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父亲,也就是阿浦的爷爷属于被审查的对象,房管所的说法,哪能让我们混进“特区”呢?”
这么多年过去,讲起来这些,伯父似乎还有没有开怀。猛吸一大口香烟,有些陈然说道:“那些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全是势利眼。”
唏嘘不已。
“是的呀,在那些年里,实际上也包括了现在,住房难成为上海老百姓的第一难。”过好一会儿,王建浦也是有感而发,说道,“好在改革开放开始了,到了现在,特别是从今年实行了住宅商品化以后,上海的换房现象就少了。”
王建浦说的,其实是80年代以来,上海开始实行的的住房制度开始变革。
改革开放后,上海开始摸索新的住房制度。
改革的第一步,是把国家建造分配,转变成了单位建造分配。这一转变激发了企业的建房热情,整个80年代,上海竣工了4000多万平米的住房,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6平米。
不过,即使在此背景下,上海依旧存在100万平米的住房缺口。住房问题研究小组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建造100万平米的住宅,这就需要8个亿。
起初,上海效仿国内普遍的办法,进行了提租和出售公房,但成效甚微。因为,提租的同时也要求企业补贴一定的工资,而居民和企业都没办法承担这一成本。出售公房也不行,因为百姓根本没有存款买房,更无处贷款。
实际上,当时人们内心是抵触买房的,一些人即便能凑出钱来,也不愿买。他们觉得房子是公家的话,一切由公家负责,而一旦属于自己,就要增添许多麻烦。
在国内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就向外国求取经验。
90年,市里主要领导带队前往新加坡考察学习。回来以后,上海住宅问题研究小组就起草了《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为:“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
此举不仅解决了100万住房的缺口,也让普通百姓有了买房的可能。
91年5月,经国家批准,上海的公积金中心正式成立。主要领导带头买下了公积金中心发行的第一号住房债券。92年5月8日,上海华光仪表仪器厂的一名女女会计,成了全上海、乃至全国首个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这也是全国第一笔按揭贷款。
此后,从公有到私有,买房的观念逐渐在人们心中形成。
有资料显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上海有一半的公房被购买,实现了商品化。上海公积金试点的成功,也让全国各地效仿学习。
自此,上海的住宅市场开始走向市场化。后来国内实行的一系列的房贷政策,其核心思路其实就取自上海公积金中心,商业银行只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但是,换房的记忆就这样还深深地留在千千万万老上海人的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历史。
这时候,窗外的雨声和风声似乎小了好多。王建浦站起来走到窗前朝外望去,天似乎也比之前明亮了许多。隐隐约约似乎有太阳的光亮从阴云的边上反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