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要动迁了(1 / 2)

 有一次,电视教育专题片里正播放着关于古代历史上抓周的介绍。()抓周是我国古代盛行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所谓抓周,即在婴幼儿面前放满了代表各种职业和理想的象征物品,让孩子去抓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以此来推测孩子今后的兴趣发展,乃至人生志向。林晓春看着就记住了。

几天后,林晓春在床上铺满了物品,有洋娃娃,有书籍,有零食,有口红,甚至还有一张十元人民币。总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你这是干嘛?开小卖部啊?”大方不解地问。

林晓春却懒得与丈夫说明。她始终觉得大方没文化,十足的大老粗,和他说正经的就累。

她慎重其事地将刚沐浴好的女儿家家抱到床前,比划着满床的物品问:“家家,看清楚了吗?这么多好东西,家家去拿,拿自己最最喜欢的好东西。记住妈妈的话,只能拿一样!”

家家点点头,她左顾右盼,终于取了一盒彩色蜡笔乐颠颠地交给林晓春。

还好,女儿没抓让自己失望的东西,若抓了人民币,说明孩子长大了贪财,抓了吃的零食,说明这孩子贪吃懒做,抓了口红,说明爱慕虚荣只要好看。可是女儿真争气,居然抓了一盒蜡笔。“家家,告诉妈妈,这是什么呀?”

“笔笔。”

“笔笔要来干嘛?”

“画画,家家要画画。”家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林晓春心头一动,女儿喜欢画画?是不是以后想做画家?她当即拆开蜡笔,挨个指着问:“这是什么颜色?”

“红色。”

“这个呢?”

“蓝色。”

女儿居然准确无误地说出这些颜色。要知道,她才仅仅三岁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