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七十五章 厚积薄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厚积薄发(2 / 2)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p>

天下的英雄不会都到郭嘉的帐下,天,始终是公平的。</p>

陷入包围圈中的江东军与太平军鏖战大半夜,在天光微亮之时,战事尘埃落定。</p>

三万江东军全军覆没,五万太平军也付出了近两万的代价。</p>

黑沉重甲在身的虎卫握着长戟将已经筋疲力尽的周瑜围在阵中,江东军,只剩下一人,战马已死,周瑜身上伤痕累累,却依旧屹立不倒。</p>

始终没有与典韦和许褚交手的周瑜其实在刻意避开这二人,他要为其他江东军拖延时间,便不能早早让这场战役分出胜负,周瑜深知,他去挑战典韦或许褚,或许不出半个时辰,他先战死,然后江东军便全军或降或逃。</p>

而现在,三万江东军在他这位大都督的勇武感染下,无人逃生,无人投降,战至最后,只剩下周瑜一人。</p>

虎卫自动让开一条道路,郭嘉策马来到周瑜眼前二十步的距离,周围有典韦,许褚,萧仁陪同在侧,重围之下,周瑜已然四面楚歌。</p>

“公瑾,放下兵器,我放你一条生路。”</p>

郭嘉口气柔和,不带一丝火气。</p>

他说的是实话,江东覆亡在即,郭嘉不忍看到周瑜这位英雄人物战死沙场,完全可以给他一个略显平淡的结局,逍遥尘外或泯然众人,都可以。</p>

周瑜喘着大气,身上多处伤口还在流血,但他猛然抬头,俊美的面孔带着不甘凝视不远处的郭嘉。</p>

“郭嘉,为何?为何?去年你就有机会踏平江东,为什么要拖到今天?为什么?”</p>

周瑜质问的口气有些疯狂。</p>

或许他很难接受现在这个结局,江东,被郭嘉玩弄股掌之间,正当江东自鸣得意时,郭嘉却迎面给了他们雷霆一击。</p>

从结果去反推过程,其实很多事情不难想通,周瑜难以置信,郭嘉骗了江东,也骗了天下人。</p>

究竟是江东负了郭嘉,还是一开始郭嘉就对江东有着不轨的谋划,很难说清,而现在,不仁不义的小人之名是孙权来背负,郭嘉不但有出兵扫平江东的王道之名,更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p>

郭嘉翻身下马,缓步走前十步,此时此刻,他不愿用一种俯视的目光来与周瑜对话,从前面对周瑜时的虚伪狡诈,在这一刻完全卸去,相反,在彻底击溃对手后站在胜利一边,郭嘉平和宁静。</p>

看到周瑜眼中的挣扎,不甘,悔恨等等一系列复杂神色,郭嘉长叹一声,淡淡道:“公瑾,作为一方诸侯,看似荣耀无比,实则如履薄冰。董卓窃据龙庭,王允引火烧身,刘焉僭越之行,公孙瓒杀害刘虞,袁绍承制帝诏,曹操封公封王等等,一步错全盘输,你说得对,我在关西,在益州,自崛起后图强求盛二十余载,为的是什么?是厚积薄发,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不动则已,动则九天之上。我太平军论兵马数量,全境超四十万众,仅以数量相比,唯曹魏可相提并论,但曹魏的兵,战力不如我太平军,铠甲兵器也不如,军纪军心更是不如,为何,为何我到了今日才真正迈出这一步?”</p>

周瑜带着血迹的面庞微微抽动,涩声道:“摧枯拉朽,一战功成。”</p>

垂下头颅的周瑜忽然惨笑数声,其声悲怆,令人动容。</p>

“比之使君智高者,不如使君能忍,比之使君能忍者,不如使君势强,比之使君势强者,却又不如使君诡诈。天道循环,强弱相克中有道,使君纵横天下二十余载,几乎每战必克,终究是有原因的。”</p>

周瑜失魂落魄地微微摇头,郭嘉也许比孙家崛起早,但实际上郭嘉的起点比孙策并不高,郭嘉有的,孙策都有,能臣志士或忠勇将士,这些,孙策有的不比郭嘉少,可孙家提领江东近二十载,始终比不上郭嘉的势头,是郭嘉比孙权更懂得韬光养晦吗?还是郭嘉比孙权更懂得顺应大势?又或真是兵马钱粮属地多寡造成今日的结局?</p>

一时间谁也说不清,周瑜只知道,眼前,成王败寇,无需多论。</p>

“公瑾,我知你一心效忠孙家,但我不忍见你葬身于此,放下兵器,带着家眷归田隐居吧。”</p>

郭嘉踏前一步,再次劝道。</p>

周瑜蓦然抬头,凝视郭嘉,反问一句。</p>

“使君,我若偷生,有何颜面去见伯符?”</p>

铿</p>

血剑扬起,光影乍现。</p>

叱</p>

郭嘉扭头凝眉闭目,一脸不忍之色。</p>

热血洒在他的身前,再回过头睁开双眼,郭嘉眼前,周瑜双膝跪地,垂手握剑支撑身体仍旧不倒,只是面前一滩鲜血缓缓流淌。</p>

乱世豪杰,死亦鬼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