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绣女守则> 第三十五章 沈府四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沈府四爷(1 / 2)

 “想不到大管家来的这么早,奴家倒是来晚了。[浏览本书最新章节,请登陆]”一声娇滴滴的女音,穴了进来。

众人回头,见来人是吴县衙门太爷的三姨太——刘喜凤。刘喜凤当年曾是邻村有名的美人,而她和衙门太爷的喜事,在吴县一带传为一桩美谈。

吴县每年元宵时,都会举行花灯会,这时,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参加,就算养在深闺的名门闺秀,都会乘坐花轿,上街观看花灯。

有花灯,自然就少不了猜灯谜,每年的灯谜都吸引了无数的才子佳人。

刘喜凤当年就是在猜灯谜时,遇上出游的衙门太爷,灯谜进行到最后的关头,剩下最后一题‘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角细小腰,生性多疑多猜疑,尾后拖着一丛毛。’当时刘喜凤和衙门太爷同时给出了答案。

那天,约二更时分,只见衙门太爷的人,四处打探刘喜凤的下落。众人忙问,太爷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得妻如此,夫亦何求?”

众人听罢衙门太爷的话,不免心中感怀。

至次日,衙门太爷就吩咐众人筹备两封银子,四匹锦缎,前往邻村,向老刘家要喜凤做三房姨太。老刘家二话没说,便将此事一力撺掇,当日便用一顶小轿,将喜凤送了过去。

衙门太爷正房夫人整日吃斋念佛,而二房一年得病去世,府中所有事,都有刘喜凤一人管辖。不是正房,胜是正房。

此事之后,吴县花灯会猜谜盛行,不少才子佳偶由此促成,吴县的花灯会也成了苏杭一带,有名的盛事,不少外来客商,也挑着花灯节前来游玩。

大管家一见来人,起身作揖,道,“三姨太,说哪里话,快快请坐!”虽说沈府并不惧一个小小的衙门太爷,但礼仪这可少不得。

大管家终究只是百姓,见着官宦人家,行礼这也是必然。

“大管家客气了!”一个嬷嬷并着两个丫鬟,簇拥着刘喜凤来了,削肩细腰,鸭蛋脸面,顾盼生辉,眨眼的风情透着成shu女子的妩媚多情。

赵夫人见状,连忙起身,对着刘喜凤作揖,娇笑道:“几天不见,三姨太风采夺人,怪不得太爷含着怕化了,端着怕摔了。”

刘喜凤笑道:“赵夫人说哪里话,今个儿绣娘的西坊开业,总不能学某些人砸了绣娘的面子才是。”右角轻抬,讥讽扫了赵夫人一眼。

绣娘眼角一抽,面色尴尬,这两人一见面就抬上,好在二人不似杨大嫂和张二娘那般撒泼,只动动嘴皮子,不然今个儿还真是不好下台。

忙上前几步,斟茶,递上前,道:“今个儿可是咱西坊开业的好日子,两位夫人歇歇气,稍后,绣娘为大家准备了细活。”

古代女人娇巧,赵夫人虽说身材魁梧,也就一米六的身高,或许这和苏杭的水有关,都说苏杭女子水灵小巧,这不,还真对了这句话。

绣娘略微垫着脚,拉着赵夫人和刘喜凤的手,坐在了大管家的身侧,一旁建存见状,又拿了几碟腌菜过来,配着小米粥。

二楼的格局是绣娘自个亲自布置的,在开窗的角落,都摆放着穴屏,而中间穿堂的位置,搁置着一扇转动的屏风,上面分别绣着琴棋书画,栩栩如生的绣工,很快就吸引了赵夫人和刘喜凤的视线,就连不懂绣活的大管家,顿时都被吸引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