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两百四十七章 出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四十七章 出砖(2 / 2)

“石炭摆在那又没人要,若不是那附近村落相扰,一钱都不用出。”苏定方笑道:“运送石炭的马车,有些是租的,有些是村中的,花费也不多。”</p>

马周补充道:“从河北回返长安,光是健马就带回来上百匹,足够用了。”</p>

无本生意啊,李善啧啧道:“一窑出砖约莫五千块左右……”</p>

“十砖一钱?”朱五试探问。</p>

“两窑一贯钱……”李善想了想,“会有人买吗?”</p>

“不算贵。”朱五解释道:“自去年突厥南下,关中粮价飞腾,如今斗米已近四百钱。”</p>

换句话说,现在的铜钱已经开始大幅度贬值了。</p>

苏定方突然开口,“以砖换粮。”</p>

“不错!”马周立即赞同,“山东平定,但突厥必然年年南下……如果怀仁当日没胡说八道的话,粮价只会一日贵过一日。”</p>

李善想了想点头,的确如此,武德年间,突厥几乎每年都要侵入河东、关中,甚至几次打进京兆府,粮价只会涨……至少在李靖扫平东突厥之前,粮价都不会跌。</p>

砖头卖钱……留着钱买粮,多此一举,而且因为时间和转手,会多花不少钱。</p>

如今东山寺暗仓收粮虽然没有停下,但收购量也已经很少了……粮价太贵,若是再某一州大量收粮,不等第二日,粮价就会飞涨。</p>

想到这,李善都要为李渊头痛……看似一统天下,但接下来的烂摊子,实在不好收拾啊。</p>

李建成、李世民还要夺嫡,夺个毛线啊,不管谁上位,都要面对即将而来的饥荒,以及还没衰败的东突厥铁骑。</p>

不过,这也是李善选择李世民的根本原因。</p>

李建成历史上擒杀刘黑闼,抚平山东,但谁也不知道他上位后能不能做到李世民做到的那一些。</p>

更别说,这一世,李善对李建成在山东战事中的诸多作为颇为不屑,拖那么久都不出兵……无非就是怕突厥人还没走,既想捞军功,又怕吃败战,如何能树立威望?</p>

活该丢那么大的脸!</p>

定下以砖换粮,但乡野只怕少有存粮,农夫最怕的就是青黄不接,不过正好前期的红砖用以朱家沟建屋,而且很多村民的老房子也需要换了,还有东山寺……也该修缮了。</p>

一切都安排妥当,定下日后让朱五负责煤炭运送,朱五前脚出门,凌敬后脚就进门了。</p>

“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马周大为惊讶。</p>

凌敬在天策府内公务算不上繁忙,但也不是无事可做,往日回村都是夕阳将落。</p>

“房玄龄打探过消息,进士科录中八人,无你姓名。”</p>

这个时代的科举连名字都不糊,这等消息打探起来难度自然也不大。</p>

苏定方和马周同时皱眉,他们都不相信……李善做事向来准备万全,就连烧砖的黏土,都定下从村南头取,正好挖掘河道,既然赴考,怎么会落榜?</p>

两人同时想到了李德武……但这等事,李德武插得上手吗?</p>

除非是裴世矩。</p>

李善抿了抿嘴角,“后日才放榜呢,再等等吧。”</p>

最早定下科举入仕,其实是因为无人举荐,想让自己这颗棋子的分量更重一些,科举入仕是李善当时唯一的一条路。</p>

但在山东战事之后,李善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最后还是以科举入仕,他是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小心思的。</p>

主持科考的是吏部尚书封伦,门下省侍中陈叔达,前者兼天策府司马,后者与秦王有些私交……李善捋着下巴上的绒毛,心想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p>

难不成那首诗不够分量?</p>

难道是自己自作聪明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