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朝不似前朝重农抑商,本朝开国皇帝便是商贾出身,曾言商、农皆是兴国之重。因此江岳平弃文从商在大月也不算是稀罕事儿。
更重要的是,江岳平只有一妻,虽有两个通房,却上不得台面的。若是自家女儿能嫁到江家,只需伺候太婆婆和婆婆,没有那些不三不四的长辈来烦心,却是件极好的亲事。
刘氏生有三子一女,长子敏之,次子寒之,幼子云之。何氏见过江敏之,那个自小便被当成家族继承人养育男孩小小年纪便明理懂事,颇有大家之风。何氏有心将自家女儿配给江敏之,可又清楚的知道以李家如今的家世,绝没资格做那江家的长房长媳,加上年纪也不配,因此也绝了这份心意。只在信中恳求刘氏关照自家幼nv,至于她要将女儿配给哪个儿子,何氏却不敢直言,只说听从姐姐安排。
刘氏是个知恩图报之人,接到何氏临终传信,心中百感交集。她见过李家秀云,那个腼腆娇柔的女孩子,心中也是喜欢的。可却并没想过让这样一个女娃做自己的媳妇。
可见何氏派来的陪房李妈妈双目含悲的立在塌下,刘氏拒绝的话又说不出口。又听那李妈妈说何氏正撑着最后一口气,等着江家的回话,心里越发不忍。便留了那李妈妈住一夜,待她问过公婆夫君之后再予答复。
那江家老太太出身京都周氏,人称周太君。当年江老太爷进京赶考,多承周家帮助,后来金榜题名,周家老爷便将女儿许配给江家太爷。老太太一生刚强,家里外头打点的处处周到,极得老太爷尊敬。
若说周太君一生有什么憾事,便是只生得一儿一女。所幸儿媳肚皮争气,让她也享受到子孙满堂的欢愉。
如今听到儿媳说想要给自家孙子聘那徽城李家的闺女,心中却是不愿。可偏偏刘氏当着老太爷的面儿将那救命之恩说了出来,老太爷一生刚直,便说那何氏弥留之际托孤,想必是无奈之举,万不可推脱。
此话一出,老太君便知那李秀云注定要做自家孙媳了。只是聘给哪个孙子,老太君还在犹豫。
敏之是江家长孙,老太爷极重视,他的婚事只怕还要经过他的点头。而那李家,无论门第还是品行,绝不是良配。果然,老太爷随后便说敏之的婚事不急,大些再议亲也不晚。
这就是说,只能在寒之和云之之间选择了。
老太爷重长孙,而老太君最喜的却是幼孙云之。从小便将他带着身旁教养长大,视若珍宝。将来江家的一切都是敏之的,若是有朝一日分家了,只怕云之这个幼子得不到什么实惠,因此老太君一心想让宝贝金孙聘个嫁妆丰厚的。那李家秀云,生母失宠又病危,将来只怕是要看继母眼色行事的,更何况李家早已落魄,就算倾家荡产,置出的嫁妆也有限。
于是便有心将那家闺女聘给寒之。可偏偏儿子那边又冒出了异议。原来,那江寒之自小聪明,江岳平便带在身边亲自教育,常常带着他走南闯北。一次偶然做客京都季家,那季家家主甚为喜爱,曾向他探问过江寒之是否定亲。
京都季家,大月朝开国元勋,也是有名的外戚世家。当年开国皇后乃是季家嫡女,之后更是有无数季家女子入宫为妃或是嫁入宗亲。就连本朝太后和皇后也是出自此门,当今太子又是季家外孙。那季家虽一门显贵,却门风甚严,行事低调,加上嫡系人口不多,极少干涉朝中诸事,只一门心思专于经济学问,当今看了更是放心,极为亲近这个明理又知进退的母族。
江岳平与季家家主季志林师出一门,都曾在鸿月书院就读,拜在大儒赵学理门下。如今季家虽说只是在玩笑中试探,可江岳平却不敢轻言忘记。江家在峦城虽是大户,可比起季家来,却是不值一提。若是能娶个季家的族女或庶女过来,都是极风光的事儿。
因此江岳平不敢轻易给江寒之许婚,就怕那季家是真心连亲,他们江家不明不白的错过不说还平白的得罪了季氏一族。
“若是那季家真的只是玩笑呢?”老太君不满的质问,难不成他们江家还一直等下去?
“寒之刚满十岁,不妨等上几年,若是过了议亲的年纪季家还没消息,那我们再行聘娶自然也不会让人挑出不妥来。”江岳平应道。
老太君又急又怒,她不愿跟儿子置气,也不敢埋怨季家,只能将一腔怒火撒在那徽城李家身上,撒在那快要过世的何氏以及即将交换庚帖的李秀云身上。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