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刻玺北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刻玺北方(2 / 2)

见到郭嘉异常的神情,贾诩凑了过去,看了眼信报中的内容。</p>

“主公,这二十万大军不足为虑……”</p>

贾诩刚说完,郭嘉转头逼视着他,冰冷如刀。</p>

的确,这二十万大军,有多少粮草?兵器铠甲又是什么档次?更何况统军的人物又有几分智谋?</p>

郭嘉惧怕这二十万的军队吗?</p>

不!绝不会!</p>

但是,要消灭这二十万的敌人,却也不可能在眨眼之间。</p>

益州能调动的只有张燕所率的四万兵马。</p>

十万水师本是震慑刘表,可现在,成都有沦陷的危机,刘表假如反客为主来趁火打劫,益州的形势会有怎样的发展,谁也说不准。</p>

贾诩的话只说了一个头,郭嘉就猜到了他接下来要说什么。</p>

张燕能挡住这二十万大军,攻未必能歼灭所有敌人,可守,总能保证成都不失。</p>

继续挥军东征吗?</p>

郭嘉转头望向东南,尽管是在谷中,有高山阻隔视线,但是他仍旧望着那个方向。</p>

仿佛看见了乌巢大火染红的天际,看到了狼狈奔逃的袁绍,看到了意气风发正踏着鲜血走上巅峰的曹操。</p>

“撤军。”</p>

郭嘉双眼闭上,清冷地吐出两个字。</p>

益州是他的根基,不能有失,成都是他政权的标志,不能有变。</p>

后方有敌人,前方再去树立新的敌人,从来就没有这样打仗的。</p>

贾诩不再进言,袁曹之战恰如郭嘉所料那般,乌巢的大火一起,袁绍哪怕不是败亡,撤军也是必然的,而郭嘉这个时候出关东征,兵疲马乏的曹操根本挡不住。</p>

但是,益州突然面临南部二十万大军来袭,即便是从郭嘉到主将等人对张燕有信心,能够力保敌人不越边境半步,但普通的士兵呢?他们的家人都在蜀郡周边,成都里的人或许能安枕无忧,普通县城的百姓又怎么办?将士心中会牵挂家人,心有牵挂之下,打仗的战力就可想而知会降低不少。</p>

郭嘉无论从任何角度考虑,都已经失去了东征的必要条件。</p>

马超见郭嘉下令撤军,正要上前质问一番,庞德却也神情大变地来到他身边,低声切齿道:“韩遂率军东进,已经进入了主公的属地。”</p>

“这个狗贼!”</p>

马超暴怒,以前,他还可以抛弃一切为父报仇,但是做了些日子的君主,权力与属地,他都很难割舍,跟着郭嘉去打曹操,他自信胜券在握,可现在,郭嘉要撤军,他的属地即将被韩遂占领,他该何去何从?</p>

还能抛下身家性命去和曹操拼命吗?</p>

“孟起若执意去讨伐曹贼,粮草我依旧会负担。”</p>

郭嘉调转马头路过马超时,轻描淡写地说完便擦肩而过。</p>

马超极不甘心地也调转马头,率军返回属地要与韩遂讨个说法,这个盟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在背后捅刀子?</p>

官渡</p>

张颌与高览阵前变节,曹操得知后出营接待,不但没有怪罪二人先前与他为敌,还隆重对待。</p>

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已然胸有成竹,先故作声势一番,袁绍果然吓得六神无主,不顾一切向河北逃回,曹操便倾巢而出追击袁绍,一路追到了黄河边上渡口。</p>

袁军溃不成军,或逃或降,曹操止步黄河边,俘虏袁军八万,全部坑杀!</p>

一来是曹操养不起这些俘虏,也不能放他们回去河北。二来,曹操要用这样残暴的方式震慑河北!</p>

“主公,渡河追击将袁绍赶尽杀绝!”</p>

铠甲染血的曹仁兴奋不已,向曹操提议道。</p>

曹操遥望河北,却轻轻一笑:“追?为什么要追?撤军!”</p>

他的粮草不足以支撑他打去河北,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p>

“主公,这?”</p>

曹仁,徐晃,夏侯渊,乐进等等大将都不理解曹操这时下令撤军的意图。</p>

骑在马上一副轻松姿态的曹操淡淡道:“袁本初这一次跌倒,恐怕没有命再爬起来了。”</p>

</p>

如果袁绍年轻十岁,二十岁,或许曹操不会如同现在这般轻松,可袁绍毕竟已经年过五旬,今日的打击,已经不是他能够承受的了。</p>

纵马南归,曹操异常平静,这一路尸骨累累,残肢断臂随处可见,血染的大地在马蹄下一步一个蹄印。</p>

落日余晖璀璨,初秋的伤悲在今日一反常态。</p>

曹操迎着西斜的光照一副悠然姿态,跨坐马上轻摇慢晃出口吟诗:</p>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p>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p>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p>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p>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p>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p>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p>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p>

第三卷:虎视中原 终</p>

下一卷:纵横捭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