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南明风雨> 3节 空中客车(解禁章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节 空中客车(解禁章节)(1 / 2)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上的飞艇越降越低低,这时人们才看清了它的全貌。

纺槌般的身体,尾部是十字形的稳定翼面,两只推进螺旋浆这时已经停止了旋转。艇身下部是安装着玻璃的吊舱,出奇的是,细长的身体侧面,是宽大的、多层的可以调节角度的机翼模样的玩艺。

“诸位,谁愿意陪同我一起到天上飞一圈呢?”

岳效飞说着,把自己的手伸手自己的妻子们。

武备坊为何能够研制出来飞艇呢?如果说全部为热空气的飞艇,大家一定会笑话的,所以如此大型的飞艇自然不仅仅是使用热空气的。

它们使用的是氢气,这些氢气是哪里来的呢?海风给了风车几乎无限的动作,可是温州城这里的商家们,却选择了自主性更强的蒸气机。

而空闲下来的风车就为发电机提供了持续的动力,电解水提供了纯氧及纯氢。这也就使得氧乙炔切割、焊接达到了实用的程度,而纯氢则成为飞艇的升力基础。当然,纯氢还有其他功用,咱们后面再说。

巨大的气囊之中,一些使用玻璃丝布与树胶组成的原始玻璃钢,制成的密封气舱是氢气的容器,这一部分是完全密封起来的,外部的保温层使它的温度几乎不变。

来自于一氧化碳发生器的热量才是热空气的保证,当然比空气略重的二氧化碳是不能担当重任的,它们的作用是将热量传与空气,产生上升的热气。这样产生出来的热量并不多,并不足以使飞艇浮起来。

这时就要靠的是飞艇侧面那些相当巨大的机翼,这些自飞艇的下部一直延伸到上部的机翼才主要的升力所在。同样,尾部两侧的螺旋浆同样安装在短翼之上。

飞艇上的氢气仅仅足够使空载保持一定的浮力,而一氧化碳发生器以及发动机产生的热空气将提供一定的升力,使飞艇自地面升起,推进螺旋浆工作之后,那些巨大的水平舵才是使它飞向天空的力量源泉。

当热空气及氢气使飞艇进行到空中一定高度之后,飞艇迎着风调整宽大的机翼开始爬升,大地渐渐远离了坐位的脚下。

跟在岳效飞身旁的郑忠汉开始给跟着岳效飞登上飞艇的众人介绍整个飞艇的大略结构及性能。

岳效飞尽管知道这个东西,尽管见过飞机或者其他飞行器,可离开地面毕竟是第一次。如同所有人一样,他站在舷侧向下望去。

现在的高度大约有十米左右,地面离开脚下越来越远,使人突然感觉到整个吊舱似乎不怎么牢固。而且尽岳效飞所能看见的地方,全都是那种蜂窝状的复合板,就是看不见一件使人心里感觉到某种安全与舒适的钢铁物件。

“假如这根筷子就是咱们飞艇的大粱,我们氢气舱分为前、后两个,这种气体虽然轻,可是如果漏出来一星半点他空气混合在一起的话,就会爆炸的,那么我们……”

岳效飞听着郑忠汉这老头子的讲解感到好笑,他的这一番话自然是要引起女人们的惊呼以及担心吧。

玻璃钢及树胶完全密封的氢气舱曾经经过了水下的耐压实验,根本不可能会漏气。而且每次飞行完毕之后,这方面的检查是严格的,而且整个气舱虽然加热,但没有明火的前提之下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当然静电也是一个威胁。

大地离脚下越来越远,地下的景物仿佛一些微缩模型。

“不过我们的飞艇飞得挺快,没风的时候,时速大约60~70公里,而且因为我们的使用的是木炭微粒,所以飞得也很远,同时我们的一氧化碳发动机减重之后,用在飞艇上面居然也不错。”

岳效飞听着郑忠汉的诉说,不由想起抗战时期的木炭汽车,时速达到四十公里时,每公里仅耗木炭05公斤,说起来这样的飞艇的飞行距离一定相当远。

“如果需要远距离作战的话,我们一个飞艇队的三艘飞艇,其中一艘可以携带一套轻便的木炭加工设备,及其它补给物资。需要燃料的时候,甚至可以就地取材,至于树木的话,估计走到哪里都是不缺的。其余两艘则搭截人员及武器,只不过载重量还是太少啊!我们下一步……”

实际来说,岳效飞并没有打算以飞艇来进行作战,这时候的作战飞艇威慑的力量大于它的实际使用价值。如果有了实用化的坦克,就算数量较少,行程较近,比之飞艇的实际作战价值大得多了。

所以暂时来说,飞艇的作用主要是侦察,运输及偷袭。至于真正的对地强力攻击还是等飞机制造出来再说罢。摆在面前,飞机的条件缺少的仅仅只是汽油、以及小巧的发动机,当然还有铝。

尽管来说,武备坊早有人进行过滑翔机的试验,可在没有以上几个条件的时候,飞机的制造还不定要等多久。

“不知道我老死的时候,能不能看见了呢?”

岳效飞这个问题提得比较好,尤其是在乱世的时候,他能够活到老死的年纪吗?

壮着胆子与岳效飞一起乘坐飞艇的李锦,自从上了天,脚下的步子一动也没有动。眼睛看着远处,根本不敢朝下望,看来第一次上天的人都会被高度吓得不轻。

除了武备坊的人,包括岳效飞在内,对于高度来说多少都会产生畏惧的感觉。尤其是小丫头李湄,担心的问郑忠汉。

“郑大伯,这飞艇要是……要是……”

估计越想越怕,李湄终于吓住了自己,粉脸之上一片雪白,两只眼睛中多了一些惊惧神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