大,因此制作出来的铅笔只能满足实验室与临安大学使用。”李不伟看这铅笔与后世的大为不同,并不需要削掉木制外层,只是用一个木筒装入碳芯而已,等到碳芯磨钝之后再从后面加入木芯顶出一部分。李不伟随手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范东来在旁边看得惊讶不已,连声赞道:“大人果然写得好字,第一次使用铅笔就能应用得这般自如。”李不伟听得范东来如此称赞,不由得有些得意,心想我用这种硬笔十几年了,写毛笔字虽然不敢恭维,可铅笔字暂时还是大宋的前几名吧。不过,李不伟刚才写的三个字,只有前两个字写得还像样,最后一个‘伟’字因为简体与繁体大不一样,因此写出来甚是别扭,当下又有些不好意思,转口道:“对了,范大人,听说铁厂已开始试制转炉了?”

范东来微笑道:“正是。铁厂与铜厂都已开始试制转炉,而且都是按照实验室设计的规格进行的。铁厂采用的是立式转炉,铜厂采用的是卧式转炉,都使用白云石作为耐火材料内衬,吹气管使用陶瓷制作。不过由于是第一次试制,因此两种转炉的体积都不算太大,等到多次试验之后,才能确定最终的规格参数。”李不伟喜道:“既然已经开始试制,想必也该制作出来了,不过一定要告诉相关的操作人员,转炉工作之时不可再行加热。”范东来道:“大人请放心,转炉从开始制作到试运行,都有实验室的人员前去监督,最后还会将其工作原理讲与操作人员。”李不伟这才放下心来。

转炉是一种炉体可转动的炼炉,用于钢材的吹炼。此次设计的转炉,其炉体用多块铸铁板制成,安装完成后呈圆筒形,然后在炉内衬有耐火材料。通常的炼炉是采用木炭或焦炭作为还原剂,将铁矿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而转炉的工作原理大不一样,在熔化的铁汁中吹入空气,依靠空气中的氧与铁中的其它杂质如碳、锰、硅、磷等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放出巨大的热量,并同时将熔融铁继续加热。这种炼炉并不需外加的热源,而最终炉内只有纯铁汁与炉渣。由于转炉的冶炼温度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平炉,因此炼出来的铁纯度更高,更容易制作为钢材。李不伟早已想得清楚,如果要制造出枪械,必须要有合适的钢材才行,因此改进炼钢炉自然也是最为紧迫的事。

范东来又道:“目前第一代蒸汽机已制造出二十多台,除了其中的八台用于机床的动力之外,其余的全部进行了一些改进,其中又有两台用于炼铁厂的风机,剩下的全部用于各个矿山的颚式粉碎机。近期实验室又在研制另一种磨碎机,正是前些日子与大人一同讨论过的球磨机,不过这种机器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加工工艺是个问题,等到计算结果出来之后便可正式试制了。”

李不伟也没想到直径仅有十厘米的蒸汽机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功率,一时间忍不住为之兴奋,但一想到目前锅炉的庞大体积,又觉得蒸汽机的适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道:“蒸汽机虽然体积较小,但是锅炉却有些太过庞大,如果要用于矿山机械的话,自然需要为每台蒸汽机都配备一台锅炉,如此一来可能不便于移动吧?”范东来点头道:“大人说的没错,的确是存在这个问题。不过目前新设计的锅炉体积并不算大,连同蒸汽机与隔热材料加起来也不到一米见方,完全可以用于矿山的移动机械。而且石大人正在设计的四缸蒸汽机也进展顺利,这次的蒸汽机设计得极为小巧,每个缸的内径只有三厘米,行程为七厘米,采用直列四缸布置,同时又减轻了飞轮的重量。不过由于缸体太小,因此这种蒸汽机仍然是单胀式做功,虽然比不上多胀式高效,但其可靠性又有所增加,体积也相应地有所减少,而运转平稳性又与多胀式的没有区别,正好用于弩车。”李不伟道:“如此说来,这种蒸汽机大约只有十厘米长度了?不知其配套的锅炉有多大?”范东来道:“这种蒸汽机的锅炉设计得也极为小巧,大概只有三十厘米见方,而且锅炉还带了鼓风装置,等到蒸汽机运行起来之后便可以由蒸汽机带动鼓风机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锅炉加热极快,大约不到五分钟便可使蒸汽机工作起来,正好用于行军中迅速备战。”

李不伟点头道:“是啊,如果蒸汽机不能快速工作起来,在战场上便要误了大事,眼看着敌军冲杀过来,手中空有几十台弩车却无法发射,岂不是冤枉死了?不过既然几位早已考虑到了此事,看来剩下的就是加紧制作了。我本来担心弩车的制作进度,现在倒有些担心蒸汽机能否跟得上供应了。”范东来忙道:“大人请放心,制作蒸汽机自然离不开机床。目前第三代车床的设计已近尾声,而且有些零件已开始批量制作了。其中以丝杆的制作尤为重要,因为任何机床中都需要用到丝杠,因此我们专门挑了一台精度最高的车床进行加工。至于齿轮的制作也一直没有停下来,虽然说将来的齿都采用铣床制作,但是铣床本身的齿轮却需要利用现在的那几台简易铣床进行加工。由于齿轮厂尚在建设中,因此只好由实验室的车间临时制作了,不过一旦精度更高的齿轮生产出来之后,马上会安装到现有的几台机床之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加工精度。因此,在各种机床没有大量投入使用之前,任何一种手工制造方式都不能停下来。”李不伟笑道:“范大人说的是,钳工的工作本来就是靠双手来做的。其实,任何一个工种都不可缺少,通常的机械零件都要经过多个机床的加工才能完成制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设计,不仅是零件的材料与尺寸的设计,更有加工工艺的设计,这些都离不开设计人员。因此不仅要重视机床工的培训,而且在各个工厂陆续成立之后,相应的设计人员也需要分派过去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