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在唐朝初年> 第五十七章 贞观三年的分红(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贞观三年的分红(上)(1 / 2)

 十月份的时候,关闭了近一年的高家服饰专卖又开业了,不过和上次不同的是尽管商标还是那个商标,但是今年的商标下面又多了两个字:靓装。.这就是文灿为家里服装起的品牌。

本来今年市面山也早早出现了高家羽绒服的仿制品,就连商标也是一样,凭借着高家的商标和名声,销量还不错。但是高家的羽绒服随后一上市,得了,那些衣服的销量马上就下降了一大半。

今年的服饰专卖店里花样比去年多了,因为八月份的时候高家别院北面就多了个服装作坊,除了制作羽绒服以外,还有文灿新设计的束腰的夹克衫和直筒裤,布是麻布,织得厚厚的,差不多相当于后世一元硬币厚度的一点五倍。所以这夹克衫虽然不像后世的面料,没有两层,但是穿上去还是蛮保暖的。

今年的冬天注定又要被高家给画上一笔,因为满大街的人都发现,今年穿长衫的人少了,反而是穿夹克衫穿直筒裤的多了。毕竟直筒裤可比长衫保暖多了,而夹克衫也满足了人们保暖的要求,看着也精神。

另外就是大唐皇家贸易公司,因为入冬以来西北部的道路已经很不好走了,好多地方因为大雪封山,所以和西北东北诸国的贸易就暂时缓了下来。即使如此,因为冬天是酒类的消费高峰期,所以赶在入冬以前,公司很是出口了一大批的高庙老酒,价格也是居高不下。但是这些国家的贵族手里有钱,不在乎这些,愣是用珠宝换用牛羊换把酒给买了回去。

到贞观三年十一月的时候,高家在长安南的高家别院举行了第三届高庙老酒dai理商资格招标大会。显然,经过四年的发展,高庙老酒已经深入民心,成为高档白酒的代表,销量增长了二十多倍,特别是今年大唐皇家贸易公司才是处理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使高庙老酒获得了广阔的市场,销量直接又翻了一番,达到了国内外销量几乎持平的程度。

贞观三年腊月,等一切都稳定下来,到了分红的时候了。

由于文灿不仅管着家里的产业,还有和衙内们合伙的联合印刷,联合折扇,以及以皇室为主导的大唐皇家贸易公司。所以文灿觉得先公后私,先处理皇家贸易公司的分红事宜。

大唐皇家贸易公司今年一共出口高庙老酒二百八十吨,即五十六万斤。从高家酒庄的采购价格是五十文一斤,卖出去的价格平均是一百四十文,所以一进一出,光酒类理论上盈利就达到惊人的五十万零四百贯。其中直接值钱结算的有三十万贯,剩下的二十万贯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卖掉的,得到的牛羊,皮草,参茸等一转手就获得了不下百分百的利润。还有从西域诸国以物易物换回来的棉花,是按照一斤高庙老酒换二百斤棉花的方式弄来的,差不多换来了十二万斤,直接拉回来按照二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了高家的服装作坊。

本来棉花在这个年代的西域,跟黄沙一样不值钱,到处都是想野草一样生长着,而这次交易完,高昌等西域诸国基本上像被扫了一遍一样赶紧,西域诸国从此开始注意种植棉花了。

这酒类出口算下来,扣掉运输成本,毛利有六十六万贯,按照逢十税三,净利为四十六万贯。利税达到二十万贯。

另外公司出口四书五经,宗教书籍,儿童启蒙书籍一共四十万册,按照一册的平均成本十八文钱,出口平均价格为四十文钱,总收入达到一万六千贯,扣掉运费大概毛利八千贯,利税二千四百贯,净利润五千六百贯。

其他生活用品等差不多也盈利了三四千贯,这样下来,大唐皇家贸易公司的总年利约为四十七万贯,利税达到惊人的二十一万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