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南宋之工业革命> 2.85 医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5 医学(1 / 2)

 经过了香儿受伤一事,李不伟终于意识到了医学的重要性。其实在宋朝的时候,中医的发展已日趋完善,也有了一些著名的理论。虽然李时珍还要过三百年才会出生,但李不伟并不担心这些,因为他手头就有现成的《本草纲目》,而且附带有许多后来的医学家们对此书的注解。不仅如此,他的中医资料还包括了近现代许多全新中医理论,以及完善的针灸知识。

全球文化与商业交流的同时,预防疾病便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李不伟既然知晓了疾病起因与传播途径,自然会在这方面考虑甚多。当然,对于艾滋病,李不伟还无瑕考虑,毕竟在宋朝时,这种病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

香儿此时刚刚康复不久,却已嚷嚷着要帮忙抄写新内容了,但是周依依却死活不答应,只说香儿尚未完全恢复,这一个月之内是不能动笔了。李不伟看在眼里,虽然觉得周依依有些太过担心,但转念一想,这两位姑娘已有好长时间没有轻松一下了,抄写医学知识也不急于一时,还是由自己将相关的内容整理出来之后,再等香儿完全恢复了身体也不迟。

看着眼前这近两千页的医学知识,李不伟着实有些头疼。接下来的几天,他一直没有外出,始终待在家中整理资料。倒是实验室中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新的战船与商船都在按计划进行制造,近日又有十多艘战船加入了编队训练,尤其是战船与运兵船的编队,以及抢滩登陆做战的演习。

与南亚和西亚诸国的贸易进展有序,市面上流行的会子也回收得极为顺利。另外,史弥远也奏明朝庭,开始了大宋中央银行的启动计划。

虽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李不伟仍是放心不下,他目前最关心的,便是电磁实验室与几个电气工厂的情况。根据范东来所报的消息,近日已有一批机床使用了三机交流电机驱动,而一些小型的机床则采用了直流电机驱动。直流电机所用的直流电源,全部取自蒸汽直流发电机。虽然这种能源转换方法会造成些功率损耗,但机床的稳定性却因此而大增,同时还有利于日后的全面电气化。

得到这个消息没过几日,徐永红又带了几个工人来到了李不伟府上,将剩余的几间屋子全部接上了电线,然后又安装了一台更大功率的发电机。另外,徐永红还按照李不伟的要求,制作了一个小型的直流发电机,专门提供16v的直流电源,这也是李不伟需要给笔记本电脑充电而特意设计的。如此一来,校长府所有的屋子都通上了电灯。虽然这种灯炮的功率不大,但也已赶得上两支蜡烛的亮度了,而且平均使用寿命都能达到三百小时以上。此时皇宫中也只是有数的几处通了电,然而李不伟自己的府上却全部使用了电灯,并且美其名曰‘侧试’。

其实灯泡厂众人都知道,目前生产的这批灯炮,根本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安全侧试,因为几百只试验品中,还未有一只出现过突然爆炸或起火的情况。皇宫中尚未普及电灯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宫的占地面积太大,要将宫中所有的房子都布好电线并接上电灯,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搞定的事。

至于不太顺利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了。由于目前的电子管都需在特定的电压下才能点亮灯丝,而工作电压却要小上很多,因此变压器是必须的。但制作变压器所需的硅铁芯却无法获得,这也是因为冶炼温度尚无法达到所需要求,变压器的研制只能说刚刚开始。但令人欣慰的是,特种材料厂已有了解决的办法,不出意外的话,在几个月之内便可研制出新型铁芯了。

李不伟听取了众人的汇报之后,对于目前的进展颇为满意。既然实验室与工厂已能独立地运作,他也完全放下心来,全力投入了对医学的探索。

过了几天,李不伟总算是理清了一此头绪。周依依与香儿看到李不伟整日将自己关在屋内,知道他又在准备一个大的计划,也嚷嚷着要过来帮忙,却都被李不伟以香儿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

这也难怪,对于十几岁的寻常女子,断然不会因为无事可做便闲得无聊。然而周依依与香儿却在这两年来养成了习惯,只要有一段时间不抄书,便会闷得发慌。李不伟看到眼里,自然生出感激之情,又见香儿已能下地走路,而且精神也好了许多,便将医学的主要内容一一讲与二人。虽然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但无论如何,医学的研究算是开始了。至于如何抄写教材,李不伟一时也没有主意,心想自己对于医学知识一无所知,眼下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这一日,费太医替香儿把了脉之后,点头微笑道:“恭喜李大人,香儿姑娘已基本痊愈了。为安全计,老夫再开一些滋补的方子。”李不伟也笑道:“如此就有劳费大人了。”

费太医低头忙碌一阵,开好方子之后,忽又小心翼翼地陪笑道:“李大人,上次冲撞香儿姑娘的那辆马车,其主人也受伤不轻,不过现也已治愈,此时正在校长府外等候,准备前来向大人请罪。”

李不伟听得一愣,近来他忙得不可开交,早已忘记了此事。如今听到费太医又旧事重提,忽然心头一动,当下说道:“我记得费大人上次曾说过,这位受伤的马车主人,应该是你的学生吧?如此说来,他也算是精通医术了?”费太医点头道:“此人勤奋好学,不仅精于医术,而且常有大胆创举,令同行刮目相看,只是此人却并非医官。”李不伟闻言愕然,旋即又笑道:“不是医官,却还能精通医术,此人看来并不简单,就让他进来吧。”

费太医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又陪着一位年约四十的男子走了进来。两人站定之后分别行了官礼。费太医道:“李大人,此人乃是老夫的学生宋慈,时任广州刑狱官。上次马车出了事故之后,宋慈也受伤极重,幸亏他自己懂得一些医理,治疗起来也容易多了。他此次前来,正是向大人请罪的。”

听得‘宋慈’二字,李不伟只觉得极为耳熟,忽又想起自己上中学时,曾看过一部电视剧叫作《洗冤录》,里面的主角正是宋慈。而剧中的情节,也是关于刑狱官如何为嫌疑犯洗清罪名的。莫非眼前这人,正是电视剧中的那个仵作?

宋慈垂道肃立,偷眼看到李不伟侧目皱眉,像是在想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当下也忘记了如何请罪,再看费太医时,也在那里莫名奇妙。

李不伟自言自语道:“宋慈?这个名字我听过。对了,你是不是曾任过仵作?”

此言一出,费太医与宋慈脸上都现出惊讶之色。宋慈远在广州任职,近十数年都未曾到过临安,不知这位李大人又如何知道他的官职?

宋慈忙躬身道:“正是,下官在广州现任此职。”

李不伟笑道:“看来我还没有记错。听说你对人体解剖学极为熟悉?”

宋慈听得一愣,点了点头道:“大人当真是不出京城,便知晓天下事。下官的确对此有过尝试。大人所说的解剖,其实是对案发尸体的检验,也是给死者诊断死因。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说,尸体检验要难于为活人诊病,而且必须具备深厚的医药学基础。下官司刚刚上任之时,当时的州县官府往往将人命关天的刑狱之事委于新入选的官员或武人,这些人易于受到案情的欺蒙,加之其中有的人怕苦畏脏,又不对案情进行实地检验,或虽到案发地点,但又遥望而弗亲,掩鼻而不屑,因而难免判断失误,以至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冤狱丛生。”

李不伟笑道:“想必你是对此看不惯,才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宋慈道:“正是。下官曾说过: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大辟’即杀头是最重的刑罚,这种刑罚则是由犯罪事实决定的,而犯罪事实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定,所以检验的结果往往是生死攸关的。唯其如此,对待检验决不能敷衍了事,走走过场,而必须认真负责,务要从实,一定要查出案件发生的真实情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当检官员必须亲自临视。无论案发于何处,也要躬亲诣尸首地头。即使案发于暑月,尸味难闻,臭不可近,当检官员也须在专一,不可避臭恶。”

李不伟赞道:“宋大人说得极是。事关人命,必须要查清真相才能定罪,否则岂不是拿人命当儿戏?”说到此时,话锋一转,又问道:“宋大人,我听说你写过一本书,名叫《洗冤集录》,可有此事?”

宋慈又是一愣,着实想不通眼前这位大学士为何对医学感兴趣,而且所问的问题均是深奥莫测,当下侧目沉思良久,回忆了自己所著的几本书,终于摇头道:“大人,下官虽然也曾写有几本册子,然而都是些与办案相关的,并未写过《洗冤集录》。不过下官在平日的办案过程中,曾收集了许多资料,也准备写一本刑狱办案相关的书,只是尚未有时间进行整理。大人刚才说的《洗冤集录》,倒是正好用于下官的书名。”

中国古代名人辈出,而宋朝又是科技发展的巅峰。这一时期的科学家、文学家、词人、医学家、思想家层出不穷。李不伟纵然有那套《大百科全书》在手,也万无可能知晓这一时期的所有历史。尤其是对于医学领域,李不伟这两年从未认真考虑过。在香儿受伤之前,他总觉得机械与电子方面的科技,才是推进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而医学、艺术、哲学等,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