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所要弹劾之人,一为扬州府辖下通州同知陈云,陈云不过一从六品同知尔,竟敢以一己之私而妄言太祖之令制,如此藐视君王,以下犯上之恶徒,当处以极刑,以儆天下臣民。WeNXuE陛下圣明仁人,念其已卧病在榻,而图安享晚年也,故不曾追究一二。然此口出狂言之徒所犯实属十恶不赦之欺君大罪,其心可见,其心可诛,故臣欲舍死图报而必以讨此大贼臣为急也,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刑以惩之,以正我大明朝纲。”
此言一出,闻者无不色变惊呼,朝堂之上,顿时再起波澜。
袁泰第一个要弹劾的人竟是上疏提出要皇帝废止跪拜之礼的陈云,实在大大出乎文武百官门所料。因为无论怎么样,袁泰身为朝廷大臣,完全没必要去弹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同知,而且在场诸人都能从先前的圣旨中清晰的了解到皇帝对其褒赏有加,袁泰这一脸不红气不喘颠倒黑白的弹劾,无疑等于又把枪口对准了皇帝。
再看袁泰,却好似一尊雕塑般,脸上面无表情,眼不斜,身不歪,对众臣的惊呼之声恍然未觉,犹自大义凛然振振有词的接着说道。
“微臣所要弹劾之第二人,乃礼部侍郎郑居贞。郑居贞身为正三品礼部侍郎,乃我朝之重臣,却在高堂之上不请上奏擅自出班,兼且还大声喧哗,此乃大不敬之罪,且礼部侍郎之职当礼行天下、仪至臣民,郑居贞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当处以廷杖之刑,愿陛下察之惩之,以教天下臣民。”
如果说袁泰弹劾陈云让众人感到讶异,那么袁泰弹劾郑居贞则就是让众人震惊了。
盖因这郑居贞乃是方孝孺至交好友之一,为人清廉,素来正直,曾担任过经历官、巩昌通判以及河南参政,政绩颇著。后来得到朱元璋赏识,便调回礼部任礼部侍郎。
要说这郑居贞其他都好,就是有点酸儒的迂腐和固执,一旦认准了的事情便会一直干下去,当年还在任职河南参政时,就曾向朱元璋弹劾过袁泰,后来又连续弹劾了几次,结果被袁泰知道了,就被袁泰记恨在心里。
但那时朱元璋尚在人世,郑居贞又一直少有劣迹,袁泰始终抓不住他的把柄,于是便整整忍了两年时间。今天郑居贞在朝会上失态高呼,恰好给了袁泰报仇的机会,袁泰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而且因为朱元璋对袁泰极为信任,连带着朱允炆对袁泰也甚为倚重,因此月前袁泰向朱允炆弹劾解缙时,朱允炆就立即信以为真,直接毫不犹豫的把解缙贬到大西北去了。所以这一次袁泰打算故技重施,打击政敌,消除异己。
袁泰上奏完毕,便板着一张老脸,若无其事的承受着文武百官们投在他身上的鄙夷目光。
众人此时也不敢再多言,都默默的跪在丹陛之下,静静的看着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李修远。
今天朝会上不管是跪拜之礼一事,还是后来接二连三的弹劾,使朝廷众臣们与皇帝的关系忽然变得对立起来。
废止跪拜礼一事,众臣竭力持反对意见,无疑是和皇帝唱反调;练子宁指责吴亮识字,罪在欺君,袁泰弹劾陈云与郑居贞,虽然都没有把目标直接对准皇帝,但在场众人均心知肚明,这些人与事情里头多多少少都有皇帝的影子。因此众人都一边小心注意皇帝神色,一边在心中考虑应对皇帝发火的对策。
李修远现在脸色很不好,心情也糟糕透顶。他现在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古时帝王对这些敢于谏言的言官们是又爱又恨。
所谓忠言逆耳,古往今来还真没几个人有那么大肚量能容得下这些言官们毫不留情的当众指责,尤其是在君权统治的封建时代,更让帝王们难以容忍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