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应该的。小李你们工作忙,自然就是我们这些退休的老人多干活了的啊。还客气啥!”
伯母打圆场,笑道,“干活我和你爸爸没有问题,不过我们是大老粗,自然会多向你姆妈和阿爹多请教的。”
外面雨似乎越下越大。雨伞不够。反正大家都没事,于是几个人都在桌子旁坐下来,喝茶聊天,就权当是休息了。
话题自然而然就是以房子,还有房屋装修为中心。
但是说着说着没讲讲到了房子,讲到了现在上海的住房上面。
还吐槽了上海以前和现在住房各种各样的难处。
说的也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住房难是几乎每个上海家庭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在五十年代鼓励多生育,大批那时出生的人在八十年代都到了婚育期;另一方面,100多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沪,这些都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家庭住房更加捉襟见肘。
“亲家,你们可能对城里人不太熟悉,-------实际上”伯父吃过一口茶,缓缓说道,“晓得伐,在我的印象里,许多人婚后和老人不得不挤在一间屋子里,中间拉一块布帘就是两代人的房间,甚至两条长板凳、一块门板就成了当时的一张床。。”
伯母也说道:“是的呀,还有的人家为了一块狭小的空间,兄弟间大打出手、反目成仇,有的还闹到了法庭。可能说起来这些,亲家你们可能都无法理解。”
说着说着,李尚父亲想了想,看向伯父,问“他亲家,我记得之前听你说起过,你家现在住的董家渡的房子好像是换了多次的。原来老早子也是住在浦东的吧?”
“是的呀。”说起来老早子换房的经历,伯母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因为吃过没有文化的很多苦头,我们老两口还不都是为了让阿浦兄妹俩能有一个学习的好环境。”
提到以前这些似乎难堪的往事,伯父和伯母的语气明显一下子低落了许多。
王建浦见气氛有些低落,于是再一次给自己父亲和老丈人发香烟,点火。
“其实那时候对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换房可以说是改善居住环境的唯一途径。”
伯父抽一口烟。缓缓说道,在那个时候,上海人聚在一起,事实上也总是会谈到房子,不过那个时候大家谈的不是买房,而是换房。
讲起来老早子换房的经历,伯父自然后很多要说。
为什么是换房,还说是唯一的途径呢?
伯父抽一口香烟,又吃过一口茶,“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房子还没有商品化,根据政策是不能买卖的。于是,一些困难户就动起了脑筋,期望通过房屋交换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突出的居住矛盾。”
大家都不说话,听伯父往下说。
“也正因为这样,上海在八十年代的,换房到达了鼎盛期。”伯父回忆了一下,想了想补充说道,“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全上海自发形成了大概有10个较大规模的换房自由市场,老百姓可以在那里寻找合适的交换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