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家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家中(2 / 2)

“对了,郎君这些日子就借住在”张氏扯着亲家小声说了几句“待会儿让墨香去收拾,靠东园那处客舍就不错。“朱氏笑道:“去岁阿郎领兵出征,某不是也在借住崔府吗?”

崔信瞥了眼李善,听听,你母亲这话说得就好听多了,崔十一娘吃了几颗野果,有些倦了,被侍女扶着回了屋子歇息,其他人移步到了后院正屋中张氏正色致谢,她觉得女婿在关键时刻率亲卫赶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岳丈在仁智宫因为在张氏看来,魏嗣王李怀仁不涉夺嫡事,不管是太子、秦王甚至是齐王登上皇位,李善有显赫的军功,还有平阳公主为后盾,并无危险。

李善干笑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事儿闹得,部分知晓内情的崔信投来古怪的眼神,女婿可不是全为了我,若不赶去仁智宫,不管是齐王还是太子上位,裴世矩说不定真的能咸鱼翻身呢。

而知晓全部内情的朱氏转着头看着窗外还盛开的花朵,她心里是有数的,儿子为了这场仁智宫事变筹谋准备了很久很久,早就打算好要最关键的时刻赶到仁智宫力挽狂澜了。

李善连连推辞,崔信嘴巴闭得紧紧的,朱氏一个劲儿的帮着说话,张氏这才情稍微稳定一些类似她这样的女眷在长安城内比比皆是。

“记得是七月十五日,突有亲卫叩门,全府皆惊。”张氏叹道:“怀仁未至天明,率数百亲卫疾驰而去李善离开之后,留下的女眷都迁居进了东山寺,每一个人都在佛前叩拜,为了李善,为了苏定方,为了崔信,每一个女眷都忍受着那种折磨,还好这种折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只五六日后,李善遣派的亲卫就赶回了庄子。

“赵元楷流放岭南,荣九思被斩首。”崔信低声道。

张氏愕然,天水赵氏与武城张氏是姻亲,无终荣氏与清河崔氏也是姻亲,而且关系都不远。

这一次斩首,流放乃至族诛的人数都不少,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世家子弟,不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这样的五姓七家子弟,也有不少解县柳氏、太原郭氏、闻喜裴氏这样的门阀子弟世家望族最喜欢用姻亲来增加相互之间的联系,以保证门阀制度的大行于世,这次被连累的人自然很崔信一个个报出名字,有的是被斩首,有的是被流放岭南,张氏连声叹息,其中与这对夫妻关系最近的是坊州别驾,荥阳郑氏出身,其妻是崔信同枝的堂姐,其祖母是崔信的嫡亲姑奶奶。

荥阳郑氏与清河崔氏是累代联姻的,如今的荥阳郡公郑善果的母亲就出自清河崔氏,其妻子也是清河崔氏出身,天策府大将郑仁泰的妻子还是清河崔氏出身虽然丈夫女婿都安然归来,但听到那么多熟悉的名字要么身死,要么流放,张氏也难免黯然而朱氏、李善母子却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李善没有感觉一部分原因是有着他们罪有应得的观念,别说什么家人是被无辜连累的这种屁话,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另一部分原因大抵是与母亲朱氏一样一样的…这点人数,这样的后果,真的不算什么能与那场大名鼎鼎,注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河阴之变相提并论吗?

有这个打底,朱氏、李善母子真的没什么太多的感觉。

好一会之后,朱氏轻声问:“齐王?

这是朱氏最关心的,就怕陛下心软这次儿子力挽狂澜,但也将齐王得罪死了。

废为庶人。”李善很确定的说:“流放益州道,除却齐王妃之外,女眷没入掖幽庭。

李善在心里盘算,估摸着李元吉活不了多久了,就算李世民不下手,也得被吓死甚至气死被封伦带了绿帽子的李世民肯定会迁怒啊,然后给李元吉也戴上一顶绿帽子。

朱氏满意的点点头,问了几句凌敬、苏定方、李客师等人,又嘱咐道:“此番亲卫随你北上,均有功,当以重赏。”

“是。”李善应了声,“孩儿都安排好了,其中齐三郎伤重,不过如今无性命之危,孩儿许诺收其长子为徒。”

如齐三郎、周二郎、侯洪涛乃至苏定方这些人,虽然身上都有爵位,但实际上是没有封地的,只是每年从民部领取相应的俸禄而已,这也是他们选择依旧住在日月潭的原因既然如此,李善也不会小气,庄子中的产业分红,基本上是每家都得以分润,这笔钱不是个小数字,特别是在皂块生意出现之后。

与此同时,李善也注重收纳亲卫的子嗣,除了苑君璋那个李善都快忘记名字的次子之外,还有顶了个名头的江都郡公万宣道之外,李善许诺收亲卫之子为徒,如今除了齐三郎之外,还有范十一等三四人。

“阿郎,娘子醒了。”

外头有侍女来报,李善看看日头,也不废话,撸起袖子就去了前院,在崔信瞠目结舌的注视下,李善杀了只鸭子,杀了两条鱼。

黄昏时分,看着女儿津津有味的喝着老鸭汤,吃着蒸鱼,崔信不得不承认,女婿对女儿虽然不如自己,但也不错。

此时此刻,长安城内,随着李渊回归皇城,太子面色颓废,以及人人瞩目的秦王李世民举家迁居金城坊天策府,坊间议论纷纷,但明面上却是风平浪静。

很多人都知道,前些年东宫占尽上风的时候,曾经不止一两次试图将秦王赶出宫城,陛下也有此意,甚至都在禁苑内修建了一座宫殿.美其名日二郎征战沙场疲惫,当在此歇脚。

而如今秦王迁居出了宫城,却带着绝不一样的意图,一窍不通的人在猜测太子半懂不懂的人在琢磨李渊,懂得人已经在考虑用什么方式去攀附天策府的某些人了。

马车在裴府门口停下,一只枯瘦如鸡爪的老手探出,有仆役上前扶着,裴世矩颤巍巍的下了马车,视线扫了扫,轻轻叹了口气。

总算走了,从七月十五日,李善遣派亲卫入长安,被告知可能事变的平阳公主当机立断,即刻节制北衙禁军,掌控皇城后,每一天,每一晚,每时每刻,都有十个士卒持刀为裴府守门。

当时的平阳公主可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之后也不能断定东宫有没有参与,只是条件发射的第一时间出手掐住了裴世矩这个点裴世矩也很是无奈,他想辩解也没办法辩解,谁让前几次自己都出手了呢?

就算是去岁天台山一战,裴世矩脱离大队,但他扣住了那份授李善节制兵权来援的诏书平阳公主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若不是李善及时赶到,可以说李渊、李世民死在仁寿宫,三分之一是因为梁洛仁的突袭,三分之一是因为齐王李元吉的蠢,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因为裴世矩现在,这十个士卒终于离开了,裴世矩心情略为轻松了点,但下一刻,有仆役低声道:“有尊客上门,久侯多时。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更新,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家中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