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跑,还要进攻!
所有人都觉得李平疯了,所有人都表达出强烈的反对意见。
这是李平第一次面对部下们群体性的公开反对。
但李平还是很坚持。
他认为跑有很大的可能是跑不掉的!
从湘阴县城附近过河的张献忠精锐包括骑兵可能比想像的更多,并正隐蔽在城内等待着对他们可能发起突袭的骑兵进行侧击或者是追杀选择撤退的他们。
当然,最有可能的还是追杀。
否则张献忠不应该在远离湘阴县城的地方组织如此声势浩大的全员性过河。
哪怕是这里的河面条件要好很多很多。
太草率了!也破绽太多了!
吓唬人的意味更是有些过于明显了。
因而他们想稳稳当当的全身而退是基本不可能的,没马的步兵很可能会被咬死!
而这是李平不能接受的,他既不愿意接受注定的失败,也干不出抛弃部下的事。
而且还不止如此。
跑还很可能让他们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让张献忠意识到他们是在虚张声势,进而不再全力北击,安心的继续当土皇帝。
因为左良玉的军队几乎不可能越过岳州。
这样与其选择注定的没好果子吃,不如反其道发起进攻。
张献忠的大军看起来虽多,但从观察看,组织是混乱的,训练也是非常低下的,并且不太可能是演的。
进行对决,他们并非没有机会。
从李自成与孙传庭的正面交战情况以及历次李自成与官军的正面交战都可以看出,组织和训练严重欠缺的农民军在面对数量远少于他们的训练有素军队时,是非常力不从心的。
李自成后来与组织和训练水平都较高但兵力很少的清军对战就没赢过也是很好的证明,当然这一点李平没敢说出来。
李自成的军队如此,成规模和气候日短的张献忠军队只会更差。
而且此次他们面对的张献忠大军由于规模庞大,今天不可能全部完成渡河,明天仍会有一小部分以及大量辎重需要渡河。
但也因恰恰如此和需要对部队进行调整,庞大的张献忠军队仍会处于一定的混乱状态,甚至由于大部分军队已经渡过河而思想麻痹和放松导致更为混乱。
这让他们在明天实施进攻绝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并且一旦成功,现在所有的问题也就都不是问题了。
不过,这只是李平的相法。
他的部下们还是普遍认为张献忠大军的组织混乱和训练低下根本不应该成为理由。
人家没质量,但人家有数量啊!
堆也把你堆死了。
何况张献忠在短时间内就集结起如此庞大的军队并几乎实现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说明这支庞大的军队并没有李平说的那么不堪。
进攻根本就是在找死。
再者,如果真像李平预测的那样,张献忠还有更多的骑兵和精锐隐蔽在湘阴县内等着干他们。
那岂不是更是找死。
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尽快组织撤退,即使不能全撤回去,撤回去一部分也是好的,起码让大家感觉有生的可能。
只要留的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部下们如此集体式的反对最终让李平也出现了动摇。
当然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他不可能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但转机也很快出现。
“俺支持进攻。放弃弟兄们的事俺也干不出来,不如拼了。都是带把的,俺可不想被步军的兄弟们骂是没卵子的?”骑兵团长马兰突然红着脸嚷嚷了出来。
正在议事的所有人瞬间都安静了下来。
有的人脸红了,有的人则脸白了,还有的人陷入了沉思。
开始一直未表态并处于思考中的张清诧异的看了眼身边的马兰,然后举起了手表示要发言。
很少参加重大作战会议的张清还有些拘谨。
在李平示意后,他说:“我也支持总兵的意见。打仗比的不是人多人少,比是的纪律、训练、经验、勇气和战术等等。在北地,建奴常常能以少胜很多的俺们以及蒙古人就是这个道理。
咱们现在其实也很强,只是大家没有意识到和不自信。草率的把后背留给敌人并不是个好选择。”
张清认同的是李平的分析,长年的边地军旅让他对精锐和非精锐部队之意的差距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以少胜多甚至胜很多,他听到过太多太多,也见识过不少。
有张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给李平背书,周文也突然间转变了态度。
周文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个副职,但他的博学和能力早已得到普遍认可,是除李平外最令官兵们愿意相信和服气的高级军官,甚至其威信也早已经盖过了马永、段强和胡忠山这三个李平的铁杆亲信。
他的态度转变也因此最让人震惊。
马永和段强在错愕后也急忙表态支持李平的决定。
他们没有周文那样的条理清晰,也说不出什么新意,甚至可能内心仍然是对进攻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但他们还是强调了无论上刀山下火海都要跟着长官干,相信李平一定会继续带领他们创造奇迹。
当最骨干的力量开始转为支持,反对的声音顷刻间戛然而止。
进攻的调子也迅速被确定了下来。
当在夜幕中部署完明天的进攻计划,送走了一个个仍然明显惴惴不安的军官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