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大财阀> 第二百一十一章丝绸产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一章丝绸产业(2 / 2)

李亨思考了起来,要说商业买卖,那自然是谁的更便宜更用谁的,不过难得有这么一个盐商主动前来投靠,李亨也想通过这家伙打入盐商们的内部,看看他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p>

李亨端起酒杯:"那就等年后咱们再细细的聊吧。来大家接着喝酒吃菜。"</p>

盐商惊讶于李亨没有把话说死,心情忐忑的继续饭局,王掌柜等到酒至半酣端起杯子:"将军,有个事情我替大家问一下,您上次协会大会上说,过完年之后,要推出一部分丝织机,不知道这次是个什么章程?我们要做什么准备?"</p>

李亨看看大家笑笑:"既然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我就跟大家说说吧。</p>

丝绸跟棉布不一样,棉布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大家买回去做衣服用来穿,做鞋袜,这自己回家做的比买成品的要多得多。</p>

还有就是这作坊分散,谁都可以搞,谁都能挣这个钱。</p>

但是丝绸就不是这样了,因为价格昂贵,所以提高了行业门槛,普通百姓用不到也买不起,所以丝绸的主要客户就是达官贵人。</p>

达官贵人家的小姐看着天天做针织女红,不过大多也就是绣个手帕绣个肚兜之类的而已,真正的丝绸服装的大规模刺绣,能在家完成的毕竟是少数。</p>

素丝并不值钱,丝绸的利润主要就是刺绣的成品,这个东西也是一个高技术的行业,苏绣驰名天下,整个江南有很多绣娘。</p>

这些人很多人都是从小就接触刺绣,跟着长辈或者亲朋学**绣,然后反复练习,才有了江南刺绣冠绝天下的基础。</p>

</p>

简单来说,这种刺绣绣娘不是能够短时间培养的,他的不易模仿的特性就是利润的持久来源。</p>

大家如果想要参与丝绸的生意,不妨从这些环节的每一步着手,重点就是多招募绣娘,现在大家觉得绣娘不稀罕到处都是。</p>

但是我告诉大家绣娘的数量是有限的,他不是你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当所有人都搞丝绸产业的时候,谁手里的绣娘更多,那么谁就能挣到更多的钱。</p>

这个就像织布机一样,有机器才有成品,丝绸也是,有绣娘才有刺绣。</p>

除了绣娘之外,生丝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每个地方每年有多少人养蚕能出多少丝,那也都是有定数的,今年要是买不到想要再买生丝那就要等明年了。</p>

所以丝织机并不会跟棉织机那样平均分给大家,丝织机生产也不会是无限量的,因为那样只会导致大家内部的竞争,导致价格降低大家都挣不到钱。"</p>

李亨的话说完,不少人都心中一动,好像真的是这个道理。</p>

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小盐商听的都是心情激动,这个生意好像比他的卖盐的生意听着还要靠谱啊?</p>

这个李亨这一年半可是把大明的棉布生意给垄断了大半的人物,现在又插手丝绸行业,那是不是也能复制这种垄断呢?</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